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试题题库(379题)


第161题 高炉在常规休风赶煤气点火时,如果出现炉内大量漏水未被查出,当打开人孔、关闭炉喉蒸汽后,就会着火,可能导致附近设施烧毁、人员伤亡。下列关于高炉在常规长休风赶煤气点火的着火预防与控制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休风前将干式除尘器中的瓦斯灰卸空

B.无钟式炉顶点火必须先打开炉喉人孔,再关闭蒸汽投入引火物

C.休风后,先关水冷却箱水源,再进行炉顶点火

D.休风后,立即将干式除尘器中的瓦斯灰卸空


参考答案:D


解析:

高炉在常规长休风赶煤气点火的着火预防与控制措施:

(1)休风前将干式除尘器中的瓦斯灰卸空,防止残存灼热的瓦斯灰;

(2)无钟式炉顶点火必须先打开炉喉人孔,再关闭蒸汽投入引火物;

(3)炉体内有漏水冷却箱,休风后,先关水冷却箱水源,再进行炉顶点火,这样就可以控制着火事故发生。



第162题 富氧鼓风系统中的煤气调节阀组、冷风管道上的放风阀和助燃风机会产生噪声污染,下列关于富氧鼓风系统噪声控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进入煤气调节阀组的点检人员配备耳塞

B.放风阀可采用体积较小的方形消声器装置

C.在助燃风机机壳与基础之间增加弹簧减震器、橡胶减震器

D.修建隔声房阻断或减弱噪声的传播


参考答案:B


解析:

富氧鼓风系统噪声控制措施:

①煤气调节阀组的减振降噪目前尚未见有效途径,它处于煤气区域,附近很少有集中人群,对进入该区域的点检人员配备耳塞。

②放风阀减振降噪可采用比较成熟的圆柱型消声器装置,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可将放风阀设置在离人群较少地段,选择体积较大的消声器装置,有效阻断噪声的传播,达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效果。

③助燃风机减振降噪可根据风机的大小,采用风机机壳与基础之间增加弹簧减振器、橡胶减振器的减振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传播;也可修建隔声房来阻断或减弱噪声的传播。



第163题 下列关于热风炉操作工的安全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必须经煤气工岗位安全培训合格,取得了煤气工岗位安全作业许可证

B.工作服上佩戴个人岗位信息的金属标牌

C.熟悉岗位技术操作和安全规程

D.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实现自我保护


参考答案:B


解析:

热风炉操作工的安全要求:

(1)必须经煤气工岗位安全培训合格,取得了煤气工岗位安全作业许可证。

(2)熟悉岗位所属设备的操作、维护规程、岗位技术操作和安全规程,明确岗位故障及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3)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实现自我保护。

(4)禁止佩戴金属标牌,易摩擦、刮蹭产生电火花。



第164题 下列关于热风炉由送风转为燃烧的换炉操作程序中的停止送风,说法正确的是(  )


A.关冷风阀→关热风阀→开废气阀放净废风

B.关热风阀→关冷风阀→开废气阀放净废风

C.开废气阀放净废风→关冷风阀→关热风阀

D.关热风阀→开废气阀放净废风→关冷风阀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送风转为燃烧的换炉操作程序

(1)停止送风:关冷风阀→关热风阀→开废气阀放净废风。

(2)烧炉:开烟道阀→关废气阀→开燃烧闸板→开煤气闸板→小开煤气调节阀点火燃烧,开动燃烧器鼓风机→调整煤气调节阀使煤气和空气按比例达到合理燃烧。



第165题 炼钢车间内吊运铁水、钢水和液体渣罐时,必须采用()。


A.铸造起重机

B.夹钳起重机

C.脱锭起重机

D.加料起重机


参考答案:A


解析:在各种冶金起重机中,铸造起重机工作级别最高,吊运的液态金 属最危险,具有工作频繁、负荷作业率高、工作条件恶劣、速度高等特点,因 此铸造起重机结构和安全保障措施相对复杂。炼钢车间内吊运铁水、钢水和液 体渣罐时,必须采用铸造起重机。


第166题 下列关于转炉煤气回收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际运行中要控制煤气的CO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外,确保煤气安全回收

B.主控室的煤气回收岗位、转炉风机房的风机操作工岗位、煤气柜操作岗位是三个关键环节

C.仅有炉前操作主控制才可以控制三通阀动作

D.风机房部位检修前,要把水封的水排净,确认溢流管无水溢流


参考答案:B


解析:煤气中O_2含量是一个重要参数,在实际运行中要控制煤气的O_2 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外,确保煤气质量和安全回收。炉前操作主控室的煤气 回收岗位、转炉风机房的风机操作工岗位、煤气柜操作岗位是三个关键环节。 检修前要做好各项确认工作,风机房部位检修前,要把水封注满水,确认溢流 管有水溢流,保证煤气可靠地切断,吹扫管路,定时对水封进行巡检。


第167题 下列关于转炉煤气回收设备设施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转炉煤气回收净化系统有可能泄漏煤气的设备或构件,应布置在主厂房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各单体设备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lm

C.当煤气含氧量超过5%时应停止回收

D.煤气柜位高度达到上限时应停止回收


参考答案:C


解析:转炉煤气回收净化系统的设备、机房、煤气柜以及有可能泄漏煤 气的其他构件,应布置在主厂房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各单体设备之间 以及它们与墙壁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lm。转炉煤气回收设施应设充氮装置及微氧量和一氧化碳含量的连续测定装置。当煤气含氧量超过2%或煤气柜位高 度达到上限时应停止回收。


第168题 下列煤气毒性最大的是()。


A.焦炉煤气

B.高炉煤气

C.转炉煤气

D.荒煤气


参考答案:C


解析:煤气中的CO浓度高低,直接与其毒性大小成正比,转炉煤气中 CO含量在50%以上,最高可达80%,这比焦炉煤气(CO含量6%一9%)、高 炉煤气(CO含量20%左右)的毒性要大得多。


第169题 下列关于钢锭(坯)堆放高度的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A.4t的钢锭堆放高度为4m

B.2t的钢锭堆放高度为3.5m

C.7m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为4m

D.5m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为3.5m


参考答案:C


解析:钢锭(坯)堆放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于3t的钢锭堆放高度不大于3 . 5m。 (2)0 . 5一3t的钢锭堆放高度不大于2 . 5m。 (3)大于0 . 5t的钢锭堆放高度不大于1 . 9m。 (4)人工吊挂钢锭堆放高度不大于1 . 9m。 (5)长度6m及以上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不大于4m。 (6)长度3一6m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不大于3m。 (7)长度3m以下的连铸坯堆放高度不大于2 . 5m。


第170题 连铸工艺浇注时,下列关于生产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钢包或中间罐滑动水口开启时,滑动水口正面不应有人

B.输出尾坯时(注水封顶操作),人员不应面对结晶器

C.浇注时,二次冷却区应有人值守

D.大包回转台(旋转台)回转过程中,旋转区域内不应有人


参考答案:C


解析:钢包或中间罐滑动水口开启时,滑动水口正面不应有人,以防滑 板窜钢伤人。输出尾坯时(注水封顶操作),人员不应面对结晶器。 浇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二次冷却区不应有人。 (2)出现结晶器冷却水减少报警时,应立即停止浇注。 (3)浇注完毕,待结晶器内钢液面凝固,方可拉下铸坯。 (4)大包回转台(旋转台)回转过程中,旋转区域内不应有人。


第171题 下列连铸设备设施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大包回转台旋转时,包括钢包的运动设备与固定构筑物的净距,应大于 0.2m

B.连铸浇注区,应设事故钢水包、溢流槽、中间溢流罐

C.结晶器、二次喷淋冷却装置,应配备事故供水系统

D.高压液压泵发生停电事故时,液压系统蓄势器应能维持拉矫机压下辊继续夹持钢坯30- 40min,并停止浇注


参考答案:A


解析:大包回转台旋转时,包括钢包的运动设备与固定构筑物的净距, 应大于0 . 5m。连铸浇注区,应设事故钢水包、溢流槽、中间溢流罐。结晶器、二次喷淋冷却装置,应配备事故供水系统;一旦正常供水中断,即发出警 报,停止浇注,事故供水系统启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铸机的安全;应定 期检查事故供水系统的可靠性。高压液压泵发生故障或发生停电事故时,液压 系统蓄势器应能维持拉矫机压下辊继续夹持钢坯30 -- 40 min,并停止浇注,以 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172题 下列模铸浇注生产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

B.正在浇注时,不应往钢水包内投料调温

C.大罐最低部位应高于漏斗砖0.15m

D.浇注中移罐时,防止热浪灼伤,操作者应走在钢水罐前面


参考答案:D


解析:浇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浇注前应详细检查滑动水口及液压油路系统;往罐上安装液压缸时, 不应对着传动架调整活塞杆长度;遇有滑板压不动时,确认安全之后方可在铸 台松动滑动水口顶丝;液压缸、油带漏油,不应继续使用;机械封顶用的压盖 和凹型窝内,不应有水。 (2)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 (3)浇注钢锭时,钢水罐不应在中心注管或钢锭模上方下落。 (4)使用凉铸模浇注或进行软钢浇注时,应时刻提防钢水喷溅伤人。 (5)出现钢锭模或中注管漏钢时,不应浇水或用湿砖堵钢。 (6)正在浇注时,不应往钢水包内投料调温。 (7)指挥摆罐的手势应明确;大罐最低部位应高于漏斗砖0.15m;浇注 中移罐时,操作者应走在钢水罐后面。 (8)不应在有红锭的钢锭模沿上站立,行走和进行其他操作。 (9)取样工具应干燥,人员站位应适当,样模钢水未凝固不应取样。


第173题 下列模铸设备设施的安全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新建、改建或扩建炼钢工程,必须采用部分模铸时,应采用地面浇注

B.铸锭平台的高度应高于钢锭模的模口,宽度应不小于3m

C.铸锭车外边缘与钢水罐车外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lm

D.靠车间外侧纵向布置的铸锭平台,应在平台外设安全平台,其宽度应不大于1.3m


参考答案:C


解析:新建、改建或扩建炼钢工程,必须采用部分模铸时,应采用小车 铸系统,不应采用地面浇注或坑铸系统(不包括铸钢车间)。铸锭平台的长 度,除满足工艺要求外,还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其高度应低于有帽钢锭模的帽 口和无帽钢锭模的模口,宽度应不小于3m。铸锭车外边缘与钢水罐车外边缘 的距离,应不小于lm。靠车间外侧纵向布置的铸锭平台,应在平台外设安全 平台,其宽度应不大于0 . 9m;两种平台之间有隔墙时,平台之间通道门的间 距应不小于36m。


第174题 热轧HW300x300x10x15型钢所需型坯,其浇注需要的连铸机是()。


A.连铸矩形坯连铸机

B.板坯连铸机

C.圆坯连铸机

D.异形坯连铸机


参考答案:D


解析:异形坯主要指工字形坯,用于轧制宽缘工字梁和轧制轨梁的 坯料。


第175题 浇注分为模铸和连铸两种方式,下列不属于连铸工艺设备的是()。


A.回转台

B.铸模

C.结晶器

D.拉矫机


参考答案:B


解析:连铸主要设备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拉矫机等。铸模是属于模铸工艺。


第176题 下列关于炉外精炼生产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精炼过程中发生冷却水漏人钢包,应立即切断漏水件的水源,吹氧装置持续工作

B.精炼期间,人员不得在钢包周围停留,行走应快速通过

C.喷粉管道发生堵塞时,应立即关闭下料阀,并在保持引喷气流的情况 下,逐段敲击管道

D.向钢水喂丝时,线卷周围lm以内不应有人


参考答案:C


解析:精炼过程中发生漏水事故,应立即终止精炼,若冷却水漏人钢 包,应立即切断漏水件的水源,钢包应静止不动,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待钢液 面上的水蒸发完毕方可动包。精炼期间,人员不得在钢包周围行走和停留。喂 丝线卷放置区,宜设置安全护栏;喷粉管道发生堵塞时,应立即关闭下料阀, 并在保持引喷气流的情况下,逐段敲击管道,以消除堵塞;若需拆检,应先将 系统泄压。从线卷至喂丝机,凡线转向运动处,应设置必要的安全导向结构, 确保喂丝工作时人员安全;向钢水喂丝时,线卷周围5m以内不应有人。


第177题 下列关于炉外精炼设备设施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精炼炉的最大钢水量,应能满足不同炉外精炼对钢液面以上钢包自由空间的要求

B.氧气阀站至氧枪的氧气管道,应采用不锈钢管,且应在软管接头前设置长度超过1.5m的铜管

C.真空吹氧脱碳精炼装置,设风机与排气管,排气管应高出厂房1.8m

D.RH装置的钢水罐升降液压系统,应设手动换向阀装置


参考答案:C


解析:VOD与RH一KTB等真空吹氧脱碳精炼装置,蒸汽喷射真空泵的 水封池应密闭,并设风机与排气管,排气管应高出厂房2一4m。所在区域应设 置“当心煤气中毒”“不准停留”等警示牌。


第178题 下列关于炉外精炼存在的事故类型,表述错误的是()。


A.精炼过程中,钢水渗漏遇水发生爆炸

B.氢气管道破裂,使操作人员窒息

C.氮气管道破裂,使检修人员窒息

D.电气设备短路发生C类火灾


参考答案:D


解析:电气设备短路发生电气火灾,电气火灾归属于D类火灾。


第179题 下列关于炉外精炼的技术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降低钢中硫、氧、氢、氮和非金属杂物含量

B.深度脱碳

C.微调合金成分

D.增加钢水的温度梯度


参考答案:D


解析:炉外精炼的技术功能: (1)降低钢中硫、氧、氢、氮和非金属杂物含量,改变夹杂物形态,以 提高钢的纯净度,改善钢的机械性能。 (2)深度脱碳,在特定条件下把碳降到极低含量,满足低碳和超低碳钢 的要求。 (3)微调合金成分,将成分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并使其分布均匀,降 低合金消耗,提高合金元素收得率。 (4)将钢水温度调整到浇铸所需要的范围内,减少包内钢水的温度梯度。


第180题 下列关于预防电炉恶性大沸腾事故的措施当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严格按工艺规程要求控制炉料中配碳量

B.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冶炼操作,使脱碳与升温同步

C.避免高温(> 1560℃)时进行脱碳量大于0.15%的操作

D.氧气压力高于0.8 MPa时,严禁电炉冶炼


参考答案:D


解析:电炉恶性大沸腾事故预防措施: (1)严格按工艺规程要求控制炉料中配碳量。 (2)严格执行废钢分类管理制度,减少来源不明的高碳废钢混人。 (3)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冶炼操作,使脱碳与升温同步。(4)避免高温(> 1560℃)时进行脱碳量大于0.15%的操作。一般情况 下,钢水温度大于1560℃、碳含量在0 . 20%一0 . 80%时极易发生大沸腾事故。 (5)氧气压力低于0 . 8 MPa时,严禁电炉冶炼。 (6)不得在停电供电、停止喷碳的情况下进行强化吹氧脱碳操作。 (7)控制好碳氧枪的插人角及深度,避免供氧不均或局部过氧化。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