“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61题
下列唐代诗人中,( )在辋川别业中养鹿放鹤,以寄托“一生几经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解脱情趣。
A.杜甫
B.高适
C.李白
D.王维
参考答案:D
解析:
唐代王维在辋川别业中养鹿放鹤,以寄托“一生几经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解脱情趣。
第663题
下列园林建筑中,()形式优美且不讲究对称布局。
A.榭
B.轩
C.亭
D.廊
参考答案:B
解析:
榭是园林中重要的休息场所,往往临水而建,因而最适宜观赏水景;亭是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形式多样;廊是我国古代园林中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有观赏的用途。轩形式优美,不讲究对称布局,相对来说比较轻快,不甚拘束。
第664题
下列园林构景手法中,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花卉屏障起来,使风景点更显得诗情画意的是( )
A.抑景
B.添景
C.夹景
D.障景
参考答案:C
解析: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第666题
下列园林构景手法中,杭州西湖北面的保塔,与南面雷峰塔的组合构景属于( )
A.抑景
B.夹景
C.对景
D.漏景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园林中,从甲风景点可观赏乙风景点,从乙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点的构景方法,叫对景。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就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第667题
下列园林构景手法中,当风景点在远方,若中间或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为过渡,景色便会显得有层次美感,这属于( )
A.夹景
B.对景
C.抑景
D.添景
参考答案:D
解析:
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作添景。
第668题
下列园林构景手法中,用山、石、花、木以掩盖所形成的美景称为( )
A.添景
B.障景
C.夹景
D.对景
参考答案:B
解析:
任何园林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是必须遮挡之物。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形成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第670题
下列园林中,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
A.颐和园
B.畅春园
C.避暑山庄
D.圆明园
参考答案:A
解析: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其前身是“清漪园”,乾隆皇帝为庆祝母亲六十寿辰下旨建成。
第671题
下列历史人物中,曾经为拙政园设计过蓝图的是( )
A.祝枝山
B.文徽明
C.唐伯虎
D.徐祯卿
参考答案:B
解析:
四个选项是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王献臣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的风景。
第672题
下列园林中,被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的私家园林是( )
A.拙政园
B.寄畅园
C.清晖园
D.个园
参考答案:D
解析:
个园位于扬州市老城区,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的基础上所建的私家园林。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随候异色,被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第673题
下列岭南园林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是()
A.清晖园
B.余荫山房
C.寄畅园
D.豫园
参考答案:B
解析:
清晖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豫园整个园林规模宏伟、景色佳丽,兼有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风格,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园林”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
第674题
下列岭南园林中,( )采用了“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建筑手法的。
A.寄畅园
B.清晖园
C.余荫山房
D.个园
参考答案:C
解析:
余荫山房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在面积并不大的山林里,浓缩了园林的主要设施和景致,使有限的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的无限佳境。
第675题
下列现代园林中,以经典设计原理创造出具有共性品质的当代景观范例的是( )
A.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B.北京CBD现代艺术中心公园
C.哈尔滨群力公园
D.三江源国家公园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设计北京 CBD 现代艺术中心公园的项目中,既有视线的引导,也有竖向高程的设计。这座现代园林以经典设计原理创造出具有公共性品质的当代景观范例。
第676题
下列现代园林的特点中,( )主要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以维护和再造“金山、银山”为己任。
A.生态性
B.国家性
C.公共性
D.系统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生态性主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营造一种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循环系统,以维护和再造“金山、银山”为己任。
第680题
下列园林中,属于私家园林的有( )
A.颐和园
B.留园
C.豫园
D.拙政园
E.避暑山庄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颐和园和避暑山庄是皇家园林,故不选。现存的私家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绍兴的沈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