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试题题库(379题)


第361题 简述Q特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Q特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362题 请说出煤气爆炸的要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煤气爆炸的要素:

(1)足够数量的助燃剂(氧气、空气等)并与可燃物接触。 (2)煤气和空气(氧气)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之内。 (3)具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第363题 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部门组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 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第364题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规定,简述3号炉机修车间对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6)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8)有关事故案例。 (9)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365题 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W企业燃气车间气柜安全检查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W企业燃气车间气柜安全检查应采取的安全 措施:

(1)进人煤气柜安全检查或维护检修应采取间接置换法去除柜内煤气。 (2)作业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3)不得单人作业,必须有煤气防护人员在场监护,监护人员不得人内。 (4)进人煤气柜内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5)不得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 (6)应携带Co检测仪和02含量检测仪,检测不合格不得进人煤气柜。 (7)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穿戴防止产生静电的劳动防护用品。 (8)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保障联络。 (9)不应有火源,并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使用不产生火星的工具。


第366题 写出置换煤气柜内煤气时,应采取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置换煤气柜内煤气时,应采取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1)不应采用空气直接置换煤气的方法,宜采用氮气。 (2)所使用的氮气量应为气柜容易的2 . 5倍以上,或检测其浓度,置换氧含量小于2%为置换合格。 (3)使用惰性气体置换煤气前,应将排气口打开,使湿式或干式煤气柜处于最低安全位置。 (4)在关掉惰性气体前,应将顶部浮塔或活塞浮起,对可能出现的气体 体积的收缩应考虑适当的修正量。 (5)在整个置换过程中,煤气柜内应始终保持正压,一般约为1500 Pa , 最少不低于500 Pa。 (6)在吹扫煤气时,气柜应排空到最低的安全点,关闭进口与出口阀门,使气柜完全与空气隔离。 (7)用惰性气体吹扫完毕,应将惰性气体气源从气柜断开,再用空气置 换惰性气体。 (8)煤气柜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根据氧气含量和一氧化碳含量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 (9)煤气柜内活塞下部气体中CO浓度小于或等于1000mg/m³,(即800 PPm) 时和可燃气体浓度降到爆炸下限的20%以下时,停止柜内煤气吹扫介质,打开 人孔和放散阀,加强柜内空气对流。



第367题 辨识该公司现有的特种设备。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公司现有的特种设备辨识如下:

6台余热锅炉;

50t桥式起重机6台;

叉车15辆;

乙炔瓶氧气瓶若干。



第368题 分析造成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冷却水遇上高温熔体瞬间气化膨胀,大量能量无法释放,发生蒸汽物理性爆炸,喷射出的蒸汽及炉渣灼伤、挫伤到作业人员。


第369题 请分别计算该公司2018年度千人重伤率及百万工时伤害率(精确到小数点两位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公司2018年度千人重伤率计算如下:

4/1200×103=3.33

该公司2018年度百万工时伤害率计算如下:

13/(8×250×1200)×106=5.42



第370题 简述该公司冶炼厂熔炼炉漏炉现场处置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事故风险分析

2.应急工作职责

3.应急处置

4.注意事项



第371题 简述该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第372题 煤气泄漏后,该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事故处置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煤气泄漏后,该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事故处置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前期应急处置不力,未及时寻求外界和专业救援队伍救援,导致应急救援迟缓。

(二)事故突发应急救援组织工作混乱。

(三)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教育不到位,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四)该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未及时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上报事故情况,对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带来一定影响。



第373题 简述带煤气抽堵盲板作业的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抽堵盲板前应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带煤气作业段的煤气压力。

(2)抽堵盲板作业区内严禁行人通过,40m以内禁止存在火源及高温热源。

(3)距火源较近的地点进行抽堵盲板作业时,禁止带煤气作业,应事先通蒸汽清扫,并保持蒸汽在正压状态下方可操作。

(4)抽堵盲板作业点离支架较远时,应设临时支架以防反口。

(5)作业中呼吸器压力低于5MPa或发生故障,应立即撤离煤气区域。作业人员使用防爆及不发火花工具,严禁穿带钉鞋。

(6)抽堵盲板作业前,法兰上所有螺栓应全部更新并保证灵活可靠,卸不动的螺栓可在正压情况下动火割掉,换上新螺栓并拧紧,但禁止同时割掉两个以上螺栓,以防煤气泄漏着火。作业场所,应清除一切障碍物,如妨碍操作的围栏等。

(7)雷雨天气严禁抽堵盲板。



第374题 分析可能造成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分析如下:

(一)该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

(二)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三)安全培训不到位

(四)事故应急救援不力

(五)安全投入不足。



第375题 简述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后的抢救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后的抢救措施如下:

(一)进行中毒事故现场抢救时,救护人员首先应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

(二)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三)抢救煤气中毒者时,应根据其中毒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在抢救中毒人员同时,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严禁火源和其他无关人员进入,保持现场空气流通,室内应打开门窗通风,将有害气体排出与稀释,难以进行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人工强制通风;

(五)严格检查事故现场,找出泄漏点进行修复。



第376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对16万m³高炉煤气柜是否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判定。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计算高炉煤气柜实际最大储量q:

②计算高炉煤气柜实际最大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

q/Q=194.56/20=9.73>1

③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该煤气柜构成重大危险源。



第377题 简述进入9#锅炉内部进行耐火砖砌筑作业的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制度;

(2)作业前,应对9#锅炉进行安全隔绝,要求与9#锅炉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进行隔绝,与9#锅炉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封堵,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作业前,应根据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其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要求氧含量为19.5%-23%,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可燃气体浓度要求符合有关规定。

(4)应保持9#锅炉内空气流通良好,可采取打开人孔、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或管道送风,管道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5)作业前30min内,应对9#锅炉进行气体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内。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必要时可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6)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7)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8)照明及用电安全应小于或等于36V,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

(9)在9#锅炉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必要时可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9#锅炉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的畅通。

(10)作业前后,对进入人员和工具进行登记和清点。

(11)作业后,与该能源公司相关人员共同现场确认,无误后关闭该作业。



第378题 简述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

(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

(3)采取措施,降低作业过程中的中毒危险,如设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含氧量和二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在煤气区域工作,须两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4)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佩戴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应在煤气危险区域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护面具,控制时间,并有足够的监护和抢救措施。



第379题 简述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