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冶炼安全》试题题库(379题)


S钢铁集团公司始建于1966年,设置安全环保部、机动部、生产运输部、能源公司、炼铁厂等32个部室和二级单位,在岗职工8900人,资产总额125亿元。以钢铁制造业为主,集采矿、煤焦化、进出口贸易、汽车运输、机械加工、建筑安装、水泥生产、电力生产等多种配套产业于一体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年生产能力350万吨钢,主要设备有1350m³的三高炉、2500m³的四高炉、100t的转炉3座,高速线材生产线2套,小型棒材连续轧机3套,6万千瓦的9#富余煤气发电机组。

公司设有若干煤气柜,其中16万m³的高炉煤气柜于2011年投入使用。气柜最大工作压力p=10kpa(表压),最高温度为60℃,当地大气压P0=101.325kPa。已知高炉煤气密度ρ=1.35kg/m³,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kPa。

2019年1月31日18时56分,S钢铁集团公司下属能源公司富余煤气发电站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46万元。

2019年1月23日,与S钢铁公司签订锅炉维修承包协议的公司进场开始作业。1月31日,该公司安排8人(全部遇难)对下属能源公司9#锅炉进行炉内耐火砖砌筑作业,其中4人通过人孔进入炉内负责砌筑,4人在炉外平台负责运送砌筑材料。19时30分左右,炉外1人电话告知能源公司作业现场监护负责人(该负责人与另外2名现场监护人员均未在现场)锅炉内有煤气,随后又返回现场作业。现场监护负责人电话通知另外2名现场监护人员(1人遇难、1人受伤)到现场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同时向能源公司调度报告。

调度随即安排1名员工(受伤)到现场封堵水封。19时45分左右,现场监护负责人到达9#锅炉入口处时,携带的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显示已爆表(超过量程800mg/m³),故其未进入现场,等待煤气防护站人员到现场后佩戴空气呼吸器开始实施搜救。21时左右,11人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2月1日1时51分,9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获救。

经事故调查,该起事故直接原因是富余煤气发电站9#锅炉高炉煤气管道用于隔断煤气的关键装置蝶阀未关闭到位,在煤气管网压力突增的情况下,大量高炉煤气通过蝶阀将U型水封击穿进入炉膛,造成炉膛内、外的施工人员中毒。


简述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知识点:第十一章 金属冶炼类案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

(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

(3)采取措施,降低作业过程中的中毒危险,如设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含氧量和二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在煤气区域工作,须两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4)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佩戴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应在煤气危险区域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护面具,控制时间,并有足够的监护和抢救措施。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