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管道系统进行液压试验时,对于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道,当设计压力为0.60MPa时,其试验压力应为( )。
A.0.75MPa
B.0.90MPa
C.1.10MPa
D.1.20MPa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试验压力的确定
【选项分析】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道的试验压力,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的2倍;当设计压力大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加0.5MPa。故C正确。
第142题 某埋地敷设承受内压的铸铁管道,当设计压力为0.4MPa时,其液压试验的压力应为( )。
A.0.6Mpa
B.0.8Mpa
C.0.9Mpa
D.1.0Mpa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管道压力试验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管道液压试验。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道的试验压力,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的2倍;当设计压力大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加0.5MPa。
第143题 某DN100的输送常温液体的管道,在安装完毕后应做的后续辅助工作为( )。
A.气压试验,蒸汽吹扫
B.气压试验,压缩空气吹扫
C.水压试验,水清洗
D.水压试验,压缩空气吹扫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吹扫、脱脂和钝化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吹扫与清洗的要求。DN<600mm的液体管道,宜采用水冲洗。所以选择水冲洗;常温液体管道一般进行水压试验。管道的压力试验一般以液体为试验介质。当管道的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时(或现场条件不允许进行液压试验时)采用气压为试验介质。
第144题 对有严重锈蚀和污染的液体管道,当使用一般清洗方法未能达到要求时,可采取将管道分段进行( )。
A.高压空气吹扫
B.高压蒸汽吹扫
C.高压水冲洗
D.酸洗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吹扫、脱脂和钝化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水清洗。对有严重锈蚀和污染的管道,当使用一般清洗方法未能达到要求时,可采取将管道分段进行高压水冲洗。
第145题 不锈钢管道在进行油清洗之前应进行的工作为( )。
A.压缩空气吹扫
B.氮气吹扫
C.蒸汽吹扫
D.酸洗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吹扫、脱脂和钝化
【选项分析】不锈钢管道用蒸汽吹净后再进行油清洗。
第146题 某工艺管道系统,其管线长、口径大、系统容积也大,且工艺限定禁水。此管道的吹扫、清洗方法应选用( )。
A.无油压缩空气吹扫
B.空气爆破法吹扫
C.高压氮气吹扫
D.先蒸汽吹净后再进行油清洗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吹扫、脱脂和钝化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空气吹扫。当吹扫的系统容积大、管线长、口径大,并不宜用水冲洗时,可采取“空气爆破法”进行吹扫。故B选项正确。
第147题 大型机械的润滑油、密封油等管道系统进行油清洗时,应遵循的规定有( )。
A.系统酸洗合格后,试运转前进行油清洗
B.不锈钢油管道系统宜采用蒸汽吹净后,再进行油清洗
C.油清洗后应采用滤网检验
D.油清洗合格的管道,脱脂后进行充入空气封闭保护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内容考查】吹扫、脱脂和钝化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油清洗。润滑、密封及控制系统的油管道,应在机械设备和管道酸洗合格后、系统试运行前进行油清洗。
不锈钢油系统管道宜采用蒸汽吹净后再进行油清洗。
油清洗后应采用滤网检验,合格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油清洗合格的管道,应采取封闭或充氮保护措施。
第148题 经酸洗后的设备和管道内壁要进行钝化,钝化时应遵循的规定有( )。
A.酸洗后的设备和管道,应在两周内钝化
B.钝化液通常采用亚硝酸钠溶液
C.钝化结束后,要用偏碱的水冲洗
D.钝化时不得采用流动清洗法
参考答案:BC
解析:
【内容考查】吹扫、脱脂和钝化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钝化要求。酸洗后的管道和设备,必须迅速进行钝化。钝化结束后,要用偏碱的水冲洗,保护钝化膜,以防管道和设备在空气中再次锈蚀。通常钝化液采用亚硝酸钠溶液。故BC选项正确。
第149题 有防锈要求的脱脂件经脱脂处理后,宜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
A.充氮封存
B.固相防锈纸密封
C.气相防锈密封
D.气相防锈塑料薄膜密封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内容考查】吹扫、脱脂和钝化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脱脂要求。有防锈要求的脱脂件经脱脂处理后,宜采取充氮封存或采用气相防锈纸、气相防锈塑料薄膜等措施进行密封保护。故ACD选项正确。
第150题 合金钢管道的焊接,底层应采用( )。
A.气焊
B.等离子弧焊
C.气压焊
D.手工氩弧焊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有色金属管道
【选项分析】合金钢管道的焊接,底层应采用手工氩弧焊,以确保焊口管道内壁焊肉饱满、光滑、平整,其上各层可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成型。合金钢管焊接应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预热时应使焊口两侧及内外壁温度均匀;焊后热处理应在焊接完毕后立即进行,若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的,则应焊接后冷却至300~350℃时进行保温,使之慢慢冷却。
第151题 公称直径为70mm的压缩空气管道,其连接方式宜采用( )。
A.法兰连接
B.螺纹连接
C.焊接
D.套管连接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压缩空气管道
【选项分析】压缩空气管道一般选用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钢管及无缝钢管,或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公称通径小于50mm,也可采用螺纹连接,以白漆麻丝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作填料;公称通径大于50mm,宜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第152题 在一般的压缩空气站中,最广泛采用的是( )空气压缩机,在大型压缩空气站中,较多采用的是( )空气压缩机。
A.活塞式,离心式或轴流式
B.离心式,活塞式或混流式
C.轴流式,离心式或混塞式
D.混流式,活塞式或轴流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压缩空气管道
【选项分析】在一般的压缩空气站中,最广泛采用的是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在大型压缩空气站中,较多采用离心式或轴流式空气压缩机。
第153题 当热力管道数量少、管径较小,单排水平敷设,距离较短、维修工作量不大和需要地下敷设时,宜采用敷设方式为( )。
A.通行地沟敷设
B.半通行地沟敷设
C.不通行地沟敷设
D.直接埋地敷设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了热力管道工程
【选项分析】不通行地沟敷设。管道数量少、管径较小、距离较短,以及维修工作量不大时,宜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不通行地沟内管道一般采用单排水平敷设。
第154题 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但没有后备供热能力的热力管网布置形式应是( )。
A.枝状管网
B.辐射状管网
C.环状管网
D.复线枝状管网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热力管道系统
【选项分析】枝状管网。呈树枝状布置的管网,是热水管网最普遍采用的形式。布置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
第155题 某热力管道敷设方式比较经济,且维修检查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热损失较大,其敷设方式为( )。
A.直接埋地敷设
B.地沟敷设
C.架空敷设
D.直埋与地沟相结合敷设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热力管道系统
【选项分析】架空敷设将热力管道敷设在地面上的独立支架、桁架以及建筑物的墙壁上。架空敷设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且维修、检查方便,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地质不适宜地下敷设的地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敷设形式。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管道热损失较大。
第156题 在输送介质为热水的水平管道上,偏心异径管的连接方式应为( )。
A.取管底平
B.取管顶平
C.取管左齐
D.取管右齐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热力管道系统
【选项分析】管道变径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连接,当输送介质为蒸汽时,取管底平以利排水;输送介质为热水时,取管顶平,以利排气。
第157题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在人行频繁、非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敷设热力管道,宜采用的敷设方式为( )。
A.地面敷设
B.低支架敷设
C.中支架敷设
D.高支架敷设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热力管道系统
【选项分析】在不妨碍交通,不影响厂区扩建的地段可采用低支架敷设。在人行频繁,非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采用中支架敷设。在管道跨越公路、铁路时采用高支架敷设。
第158题 公称直径大于6mm的高压奥氏体不锈钢管探伤,不能采用的探伤方法为( )。
A.磁力法
B.荧光法
C.着色法
D.超声波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了高压钢管
【选项分析】高压钢管外表面按下列方法探伤:
①公称直径大于6mm的磁性高压钢管采用磁力法。
②非磁性高压钢管,一般采用荧光法或着色法。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非磁性金属,不能采用磁力法探伤。
公称直径大于6mm的高压钢管,还应按《高压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标准》的要求,进行超声波内部及内表面的探伤。
第159题 高压管道阀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对其进行严密性试验时的压力要求为( )。
A.等于该阀门公称压力
B.等于该阀门公称压力1.2倍
C.等于该阀门公称压力1.5倍
D.等于该阀门公称压力2.0倍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高压管道
【选项分析】高压阀门应逐个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等于阀门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等于公称压力。阀门在强度试验压力下稳压5min,阀体及填料函不得泄漏。然后在公称压力下检查阀门的严密性,无泄漏为合格。阀门试压后应将水放净,涂油防锈,关闭阀门,封闭出入口,填写试压记录。
第160题 椭圆齿轮流量计具有的特点有( )。
A.不适用于黏度较大的液体流量的测量
B.不适用于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流量测量
C.测量精度高、计量稳定
D.属面积式流量计
参考答案:B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了流量计
【选项分析】椭圆齿轮流量计适用于高黏度介质流量的测量,特点有:1.精度较高;2.计量稳定;3.不适用于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4.属容积式流量计。故A、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