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1题 下列关于矿山井巷工程中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合格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工程的各分部工程合格
B.质量控制资料文件应完整
C.各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复查完整
D.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E.观感质量得分率应达到 65% 及以上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答案应为A、B、C、D。建筑工程与井巷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要求:(1)构成单位工程的各分部(或子分部)工程均应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复查完整。(4)主要使用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其中抽查项目应在检查资料文件的基础上由参加验收的各方商定。(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矿山井巷工程的得分率应达到70% 及以上。
第522题 锚喷支护巷道工程质量评定中的主控项目包括( )。
A.锚杆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和强度
B.锚杆锚固药卷的材质、规格、配比和性能
C.锚杆的间距和排距
D.喷射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E.锚杆的外露长度
参考答案:ABD
解析:
答案应为A、B、D。对于锚喷支护巷道,其质量评定包括锚杆支护和喷混凝土支护两部分。锚杆支护主控项目是锚杆杆体、锚固药卷、锚杆的拧紧情况、锚杆的抗拔力,一般项目是锚杆的间排距、锚杆孔深、锚杆孔方向、外露长度以及支护净断面。喷混凝土支护主控项目是喷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喷混凝土厚度、抗压强度以及支护净断面,一般项目是喷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本题选项中,A、B 是锚杆支护的主控项目,D 是喷混凝土支护主控项目。
第523题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主控项目是( )。
A.土工合成材料强度
B.土工合成材料延伸率
C.地基承载力
D.土工合成材料搭接长度
E.每层铺设厚度
参考答案:ABC
解析:
答案应为A、B、C。根据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属于主控项目的有:土工合成材料强度,土工合成材料延伸率,地基承载力。属于一般项目的有:土工合成材料搭接长度,土石料有机质含量,层面平整度,每层铺设厚度。
第524题 关于裸体井巷的施工质量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有提升设备的井筒,其掘进断面的直径误差不允许小于零
B.裸体巷道的光面爆破效果好坏由巷道表面光滑程度评定
C.平硐的宽度规格要求在无中线时可以检查平硐的全宽尺寸误差
D.硐室的规格尺寸要求分为机电硐室和非机电硐室
E.裸体井巷的光面爆破应有完整的爆破图表
参考答案:CDE
解析:
答案应为C、D、E。有提升设备的井筒,要求的是井筒不能偏,否则会影响井内设备布置、吊挂等问题,因此以直径的偏差作为质量标准是不能满足设备运行要求的(A);类似的问题还反映在(C、D)选项;裸体巷道的光面爆破效果主要靠周边眼的残眼率来控制,表面光滑程度没有度量标准(B);完整的爆破图表是钻爆法施工的依据,也是质量验收的重要材料(E)。
第525题 混凝土实体检验的主要检验项目是( )。
A.混凝土强度
B.钢筋保护层厚度
C.合同约定的项目
D.纵向钢筋布置位置
E.其他认为必要检查的项目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答案应为A、B、C、E。按照规定,混凝土实体的检验项目是:结构实体的检验内容有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认为需要检验的其他项目。纵向钢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应在浇筑前检查而非在混凝土结构的实体检查中才检查。
第526题 对立井混凝土井壁的质量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断面的规格偏差要检查直径
B.有提升井筒的断面规格不允许有负偏差
C.井壁厚度检验没有正偏差的限制
D.无提升井筒的断面规格不允许有正偏差
E.井壁厚度的正偏差由其半径控制
参考答案:BCE
解析:
答案应为B、C、E。井筒断面的规格尺寸应该是通过半径的检验完成,直径不能满足井筒规格尺寸的要求。有提升井筒为满足提升的安全间隙要求,不允许有小于设计半径的偏差,无提升井筒的规格尺寸要求相对较宽,可以有±50mm 的偏差。井壁厚度的检验没有正偏差的限制,为局部不超过-50mm,其正误差由其半径控制,也就是厚度超过设计不对质量产生影响,但是不能影响井筒内径的安全间隙尺寸,如提升井不能小于设计半径。
第527题 某井筒为混凝土结构,有关其竣工验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井筒验收一般按一个分部工程验收
B.该井筒也无需划分子分部工程
C.其观感质量验收的得分率应在 70% 以上
D.该井筒验收的质量控制资料应包含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E.井筒壁后充填材料及充填密实要求属于其主控项目内容
参考答案:CDE
解析:
答案应为C、D、E。井筒结构一般分为井颈、井身、井窝等三个分部工程(A);尽管该井筒只有混凝土结构,但是井筒施工一般要经过几个月或者更多,因此要按验收月划分为多个子分部工程(B);井筒工程属于单位工程,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验收的得分率70% 为其合格要求(C);井筒在混凝土井壁施工时应有合格的隐蔽工程验收(如裸露井筒的质量等)合格的要求(D);井筒的壁后充填检查属于主控项目(E)。
第528题 巷道工程质量检查内容包括( )。
A.标高、坡度和方向、起点、终点和连接点的坐标
B.中线和腰线及其偏差
C.永久支护规格质量
D.水沟的坡度、断面和水流畅通情况
E.巷道内二氧化碳含量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答案应为A、B、C、D。按照规定,巷道工程检查内容和验收材料包括:(1)标高、坡度和方向、起点、终点和连接点的坐标位置;中线和腰线及其偏差;(2)永久支护规格质量;水沟的坡度、断面和水流畅通情况。二氧化碳含量是巷道空气状态,不属于巷道施工质量。
第529题 符合露天矿巷道疏干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要求的有( )。
A.主排水井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B.放水钻孔的设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C.主排水井位置的允许偏差为 ±200mm
D.巷道与主排水井贯通的位置应大于 200mm
E.主排水井穿过的含水层不是疏干巷道疏干的对象,应封闭含水层
参考答案:ABE
解析:
答案应为A、B、E。根据《露天煤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175—2014 规定,巷道疏干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合格要求为:(1)硐口设置、巷道支护方式和硐内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2)主排水井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放水钻孔的设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主排水井位置的允许偏差为 ±100mm。(5)主排水井穿过的含水层不是疏干巷道疏干的对象,应封闭含水层。(6)巷道与主排水井贯通应符合设计要求。(7)巷道与主排水井贯通的位置应小于200mm。
第530题 关于尾矿坝筑坝材料密度检测,说法正确的有( )。
A.黏性土现场密度检测宜采用表面波压实密度仪法
B.砾质土现场密度检测宜采用灌砂(灌水)法
C.土质不均匀的黏性土和砾质土的压实度检测宜采用三点击实法
D.堆石料现场密度检测宜采用挖坑灌水法
E.反滤料、过渡料及砂(砾)石料现场密度检测宜采用环刀法
参考答案:BCD
解析:
答案应为B、C、D。根据《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64—2013 规定,上坝坝料密度检测:黏性土现场密度检测宜采用环刀法;砾质土现场密度检测宜采用灌砂(灌水)法;土质不均匀的黏性土和砾质土的密实度检测宜采用三点击实法;反滤料、过渡料及砂(砾)石料现场密度检测宜采用挖坑灌水法或辅以表面波压实密度仪法;堆石料现场密度检测宜采用挖坑灌水法。
参考答案:↓
解析:
【分析与答案】
1.根据规定,锚杆及其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和树脂卷的材质、规格、性能等进场后均应有检查报告,并且每300 根(卷)应有不少于 3 根(卷)的抽样结果。100m 巷道有锚杆和两种树脂卷各一千余根(卷),每样(种)材料至少应有 3 套抽查数据。显然,背景中的检查量不够。质量保证资料基本齐全是巷道验收合格的一项必要条件,因此不能对此有所疏忽。
2.根据要求,巷道分项工程中间验收时要求其检查点数不少于 3 个,间距不大于20m。因此,200m 巷道验收点应不少于 9 个。此次验收的点数过少,不符合要求。
3.锚杆检查除所列项目外,遗漏了锚杆应安装牢靠的要求。即锚杆的托板应基本密贴壁面,不松动,锚杆的扭紧力矩不应小于100N·m。锚杆托盘实际也和锚固力一样,是锚杆发挥作用的两个固定点,因此它是锚杆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4.根据质量检查要求,主要控制点应为材料质量,锚杆拉拔力和托盘安装质量。
参考答案:↓
解析:
【分析与答案】
1.质量检验单位不予签字认可是合理的。根据《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规定,立井井筒建成后总漏水量≤ 6m3/h(井筒深度≤ 600m),合同的井筒涌水量要求不符合《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3—2010 的要求有权拒绝签字。
2.施工单位按建成后井筒涌水量不超过 10m3/h 的合同要求组织施工不正确。10m3/h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在合同签订前明确向建设单位提出要求:立井井筒建成后总漏水量≤ 6m3/h(井筒深度≤ 600m),并在投标书中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工程费用和工期要求。
3.岩壁有出水点时,可采取的方法有“堵、截、导”。当水大时,一般应采用导水管将水导到井内,避免冲淋正在浇筑的井壁,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注浆。
4.施工单位拒绝建设单位破壁检查的做法是合理的。按规定,破壁检查孔不得超过2 个。
案例 2
1.建设单位做出返工处理意见的主要依 据是:
(1)半径偏差不合格。根据《煤矿井巷工程 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3-2010 规定, 当 井筒采用混凝土支护,且井内有提升装备时 井筒净半径的允许偏差为 0~50mm。
(2)井筒漏水量 9m3/h,不符合《煤矿井巷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3-2010 规定: 立井井筒建成后总漏水量≤ 6m3/h(井筒深 度≤ 600m)。
(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 范》GB 50213-2010 规定:对于现浇混凝土井壁, 井壁表面质量无明显裂缝,1m 范围内蜂窝、 孔洞等不超过 2 处。
2.通常影响井筒半径尺寸误差的原因有:
(1)模板变形,造成井筒不同方向半径尺寸 有大有小;
(2)支模板时测量偏差,或是支模板人不负 责任造成模板偏向一侧;
(3)混凝土未对称浇筑,在一侧浇筑过高时 会对模板形成挤压,使模板跑偏,造成井筒 半径尺寸误差。 3.井筒施工中,造成井壁蜂窝麻面的主要 因素可能有:涌水直接进入混凝土冲走水泥 浆;混凝土振捣问题;模板粘模,没有及时 清理;没有刷脱模剂等。
4.井筒施工中处理井壁淋水的措施有截水 和导水。 截水就是在吊盘上方设置一圈截水槽,将井 壁淋水截住并用软管引到吊盘上的水箱中。 导水就是在浇筑混凝土井壁时,设置挡水 层,在挡水层后面埋设导水软管,将岩帮涌 水导出到模板外面,不进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注浆。
参考答案:↓
解析:
【分析与答案】
1.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 16 根钢柱的处理方法不妥当。
理由是:焊缝高度不足属于局部质量缺陷,经修补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只需采用对钢柱焊缝高度不够部位进行修补处理的方案。
2.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不正确。理由是: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一般为0.2~0.4m。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处理方案不正确。
理由是: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属明显的质量事故,对安全和使用都将造成重大影响,采用抹光的处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进一步进行检查,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
3.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当出现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施工。然后,及时报告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
参考答案:↓
解析:
【分析与答案】
1.对于锚杆抗拔力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通过施工技术手段加以解决。具体的做法包括采用树脂药卷固结、增加锚固长度(2~3 节药卷),甚至全长锚固,在正式施工前现场应进行试验或模拟试验。在图纸会审会议上,施工单位至少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提供关于断层的详细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包括断层性质、角度、落差、与含水层关系以及通过断层带的支护设计变更情况。
2.基岩掘进施工时,巷道净断面尺寸合格。理由:属于软岩巷道的合格要求是在考虑允许偏差下不得小于设计净断面。本工程中,4 个检查点均有 2 个测点不合格。半圆拱形断面每一检查点应设10 个测点,有 2 个测点不合格,则其合格率达 80%,考虑到本项目为主控项目,满足75% 的要求,故应评为合格,即此 4 个检查点均为合格检查点,该中间检查段应为合格。其余检查段无不合格情况,故该项应评为合格。
锚杆支护施工,巷道净断面规格尺寸应评为合格。理由:半圆拱形断面每一检查点应设10 个测点,每个检查点有 3 个测点不合格,合格率占 70%,因本项目属一般项目,故 6个检查点均应评为合格。
三项工序检查均属于合格,故该项中间验收应列为合格。
第535题 关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事故调查由事发经营单位上级主管 部门组织调查
B.事故调查应由专门组成的调查组负 责进行
C.事故调查报告必须在调查组组成 60d 内提交调查报告
D.事故调查组组成成员应包括事发经 营单位技术人员
参考答案:B
解析:
答案应为 B。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的调查由专 门成立的事故调查组负责进行。依据事故 的等级,事故调查分别由事故所在地相应的 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并直接组织调 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委托有关部门 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由有 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 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应当坚 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三项基 本要求,做到诚信公正、恪尽职守、廉洁自 律,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 的秘密,不得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 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查明事故发生的经 过、原因、类别、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 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 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总结 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并于规定 时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调查组应 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 报告。
从以上可看出只有 B 答案符合题干的 要求,其他几个选项都存在不正确的内容, A 事故调查是政府组织而不是由企业自己组 织;C 调查报告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应当 60日内提交,调查事故复杂可以经批准才延 长;D 答案与 A 相近也是涉及事发企业,企 业人员不是调查组成员。因此答案为 B。
第536题 矿山工程中,死亡3 人以上 10 人以下(不包括 10 人),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认定为( )。
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
C.重大责任事故
D.较大事故
参考答案:D
解析:
答案应为D。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 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 人以上(含 30 人,下同)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不包括 30 人,下同)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537题 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逐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h。
A.1
B.2
C.8
D.24
参考答案:B
解析:
答案应为B。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h 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h。所以正确的是 B 答案。
第538题 关于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六大避险系统是矿山安全必须具备的基本安全避险设施
B.矿山企业必须使“六大避险系统”可靠、设施完善
C.“六大避险系统”包括排水施救系统
D.紧急避险系统为“六大避险系统”最主要的系统之一
参考答案:C
解析:
答案应为C。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 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一〔2010〕168 号《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这两个规定明确了矿山安全避险必须具备的基本安全避险设施:煤矿井下及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六大系统包括供水施救而不是排水施救。所以正确的是 C答案。
第539题 在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 )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和核心。
A.应急管理部
B.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C.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
参考答案:D
解析:
答案应为D。《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条文明确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540题 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核定事故等级。
A.应按照变化前核定的数据
B.如救援不足 30d 的按原等级
C.如救援超过 30d 的按变化的数据
D.应按照变化后的伤亡人数重新
参考答案:D
解析:
答案应为D。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伤亡人数重新确定事故等级。事故抢险救援时间超过30 日的,应当在抢险救援结束后重新核定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新核定的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与原报告不一致的,按照重新核定的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确定事故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