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61题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保护层的有效性,并进行风险决策的系统方法是( )。
A.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B.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C.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D.保护层分析(LOPA)
参考答案:D
解析:保护层分析(LOPA)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保护层的有效性,并进行风险决策的系统方法。
第362题 某化工工程设计公司为电厂化学水车间设计管道布置图,当输送水和盐酸的管道需并列敷设时,盐酸的管道应敷设在水管道的( )。
A.内侧或下方
B.外侧或上方
C.外侧或下方
D.内侧或上方
参考答案:C
解析: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在外侧或下方安装。
第363题 关于原油集输站、集输管道防火、防爆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机动车辆进人生产区,其排气管应装有阻火器
B.在生产区从事施工的职工,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安全鞋和使用防爆工具
C.集输泵房、集输罐区应装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
D.生产区域内应种植树木和草皮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原油集输站、集输管道防火、防爆的基本要求,生产区域内不应种植树木和草皮。
第364题 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应当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当至少保存( )。
A.1年半
B.2年
C.3年
D.1年
参考答案:D
解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如实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用途。销售记录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相关许可证件复印件或者证明文件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第365题 下列危险化学物料禁止一起储存的是( )。
A.高氯酸钾与高氯酸钠
B.高氯酸钾与硫磺
C.碳酸钠与氯化钠
D.氯化钠与氯化钾
参考答案:B
解析:硫磺属于易燃固体,不可与其他种类的物品共储。
第366题 下列关于化工厂总平面布置和平面布局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可燃有毒气体的弥漫并迅速排放,厂区的短轴与主导风向最好垂直或不小于30°夹角,可利用穿堂风,加速气流扩散
B.产生高噪声的工厂应远离噪声敏感区(居民、文教、医疗区等),并位于城镇居民集中区的夏季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侧
C.全厂性污水处理厂及高架火炬等设施,宜设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侧
D.储存甲乙类物品的库房、罐区、液化烃储罐宜尽量缩短输送距离,减少泄漏,布置在厂区生产装置或中心工艺附近
参考答案:B
解析:A选项:为防止可燃有毒气体的弥漫并迅速排放,厂区的长轴与主导风向最好垂直或不小于45°夹角,可利用穿堂风,加速气流扩散。B选项:产生高噪声的工厂应远离噪声敏感区(居民、文教、医疗区等),并位于城镇居民集中区的夏季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侧,对噪声敏感的工业企业应位于周围主要噪声源的夏季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侧。C选项:全厂性污水处理场及高架火炬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侧。D选项:储存甲、乙类物品的库房、罐区、液化烃储罐宜归类分区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
第367题 目前,预防控制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的主要措施有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下列做法中,属于选用安全无毒的物料或减少危险物料的使用量的措施是( )
A.用甲苯代替苯合成苯甲酸
B.用乙烯氧化剂制乙醛工艺代替乙炔制乙醛工艺
C.用催化裂化技术代替熟裂化技术
D.用全面通风代替局部通风
参考答案:A
解析:B危险性未明显降低,变化的是催化剂,变更工艺;C变更工艺;D改善操作条件。
第368题 化工厂厂区一般可划分为5个区块:工艺装置区、罐区、公共设施区、运输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和管理区。下列关于各区块布局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储罐在洪水中受损,将罐区设置在山坡上
B.公用设施区的锅炉、配电设备应设置在罐区的下风区
C.装卸台上可能发生毒性或易燃物溅洒,运输装卸区应设置在工厂的下风区或边缘地区
D.为方便事故应急救援,工艺装置区应靠近工厂边界
参考答案:C
解析:A选项:罐区应设在地势比工艺装置区略低的区域。B选项:锅炉设备和配电设备可能会成为引火,应在易燃液体设备的上风区域。D选项:工艺装置区应该离开工厂边界一定的距离。
第369题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保护层的有效性,并进行风险决策的系统方法是( )。
A.保护层分析(LOPA)
B.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C.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D.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参考答案:A
解析:保护层分析(LOPA)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保护层的有效性,并进行风险决策的系统方法。
第370题 化工厂厂区一般划分为6个区块:工艺装置区、罐区、公用设施区、运输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和管理区。下列关于各区块布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方便事故应急救援,工艺装置区应靠近工厂边界
B.运输装卸区应设置在工厂的下风区或边缘地区
C.为防止储罐在洪水中受损,将罐区设置在高坡上
D.公用设施区的锅炉、配电设备应设置在罐区的下风区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A错误,工艺装置区应该离开工厂边界一定的距离,而且应该集中分布;选项C错误,罐区决不能设在高坡上;选项D错误,锅炉设备和配电设备可能会成为引火源,应该设置在易燃液体设备的上风区域。故选项B正确。
第371题 化工管路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保证其强度与严密性符合设计要求。当管路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称为试压。除特殊情况外,试压主要采用( )试验。
A.冲击
B.负压
C.气压
D.液压
参考答案:D
解析:
化工管路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保证其强度与严密性符合设计要求。因此,当管路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称为试压,试压主要采用液压试验。少数特殊的也可以采用气压试验。
参考答案:↓
解析:
29.
(1)救援只依靠企业自身力量(1分);要考虑利用社会资源(1分)。
(2)周边居民安全疏散由集团公司通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口分) ;应该由发生事故企业直接通知地方政府或直接通知周边群众(1分)。
(3)应急救援预案只传达到企业中层以上干部门(1分);预案应传达到相关人员(1分)。
(4)应急救援预案只报A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分);应报A 、B 省企业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 分)。
30.
(1)打开液氨储罐阀门,将液氨排到储罐的围堪内( 2 分);
(2)演练中调用其他单位正在使用的全部应急装备( 2 分);
(3)出现两名群众急性中毒时,未立即终止演习( 2 分);
(4)应急救援演练过程中,未通知周边群众( 2 分)。
查看解析
31
(1)营救受害人员( 2 分);
(2)迅速控制事态( 2 分);
(3)消除危害后果( 2 分);
(4)查清事故原因( 2 分)。
参考答案:↓
解析:
32
①淹溺;②触电;③火灾;④其他爆炸;⑤中毒与窒息;⑥其他伤害。
33.
(1)未对作业进行风险辨识;
(2)未制定具体作业方案;
(3)使用刀闸式开关和明接线;
(4)违章提拉电缆,将潜水泵从隔离油池中往上提,未拉下刀闸式开关,导致电缆与潜水泵连接线松动脱落,形成电火花,引爆隔油池中的混合气体,爆炸引起大火。
34.
(1)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为:违章提拉电缆,将潜水泵从隔离油池中往上提,未拉下刀闸式开关,导致电缆与潜水泵连接线松动脱落,形成电火花,引爆隔油池中的混合气体,爆炸引起大火( 2 分)。导致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为:未对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未制定具体作业方案;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安全检查出的发现刀闸式开关和明接线等隐患没有及时整改;安全培训不到位等( 3 分)。
35.
(1)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作业方案;
(2)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操作规程;
(3)用电安全知识及安全注意事项;
(4)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5)自救、互救方法及疏散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
(6)本作业以往发生典型事故案例。
(2)该起事故的预防措施包括:( 3 分)
①对危险作业进行风险辨识,并制定具体作业方案;
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规范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③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④加强现场监督和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
⑤建立完善企业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
解析:
36.
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是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港海下水道内参与爆炸的物质是暗渠内油气。
37.
(1)H 分公司和公司下属的I 分公司对泄漏原油数量未按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研判,对事故风险评估出现严重错误,发现原油泄漏后没有立即停止输送原油,没有及时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
(2)未按要求及时全面向安监部门、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报告泄漏量、泄漏油品等信息,存在漏报问题;
(3)现场处置人员没有对泄漏区域实施有效警戒和围挡,没有及时疏散周边生活区的居民;
(4)抢修现场未进行可燃气体检测,盲目动用非防爆设备进行作业,严重违规违章。
查看解析
38.
(1)爆炸发生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成立应急指挥部,调集开展武警及消防官兵、专业救援人员,大型设备和生命探测仪及搜救犬,紧急开展人员搜救等工作人员搜救、抢险救援、医疗救治工作。
(2)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公布遇难人员身份,对遇难者进行善后处理工作,对受伤人员及时妥善救治。
(3)根据输送介质的危险特性及管道状况,及时堵漏,对泄漏区域实施有效警戒和围挡,及时疏散周边居民,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安全有序。
(4)为应急人员配备安全检测及管道泄漏封堵、油品回收等应急装备,在事故处置中要对现场油气浓度进行检测,对危害和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做到准确研判,杜绝盲目处置,防止二次爆炸。
(5)建立政府与企业沟通协调机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事故调查,对事故区域受灾居民进行妥善安置,调集有关力量,全力修复市政公共设施,恢复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清理陆上和海上油污,维持当地社会秩序稳定。
39.
(1)强化红线意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强油气管道日常巡护,保证设备设施完好,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2)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等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4)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针对管道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对员工和生活区居民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和演练。
(5)认真开展在役油气管道,特别是老旧油气管道检测检验与隐患治理,对与居民区、工厂、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和铁路、公路、隧道、市政地下管网及设施安全距离不足,或穿(跨)越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要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限期更新、改造或者停止使用。
(6)深入研究油气管道可能发生事故的成因机理,尽快解决油气管道规划、设计、建设、运行面临的安全技术和管理难题。
(7)要吸取国外好的经验和做法,制定油气管道穿跨越城区安全布局规划设计、检测频次、风险评价、环境应急等要求。要开展油气管道长周期运行、泄漏检测报警、泄漏处置和应急技术研究,提高油气管道安全保障能力。
第376题 进入C 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须办理( )。
A.动火作业许可证
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管道作业许可证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参考答案:B
解析:污水井清污作业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第377题 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A.B工程公司
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参考答案:E
解析:该事故责任单位应该是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工程的员工,C炼油厂发生的事故,且属于责任事故,事故责任应该是两个一起承担。
第378题 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参考答案:ACD
解析:丙迅速赶去现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属于盲目施救,且防护缺失,测得氧气浓度19. 6% 、甲烷含量2. 7% 、硫化氢含量850mg/m³会造成中毒事故。
第379题 进入C 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参考答案:ABE
解析:根据该工作环境性质判断,在井内作业应佩戴安全帽和防护手套,测得氧气浓度19. 6% 、甲烷含量2. 7%、硫化氢含量850mg/m³,所以空气呼吸器也是需要的。
第380题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参考答案:AC
解析: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4个方面: (1)技术原因。机械、装置、建筑物等的设计、建造、维护等技术方面的缺陷。 (2)教育原因。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及操作经验,不知道、轻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方法,或操作不熟练、习惯操作等。 (3)身体原因。身体状态不佳,如头痛、昏迷、癫痫等疾病,或近视、耳聋等生理缺陷,或疲劳、睡眠不足等。 (4)精神原因。消极、抵触、不满等不良态度,焦躁、紧张、恐惧、偏激等精神不安定,狭隘、顽固等不良性格,以及智力方面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