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土建)考试题库(356题)


第21题 下列记录中,属于监理服务“产品”的有()。


A.旁站记录

B.材料设备验收记录

C.培训记录

D.不合格品处理记录

E.管理评审记录


参考答案:ABD


解析:

与监理服务“产品”有关的质量记录:监理旁站记录、材料设备验收记录、纠正措施预防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



第22题 根据标准的要求,监理单位必须编制的基本程序文件不包括()。


A.文件控制程序

B.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C.合格品控制程序

D.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参考答案:C


解析:

监理单位必须编制的六个基本程序文件是:文件控制、质量记录控制、不合格品控制、内部审核控制、纠正措施控制和预防措施控制。


第23题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监理单位应建立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即()。


A.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B.项目监理机构的质量控制系统

C.领导层质量管理体系

D.以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

E.全员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答案:AB


解析:

建立两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服务产品质量。即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项目监理机构的质量控制系统两级管理模式。



第24题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按照执行审核人员的不同,分为()。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内部审核

E.外部审核


参考答案:DE


解析: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是指为获得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按照执行审核人员的不同,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第25题 下列关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描述错误的是( )


A.不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

B.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

C.鼓励和推动更多组织使用这套标准

D.增强竞争优势


参考答案:A


解析: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质量奖评审的依据,是国家质量奖励制度的技术文件。制定这套标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二是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并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分享成功的经验,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


第26题 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之间的方法是()。


A.因果分析图法

B.相关图法

C.排列图法

D.直方图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之间的方法是因果分析图法



第27题 通过质量控制的动态分析能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情况,预防出现废品。下列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排列图法

B.直方围法

C.控制图法

D.解析图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通过质量控制的动态分析能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情况,预防出现废品。下列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控制图法



第28题 下列质量数据特征值中,用来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是()。


A.极差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极值


参考答案:A


解析:



第29题 实际生产中,质量数据波动的偶然性原因的特点有(   )


A.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

B.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

C.质量数据离散过大

D.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

E.经济上不值得消除


参考答案:ABE


解析:

1)偶然性原因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



第30题 工程质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系统性因素的有( )。


A.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规格型号相同的材料

B.机械设备过度磨损

C.设计中的安全系数过小

D.施工虽然按规程进行,但规程已更改

E.施工方法不当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质量特征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若是超越了质量标准允许范围的波动则称之为异常波动,是系统性因素引起的。
  (1)偶然性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的,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
  (2)系统性因素。当质量的因素(4M1E)发生了较大变化,没有及时排除,生产过程则不正常,产品质量数据就会离散过大或与质量标准有较大偏离,表现为异常波动,次品、废品产生。这就是产品质量问题的系统性因素或异常因素,如工人未遵守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过度磨损、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等。系统性因素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避免,其对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生产中应该随时监控(预防),及时识别和处理。


第31题 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进行编号,然后抽签、摇号确定中选号码,相应的个体即为样品。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


A.完全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参考答案:A


解析: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完全随机抽样,是指排除人的主观因素,直接从包含N个抽样单元的总体中按不放回抽样抽取N个单元,使包含N个个体的所有可能的组合被抽出的概率都相等的一种抽样方法。这种抽样方法广泛用于原材料、购配件的进货检验和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工后的检验。



第32题 根据抽样检验分类方法,属于计量型抽样检验的质量特性有()。


A.几何尺寸

B.焊点不合格数

C.标高

D.焊条数

E.强度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有些产品的质量特性,属于连续型变量,其特点是在任意两个数值之间都可以取精度较高一级的数值。它通常由测量得到,如重量、强度、几何尺寸、标高、位移等、



第34题 某咨询人员将收集到的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按照时间、设备、人员等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以便进一步查明产生不良产品的具体原因。该咨询人员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


A.因果图法

B.排列图法

C.直方图法

D.分层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分层法是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其他统计方法一般都要与分层法配合使用,如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相关图法等,常常是首先利用分层法将原始数据分门别类,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的。


第35题 采用排列图法划分质量影响因素时,累计频率达到75%对应的影响因素是()。


A.主要因素

B.次要因素

C.一般因素

D.基本因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实际应用中,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

累计频率达到75%对应的影响因素是主要因素


第36题 在质量管理中,应用排列图法可以分析()


A.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B.各生产班组的技术水平差异

C.产品质量的受控状态

D.提高质量措施的有效性

E.生产过程的质量能力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排列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主次因素。其主要应用有:

(1)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2)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3)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4)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措施是否有效。

(5)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第37题 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是()


A.因果分析图法

B.相关图法

C.直方图法

D.控制图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相关网又称散布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第38题 根据有关标准,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主体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在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应小于()。


A.3%

B.5%

C.7%

D.9%


参考答案:D


解析: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第39题 用于工程的钢筋进场后,应按规定抽取试件进行拉力试验,试验内容包括()。


A.抗拉强度

B.屈服强度

C.冷弯

D.伸长率

E.抗剪强度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钢材进厂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钢材试验标准的规定。

主要力学试验包括:拉力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冷弯试验、反复弯曲试验)。必要时,还需进行化学分析。


第40题 根据水泥标准规定,水泥生产厂家在水泥出厂时已提供标准规定的有关技术要求的试验结果。水泥进场复验通常只做( )。


A.安定性

B.胶砂强度

C.松弛性能

D.物理性质

E.凝结时间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水泥进场复验通常只做安定性、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三项。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