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81题 ( )是用于阻止人和动物随意进入或横穿高等级公路,防止非法占用公路用地的公路基础设施。
A.防落网
B.交通标线
C.公路护栏
D.公路隔离栅
参考答案:D
解析:
公路隔离栅是用于阻止人和动物随意进入或横穿高等级公路,防止非法占用公路用地的公路基础设施。
第482题 视线诱导设施主要包括( )。
A.轮廓标
B.合流诱导标
C.线形诱导标
D.隧道轮廓带
E.突起路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视线诱导设施主要包括轮廓标、合流诱导标、线形诱导标、隧道轮廓带、示警桩、示警墩、道口标桩等设施。
第483题 交通标志支撑结构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以上后才可安装。
A.60%
B.70%
C.75%
D.80%
参考答案:D
解析:
交通标志支撑结构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才可安装。
第484题 公路监控设施组成一个闭环系统,主要由()部分组成
A.四大部分
B.二大部分
C.三大部分
D.五大部分
参考答案:C
解析:
公路监控设施组成一个闭环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发布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第485题 以下关于公路收费设施的规定,不符合的是()
A.公路收费设施可以实现人工收费、人工半自动和自动收费(ETC,不停车电子收费)方式
B.可选用IC卡
C.可选用磁票、二维条码
D.不支持现金、预付卡、储值卡等支付方式
参考答案:D
解析:
公路收费设施可以实现人工收费、人工半自动和自动收费(ETC,不停车电子收费)方式,可选用1C卡、磁票、二维条码作为通行券,支持现金、预付卡、储值卡等支付方式
第486题 监控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关于车辆检测器的技术要求不符合规定的是()
A.交通量计数精度:允许误差为±2%。
B.平均车速精度:允许误差为±5%(km/h)
C.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Ω
D.安全保护接地电阻:≤10Ω
参考答案:D
解析:
①交通量计数精度:允许误差为±2%。
②平均车速精度:允许误差为±5%(km/h)。
③传输性能:24h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或BER=S10-8。
④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Ω。
⑤安全保护接地电阻:≤4Ω。
第487题 监控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关于大屏幕投影系统的技术要求不符合规定的是()
A.拼接缝:≤2mm或符合设计要求
B.亮度:≤150cd/m2(达到白平衡时的亮度)。
C.亮度不均匀度:≤20%
D.窗口缩放:可对所选择的窗口随意的缩放控制
参考答案:C
解析:
①拼接缝:≤2mm或符合设计要求。
②亮度:≤150cd/m2(达到白平衡时的亮度)。
③亮度不均匀度:≤10%。
④图像显示:正确显示监控中心CCTV系统监视器的切换图像及图形计算机输出
信息。
⑤窗口缩放:可对所选择的窗口随意的缩放控制。
⑥多视窗显示:同时显示多个监视断面的窗口。
第488题 光缆线路工程质量控制要求,不符合规定的是()
A.光缆线路工程的控制重点是敷设及接续两个工序
B.施工前,应对到场光缆进行单盘测试检验
C.到场光缆光纤按100%的要求进行测试
D.光缆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0倍,敷设过程中杜绝出现“背扣”现象
参考答案:D
解析:
光缆线路工程的控制重点是敷设及接续两个工序,施工后应使每个光中继段的光传输特性符合设计文件和光电数字传输设备的技术要求。
①施工前,应对到场光缆进行单盘测试检验,到场光缆光纤按100%的要求进行测试,保证准备施工的光缆技术指标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应对光缆经路及人(手)孔分布情况调查了解,监督施工单位的光缆配盘合理。
②光缆敷设应根据人(手)孔间距长短决定采用气吹法或人工牵引法施工方法,光缆预留地点及长短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接续预留、引人点预留,过桥涵等处预留,光缆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20倍,敷设过程中杜绝出现“背扣”现象。
第489题 电缆线路工程质量控制要求,不符合规定的是()
A.目前主要采用充油、全塑型市话电缆
B.电缆线路工程的控制重点是敷设和接续两个工序
C.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其电缆外径的20倍
D.敷设后电缆的两端头应密封防潮,防止电缆芯线裸露
参考答案:C
解析:
通信电缆线路是程控交换业务电话传输线路,目前主要采用充油、全塑型市话电缆,电缆线路工程的控制重点是敷设和接续两个工序。
①施工前,应对到场的电缆进行单盘测试,使其符合合同要求。
②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调查了解电缆经路及人(手)孔情况,核实施工单位的电缆配盘是否合理。
③电缆敷设应符合规范,电缆预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有关规定,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其电缆外径的15倍,敷设后电缆的两端头应密封防潮,防止电缆芯线裸露。
第490题 公路收费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A.公路收费通常采用全线均等收费制(简称“均一式”)
B.按路段收费制(简称“开放式”)
C.实际行驶里程收费制(简称“封闭式”)
D.我国高速公路正在推广公路半自动收费
参考答案:D
解析:
公路收费通常采用全线均等收费制(以下简称“均一式”)、按路段收费制(以下简称“开放式”)和实际行驶里程收费制(以下简称“封闭式”)三种收费制式。
公路收费方式可分为人工收费、半自动收费、全自动收费;从用户(驾驶员)的角度区分,可分为停车和不停车收费方式。我国高速公路正在推广公路全自动收费(ETC)。
第491题 自动栏杆机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规定的是()
A.电动栏杆机杆臂在受撞击时能90°转开
B.电动栏杆机安全接地电阻:≤4Ω
C.电动栏杆机设备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Ω
D.感应线圈的引出线在机箱内应尽量缩短,允许盘绕
参考答案:D
解析:
④电动栏杆机杆臂在受撞击时能90°转开。
⑤电动栏杆机设备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Ω。
⑥电动栏杆机安全接地电阻:≤4Ω
⑦感应线圈的引出线在机箱内应尽量缩短,不允许盘绕。
第492题 公路供配电的下列明显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公路沿线用电点多、用电负荷小
B.用电设施多为低压单相设备
C.公路机电设施对供电质量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绝大部分设备都是三级负荷
D.一般从国家电网不同的变电所引接两路相互独立的高压供电线路,两路电源互为备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公路站线长;公路沿线用电点多、用电负荷小,用电设施多为低压单相设备;公路沿线机电设施(如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监视器等)对电磁干扰有严格的要求,需采取防干扰措施;部分机电设备需要直流电源供电;公路机电设施对供电质量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绝大部分设备都是一级、二级负荷。为保证公路供电的可靠性,一般从国家电网不同的变电所引接两路相互独立的高压供电线路,两路电源互为备用。
第493题 变电所提供的电能质量指标有()
A.电压质量
B.谐波
C.频率偏差
D.电压偏差
E.不平衡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变电所提供的电能质量指标有:电压质量、波形质量(谐波)和频率质量(频率偏差)。电压质量指标有:电压偏差、电压波动、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不对称(不平衡)等。
第494题 公路隧道洞内接地设施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是()
A.隧道接地装置宜利用隧道支护内锚杆、钢筋网等自然接地体
B.在隧道两侧电缆沟内分别设置一条贯穿隧道的接地干线
C.重复接地间距不宜大于500m
D.无监控设施的隧道,洞口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参考答案:C
解析:
公路隧道洞内接地设施的规定如下:
①隧道接地装置宜利用隧道支护内锚杆、钢筋网等自然接地体。
②在隧道两侧电缆沟内分别设置一条贯穿隧道的接地干线,接地干线宜与隧道自然接地体重复接地,其重复接地间距不宜大于200m。
③在隧道两端洞口附近应各设置一组接地装置。有监控设施的隧道,洞口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无监控设施的隧道,洞口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该接地装置应与隧道洞内的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④接地极焊接要牢固,焊缝要饱满,焊后清渣并作防腐处理。
第495题 公路隧道通风设施,检验风机安装基础的质量控制要点错误的是()
A.焊接风机座架专用U形卡,要求单面点焊
B.架焊接完成后,必须做抗拔力测试
C.试拉力为实际静载荷的15倍
D.拉力持续时间应在15min以上。
参考答案:A
解析:
检验风机安装基础
(1)风机安装前按施工设计图纸对设备基础进行全面检查,安装位置、高程及尺寸应符合设备安装要求。
(2)焊接风机座架专用U形卡,要求双面满焊,焊条型号必须严格符合技术要求。
(3)座架焊接完成后,必须做抗拔力测试。测试拉力为实际静载荷的15倍,拉力持续时间应在15min以上。
第496题 公路监控设施构成包括()
A.信息采集系统
B.数据通信
C.信息处理系统
D.干线传送
E.信息发布系统
参考答案:ACE
解析:
公路监控设施构成一个闭环系统,由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发布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第498题 省域高速公路一般采用()级监控管理架构。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解析:
省域高速公路监控管理体系架构包括省级监控中心、路段监控分中心和基层监控单元(隧道管理站桥梁管理站等)。省域高速公路一般采用“省级监控中心—路段监控分中心—基层监控单元”3级监控管理架构。
第499题 高速公路采用()为主的收费制式.
A.全自动收费
B.人工半自动收费
C.人工收费
D.计重收费
参考答案:A
解析:
高速公路采用公路全自动收费(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方式为主,人工半自动收费(MTC)方式为辅的收费制式。
第500题 随着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联网的进程,公路监控管理体系架构从全国层面可分为( )四级管理。
A.国家路网监控中心
B.省级监控中心
C.市级监控中心
D.路段监控分中心
E.基层监控单元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随着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联网的进程,公路监控管理体系架构从全国层面可分为“国家路网监控中心—省级监控中心—路段监控分中心—基层监控单元”四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