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简述矿井机械通风的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l)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15%。
(2)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
(3)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l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
(4)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者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
(5)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口应当安装防爆门,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l次。
(6)至少每月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改变主要通风机转数、叶片角度或者对旋式主要通风机运转级数时,必须经过矿总工程师批准。
(7)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人使用前,必须进行试运转和通风机性能的测定,以后每5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8)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及更换叶片后必须进行性能测试。
第303题 根据事故原因,为该矿拟定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如下。
(l)该采区左翼工作面要立即停产整顿,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待系统
稳定后,组织测风员和瓦斯检测员进行风量测定和瓦斯浓度测定,风量瓦斯浓
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后,方可移交生产。
(2)加强瓦斯管理,健全瓦斯管理制度。
(3)要加强重点瓦斯工作面管理工作。
(4)要加强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鉴定工作。
(5)要增加矿井安全投人,健全瓦斯监测的“二道防线”,确保安全
生产。
(6)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7)加强矿井通风技术力量。
(8)合理组织生产,杜绝违章指挥现象。
第304题 简述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有:
(l)该矿矿长违章指挥工人越界开采,冒险进人积水老空区下作业。
(2)在未采取有效探放水技术措施的情况下,工人在进人工作面爆破时与积水采空区打透,导致透水事故发生。
(3)该煤矿2003年安全评价为D类煤矿后,有关部门给该矿下达了停产整顿指令,该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拒不执行有关部门下达的停产整顿指令,擅自恢复生产,违章冒险作业。
(4)该煤矿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灾害预防计划,没有采取有效的井下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5)矿长及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工人安全技术素质差。
第305题 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依照什么原则进行?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处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306题 局部透水征兆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局部透水征兆有:
(l)巷道壁或煤壁“挂汗”。
(2)煤层变冷。
(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或底板鼓起并有渗水。
(4)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表明离水源已较近,应密切注视水流情况,如果出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如果出水清净则较远。
(5)煤层有水挤出,并发出“嘶嘶”声。
(6)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7)煤壁或巷道壁“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和有臭鸡蛋味。
(8)煤发潮发暗。
第307题 简述探放水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煤矿生产属地下作业,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勘探手段和客观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地下含水条件掌握不清,不能确保没有水害威胁,或者说还存在水灾“疑问区”。因此,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分析推断前方是否有疑问区,有则采取超前钻探措施,探明水源位置、水压、水量及其与开采煤层的距离,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308题 请说出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考查的是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即:①存在热源。要具备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②存在可燃物。可燃物的存在是火灾发生的基础,无可燃物不能出现火灾。③具有持续供给的足量的助燃气体。最常见的助燃气体为氧气。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必须同时存在,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第309题 除明火外,引起火灾的外部因素还有哪些?结合工作经验,请说出外因火灾多发生在哪些地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除明火外,还有爆破、电流短路、摩擦等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大多容易发生在井底车场、机电铜室、运输及回采巷道等机械、电气设备比较集中,而且风流比较畅通的地点。
第310题 封闭的火区具备哪些条件才准启封?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l)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oC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OC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第311题 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哪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
(l)从进风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
(2)在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可采取区域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并将人员撤出。
(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应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造成危害。
(4)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着火时,不准在火源上方灭火,防止水蒸气伤人;也不准在火源下方灭火,防止火区塌落物伤人;而要从侧面利用保护台板和保护盖接近火源灭火。
(5)用上述方法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方法和综合方法灭火。
第312题 简述事故上报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事故上报内容有:
(l)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313题 什么叫瓦斯的爆炸上限、下限和最强爆炸浓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瓦斯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的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的最高浓度16%,称为爆炸上限。瓦斯爆炸的最低浓度5%,称为爆炸下限。当瓦斯浓度达到9.5%时,遇有火源,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和氧气全部参加氧化反应,爆炸力最强,称为最强爆炸浓度。
3.防止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有:
(l)防止瓦斯积聚。
(2)防止瓦斯引燃。
(3)防止瓦斯事故扩大。
第315题 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应采取防范措施有:
(l)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对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指令、规程,规定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人人皆知、遵章守纪,并结合矿井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2)全面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的责任制,加强通风瓦斯管理。采掘工作面都应采取独立通风,局部通风机要有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关停,严禁工作面微风、无风、循环风、扩散风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防止瓦斯积聚,杜绝违章作业。工作面必须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喷雾洒水除尘。按规定设隔爆设施,定期清扫冲刷巷道。
(3)严格电气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建立防爆设备下井前的检查验收制度及井下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完善井下各种保护装置。
(4)改革采煤方法,采用长壁式采煤法。新工人到矿后,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按规定进行培训。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5)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责。督促煤矿要对存在的隐患进行认真整改,并按规定提取维简费,做到专款专用。安全设施费用必须提足管好,确实用到解决安全隐患上,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第316题 分析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工作面构顶时没有采取临时支护等防范措施,操作人员违章进入煤帮空顶区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管理混乱,没有及时安排处理存在的隐患。
3)安全生产责任制、下井跟班带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力,工人安全保护意识差。
4)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作业现场存在违章行为不能及时予以制止或消除。
5)未按照冲击地压矿井的防范措施进行作业和管理。
第317题 依据《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煤矿企业(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是谁?清简述煤矿企业开展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的鉴定工作的相关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煤矿企业应当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开展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的鉴定工作。鉴定单位应当在接受委托之日起90天内提交鉴定报告,并对鉴定结果负责。煤矿企业应当将鉴定结果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318题 简述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的情况。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埋深超过400m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m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m、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或经鉴定为冲击地压煤层的。
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煤层。
第319题 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简称防冲)工作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设专门的机构与人员;
(2)防冲原则: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
(3)必须编制中长期防冲规划与年度防冲计划,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防冲专项措施;
(4)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必须采取冲击危险性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5)必须建立防冲培训制度。
第320题 依据《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简述压风自救系统的设置要求。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设置压风自救系统。应当在距采掘工作面25至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1组压风自救装置。压风自救系统管路可以采用耐压胶管,每10至15米预留0.5至1.0米的延展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