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试题题库(379题)


第121题 下列关于易燃易爆气体防火防爆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降低易燃易爆气体的温度

B.控制易燃易爆气体和氧化剂(空气、氧气)接触

C.已与空气混合的易燃易爆气体应降低其浓度至安全程度

D.消除点火源形成条件


参考答案:A


解析:

火灾爆炸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空气)、点火源。


第122题 下列关于焦化厂火灾的应急处置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气主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B.油类物质着火时,可用化学干粉、二氧化碳和高压水灭火

C.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干粉、泡沫灭火剂灭火

D.化纤着火时,可以用水灭火扑救


参考答案:D


解析:

(1)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可用化学干粉、高压水等灭火、降温,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同时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管道或设施内的煤气压力不得低于100 Pa。

(2)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阀门,防止回火爆炸。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mm的煤气管道着火,可直接关闭阀门灭火。

(3)煤气隔断装置、压力表和蒸汽、氮气接头应有专人监控、操作。

(4)油类(如粗苯、煤焦油等)物质着火时,可用化学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灭火。

(5)电气设备设施(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发生火灾,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6)在未确认切断电源前,严禁用水灭火,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7)其他可燃物(如木材、化纤等)着火,可用大量水进行灭火扑救。



第123题 下列关于粗苯工序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粗苯中间槽应设液位计并宜设高位报警装置

B.粗苯储槽阻火器、呼吸阀、人孔、放散管等金属附件应保持等电位连接

C.管式炉点火作业时应双人配合作业

D.管式炉点火作业时,遵循“先送煤气后点火,先点引火后送富油”的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1)粗苯中间槽应设液位计,并宜设高位报警装置,防止溢流。

(2)粗苯储槽应密封,并装设呼吸阀和阻火器,或采用其他排气控制措施。

(3)人孔盖和脚踏孔应有防冲击火花的措施。

(4)粗苯储槽阻火器、呼吸阀、人孔、放散管等金属附件应保持等电位连接。

(5)管式炉点火作业时,应双人配合作业,先用蒸汽吹扫,然后遵循“先送富油后点火,先点引火后送煤气”的原则。



第124题 根据《焦化安全规程》(GB 12710 )的规定,下列关于化工管线安全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气体的管线,不应穿越仪表室、变电所,可以穿越办公室、休息室及与该管线无关的储槽区

B.甲、乙、丙类液体的管线,不宜地上敷设

C.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敷设在管线带的下部

D.蒸汽管与易燃物管道同向敷设时,易燃物管道应架设在上方


参考答案:C


解析:

(1)全厂性的工艺管线,宜集中布置形成管线带,并采用地上架设。

(2)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的管线,不应穿越变电站、配电室、仪表室、办公室、休息室及与该管线无关的储槽区或生产厂房,并且不宜地下敷设,如果采用管沟敷设时,在管沟进出装置和厂房处应采取隔断措施。

(3)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敷设在管线带的下部。

(4)蒸汽管与易燃物管道同向敷设时,蒸汽管应架设在上方。


第125题 鼓风机煤气系统设备、管道着火时,下列关于其应急处置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风机前煤气系统设备、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停机通蒸汽灭火

B.鼓风机前煤气系统设备、管道着火时,应立即降低转速通氮气灭火

C.鼓风机后煤气系统设备、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停机通蒸汽灭火

D.鼓风机后煤气系统设备、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停机通氮气灭火


参考答案:A


解析:

鼓风机前煤气系统设备、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停机,通蒸汽(或氮气)灭火。鼓风机后煤气系统设备、管道着火时,应立即降低机后压力,通蒸汽(或氮气)灭火。


第126题 出铁场内作业,不可能催患的职业病是()。


A.中暑

B.电光性眼炎

C.一氧化碳中毒

D.噪声聋


参考答案:B


解析:熔融的铁水产生红外线,会导致作业人员摧患职业病―白内障。电光性眼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紫外线。


第127题 高炉出铁后,用耐火材料将铁口迅速堵住的专用设备是()。


A.泥炮

B.开口机

C.堵渣机

D.铸铁机


参考答案:A


解析:泥炮是高炉出铁后采用耐火材料将铁口迅速堵住的专用设备。


第128题 下列关于煤粉喷吹工的安全作业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喷枪投人使用时,应先用氧气替代氮气,待喷吹正常后方可改为氮气

B.在高炉全风操作时,不允许进行拔枪作业,防止煤气外泄、熔融渣铁喷出伤人

C.在高炉全风操作时,允许进行插枪作业

D.在高炉出铁时,不宜进行插拔枪作业


参考答案:B


解析:

氧煤喷枪投用时应先用氮气替代氧气,待喷吹正常后方可改为氧气;在停止喷吹拔枪前亦须先用氮气替代氧气。喷吹工在高炉全风操作时不允许进行插拔喷枪作业,否则必须具备可靠的安全设施或装置,同时穿戴特制的防火、防烫伤、防噪声劳动防护用品;选择在出铁时或出铁后进行,以便于出现意外时高炉采用应急处理措施,避免事故扩大;插拔喷枪作业,必须利用高炉休风并确认高炉倒流阀打开后方可进行作业,防止炉内煤气外溢、热气流伴随熔融渣铁喷出伤人。


第129题 为了防止煤的自燃,关于煤在储煤槽内贮存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烟煤不超过2天

B.喷吹罐停喷煤粉时,无充氮保护措施,无烟煤粉储存时间应不超过12h

C.喷吹罐停喷煤粉时,有充氮保护措施且罐内温度低于70℃,无烟煤粉 储存时间应不超过24h

D.喷吹罐停喷煤粉时,有充氮保护措施且罐内温度低于70℃,烟煤粉储 存时间应不超过12h


参考答案:C


解析:原煤的槽内贮存时间:烟煤不超过2天,无烟煤不超过4天。喷吹罐停喷煤粉时,无烟煤粉储存时间应不超过12h;烟煤粉储存时间应不超过8h,若罐内有氮气保护且罐内温度不高于70℃,则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12h。


第130题 煤粉仓、储煤罐、喷吹罐、仓式泵等设应按规定设置泄爆孔并安装泄爆 片,泄爆孔的朝向应不致危害人员及设备。下列关于泄爆片后面的压力导 引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引管的长度不应超过泄爆管半径的10倍,且应设置90︒弯头

B.导引管的长度不应超过泄爆管半径的10倍,且不宜设置弯头

C.导引管的长度不应超过泄爆管半径的20倍,且应设置90︒弯头

D.导引管的长度不应超过泄爆管半径的20倍,且不宜设置弯头


参考答案:D


解析:煤粉仓、储煤罐、喷吹罐、仓式泵等设备的泄爆孔,应按《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GB 16543)的规定进行设计;泄爆片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泄爆孔的朝向应不致危害人员及设备。泄爆片后面的压力导引管的长度,不应超过泄爆管直径的10倍,且不宜设置弯头。


第131题 下列关于煤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粉尘分散度越高,危险性越大

B.若要煤粉尘爆炸,点火源需要足够的能量点燃粉尘

C.煤粉尘粒度越细越小,爆炸的可能性越小

D.煤粉和空气的温度越高,爆炸的可能性越大


参考答案:C


解析:可燃粉尘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发生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1)可燃粉尘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2)有足够氧化剂支持燃烧。(3)有足够能力的激发能源点燃粉尘。(4)粉尘处于分散悬浮状态,即粉尘云状态。(5)可燃粉尘云处于定容空间(密闭或部分密闭)内,这样压力才会急剧增大,使包围体有被爆破危险。煤尘,尤其是烟煤粉尘,其挥发分高。悬浮的煤粉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极易发生爆炸,随着挥发分含量的增加,爆炸性也越大。煤粉爆炸性也与粒度有关,煤粉越细,越易爆炸。另外,煤粉和空气的温度越高,爆炸所需点火源能量越小,越容易爆炸。


第132题 下列关于煤粉喷吹生产工艺流程,说法错误的是()。


A.储运

B.加湿

C.干燥

D.制粉


参考答案:B


解析:煤粉喷吹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储运、干燥、制粉、喷吹4个 系统。


第133题 下列关于热风炉操作工的安全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必须经煤气工岗位安全培训合格,取得了煤气工岗位安全作业许可证

B.工作服上佩戴个人岗位信息的金属标牌

C.熟悉岗位技术操作和安全规程

D.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实现自我保护


参考答案:B


解析:热风炉操作工的安全要求:(1)必须经煤气工岗位安全培训合格,取得了煤气工岗位安全作业许可证。(2)熟悉岗位所属设备的操作、维护规程、岗位技术操作和安全规程,明确岗位故障及事故应急处置方案。(3)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实现自我保护。(4)禁止佩戴金属标牌,易摩擦、刮蹭产生电火花。20.下列关于荒煤气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说法正确的是()。


第134题 下列关于热风炉由燃烧转为送风的换炉操作程序,排序正确的是()。


A.关煤气闸板→关煤气调节阀→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燃烧闸板→关烟道阀

B.关煤气调节阀→关煤气闸板斗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燃烧闸板→关烟道阀

C.关煤气闸板→关煤气调节阀→停止燃烧器鼓风机斗→关烟道阀→关燃烧闸板

D.关煤气调节阀→关煤气闸板→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烟道阀→关燃烧闸板


参考答案:B


解析:停止燃烧:关煤气调节阀→关煤气闸板→停止燃烧器鼓风机→关燃烧闸板→关烟道阀。


第135题 下列关于热风炉安全规程,说法错误的是()。


A.煤气压力过低时,该切断阀应能自动切断煤气,并发出警报

B.经湿法除尘的煤气,温度不应高于35℃

C.热风炉使用净煤气烘炉时,炉顶压力小于或等于30 kPa,净煤气含尘量 小于10 mg/ m³

D.热风炉使用净煤气烘炉时,炉顶压力大于30 kPa,净煤气含尘量小于 10mg/ m³


参考答案:C


解析:热风炉应使用净煤气烘炉,净煤气含尘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顶压小于等于30 kPa的高炉,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5mg/m³ ,;顶压大于30 kPa高炉,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m³。


第136题 下列关于高炉富氧安全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管道及设备调节装置必须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

B.若遇烧穿事故,立即关闭快速切断阀和流量调节阀,先减风后停氧

C.富氧管道及其附件严禁使用不锈钢材质

D.正常送氧,防止氧气外溢,氧气压力应比冷风压力略小


参考答案:A


解析:氧气管道及设备的设计、施工、生产、维护,应符合GB 16912的规定。连接富氧鼓风处,应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吹氧系统及吹氧量应能远距离控制。富氧房应设有通风设施。高炉送氧、停氧,应事先通知富氧操作室,若遇烧穿事故,应果断处理,先停氧后减风。鼓风中含氧浓度超过25%时,如发生热风炉漏风、高炉坐料及风口灌渣(焦炭),应停止送氧。富氧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等须是不锈钢材质制成。正常送氧时,氧气压力应比冷风压力大0 . 1 MPa;否则,应通知制氧、输氧单位,立即停止供氧。


第137题 从高炉安全生产的需要出发,富氧量是有限的,目前我国国内基本明确将富氧量控制在()。


A.99.5%以下

B.85%以下

C.23%以下

D.5%以下


参考答案:D


解析:从高炉安全生产的需要出发,富氧量是有限的,目前我国国内基本明确将富氧量控制在5%以下。


第138题 下列关于无钟式炉顶工艺及安全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料罐均压系统的均压介质,应采用热空气

B.水冷齿轮箱温度应不高于70℃

C.上料罐准备上料前,禁止打开密封阀放出煤气,可能造成煤气中毒

D.齿轮箱停水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人齿 轮箱的氮量


参考答案:B


解析:料罐均压系统的均压介质,应采用半净高炉煤气或氮气。炉顶温度应低于350℃,水冷齿轮箱温度应不高于70℃。齿轮箱停水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煤气冲掉水封,造成大量煤气泄漏,密切监视传动齿轮箱的温度;最大限度地增加通人齿轮箱的氮量;尽量控制较低的炉顶温度。


第139题 我国国内比较认可的炉顶装料设备是()。


A.双钟式马基式布料器

B.双钟双阀式回转斗布料器

C.SS型串罐式炉顶

D.卢森堡式串罐炉顶


参考答案:C


解析:通过广泛实践探索,我国国内比较公认和广泛使用的是SS型串罐式炉顶装置。


第140题 下列关于牵引料车所用卷扬机的安全操作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卷扬机应有钢丝绳松弛保护和极限张力保护装置

B.卷扬机的每条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

C.卷扬机的日常维修,应征得司机及有关方面同意,并索取其操作牌方可进行

D.必要时可以把钢丝绳全部放出,但要以最慢的速度放绳


参考答案:D


解析:卷扬机应有钢丝绳松弛保护和极限张力保护装置。料车(罐)应有行程极限、超极限双重保护装置和高速区、低速区的限速保护装置。运送料车(罐)及槽下粉矿、碎焦的卷扬机,其每条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 ,钢丝绳的报废和更新应按有关标准执行。料车(罐)应用两条钢丝绳牵引。卷扬机运转部件,应有防护罩或栏杆,下面应留有清扫撒料的空间。卷扬机的日常维修,应征得司机及有关方面同意,并索取其操作牌方可进行。卷扬机主要部件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停机检修应有专人联络、监护,并挂停电检修牌。卷扬机任何时候严禁把钢丝绳全部放出,至少应在滚筒保留四圈钢丝绳。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