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题库(335题)


第221题 2018年3月11日,某煤矿3201掘进工作面沿3号煤层底板掘进过程中发现突水征兆,下列突水征兆中,勘探资料表明,该矿仅在3号煤层下方40m处发育有20m厚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下列突水征兆中,不可能出现在3201掘进工作面的是(  )。


A.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

B.工作面滴水并逐渐增大,且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C.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D.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裂隙增大,水量增加


参考答案:B


解析:

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

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使水变浑浊,底板稳定使水色变清。

底板破裂,沿裂隙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成乳白色或黄色。

工作面滴水并逐渐增大,且水中含有少量细砂为冲积层水的突水预兆。



第222题 某煤矿有两个可采煤层,两层煤的平均厚度均为4m,层间距为20m,两层煤之间无含水层和隔水层,上层煤已经采空,现开采下层煤。已知上层煤开采后产生的裂隙已经发育到地表,大气降水通过裂隙进入上层采空区形成积水。如果在下层煤开采过程中有大量水涌入开采区域,从涌水水源来看,这种水害是(  )。


A.地表水害

B.老空区水害

C.裂隙水水害

D.孔隙水水害


参考答案:B


解析:

类别

水源

水源进入矿井的途径或方式

地表水水害

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坑塘、池沼、泉水和泥石流)

井口、采空区冒裂带、岩溶地面塌陷或洞、断层带及煤层顶底板或封孔不良的旧钻孔充水或导水

老空水水害

古井、小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

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沟通时,老空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

孔隙水水害

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孔隙水、流砂水或泥砂等,有时为地表水补给

采空冒裂带、地面塌陷坑、断层带及煤层预底板含水层裂隙及封孔不良的旧钻孔导水

裂隙水水害

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常常受到地表水或其他含水层水的补给

采后冒裂带、断层带、采掘巷道掲露顶板或底板砂岩水,或封孔不良的旧钻孔导水



第223题 为保证井下员工职业健康,某煤矿在防尘口罩的选用过程中考虑了口罩的型式、流量、吸气阻力等特性与参数。根据《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关于防尘口罩选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口罩流量不低于30L/min的条件下,吸气阻力应不大于100Pa

B.对于粒径小于5μm的粉尘,阻尘率应大于99%

C.必须选用复式防尘口罩

D.口罩妨碍视野角度应小于15℃


参考答案:B


解析:

防尘口罩的基本要求:一般要求在没有粉尘、流量为30L/min条件下,吸气阻力应不大于50Pa,呼气阻力不大于30Pa。即对粒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阻尘率应大于99%;妨碍视野角度应小于10°,主要是下视野。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又可分简易式防尘口罩和复式防尘口罩,简易式防尘口罩适用于氧气浓度不低于18%且无其他有害气体的作业环境。复式防尘口罩对作业环境空气的要求与简易式防尘口罩相同简易式防尘口罩多为一次性产品,复式防尘口罩可重复使用。


第224题 粉尘凝聚是尘粒间距离非常近时,由于粉尘分子间引力的作用形成一个新的大尘粒现象。关于粉尘凝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粉尘的表面能增大,减小粉尘凝聚的结合力

B.粉尘粒子热运动越剧烈,越不利于粉尘凝聚

C.粉尘粒子的凝聚有利于对粉尘的捕集和分离

D.外界静电力增加,不利于间距较大的粉尘粒子凝聚


参考答案:C


解析:

细微粉尘增大了表面能,即增强了尘粒的结合力,尘粒间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大尘粒的现象叫作凝聚。

粉尘的凝聚是在粒子间距离非常近时,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一般尘粒间距较大,需要有外力作用使尘粒间碰撞、接触,促进其凝聚,这些外力有粒子热运动(布朗运动)、静电力、超声波、素流脉动速度等。尘粒的凝聚有利于对粉尘的捕集和分离。



第225题 某煤矿3203工作面回风巷南侧为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两者之间留有宽度为30m的煤柱,经检测未发现煤柱漏风;3203工作面进风巷北侧为实体煤。3203工作面风量为1000m³/min,因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致使回风隅角CO浓度达到100ppm,煤矿总工程师会同通风技术人员研究后决定采取均压防灭火措施。下列均压防灭火措施中,正确的是(  )。


A.3203工作面采空区采取闭区均压灭火措施

B.3203工作面进风巷设置风机进行增压

C.工作面风量增加到1500m³/min

D.减小3203工作面进、回风侧的风压差


参考答案:D


解析:

均压防灭火即设法降低采空区区域两侧分压差,从而减少向采空区漏风供氧达到抑制和窒息煤炭自燃。其实质是通过风量合理分配与调节,达到降压减风、堵风防漏、管风防火、以风治火的目的。3203工作面进风巷设置风机进行增压、增加工作面风量都会使两侧压差增加。


第226题 某高瓦斯矿井的5203回采工作面采用U形通风方式通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该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浓度达到2.5%,为保证安全,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下列该矿治理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超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改变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变U形通风为Y形通风

B.采用局部通风机稀释回风隅角瓦斯浓度

C.采用高位巷抽放瓦斯,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

D.安装移动泵站进行采空区瓦斯管道抽放


参考答案:B


解析: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禁止采用局部通风机稀释瓦斯。

《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十三条将“采煤工作面不能保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归入重大事故隐患。



第227题 某煤业集团现有甲乙两个煤矿,甲煤矿年产量为1.2Mt,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5m³/min,乙煤矿年产量为0.5Mt,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5m³/min。关于瓦斯抽采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煤矿需要进行瓦斯抽采,甲煤矿的主要负责人为瓦斯抽采的第一责任人

B.乙煤矿需要进行瓦斯抽采,乙煤矿的主要负责人为瓦斯抽采的第一责任人

C.甲煤矿需要进行瓦斯抽采,甲煤矿的总工程师为瓦斯抽采的第一责任人

D.乙煤矿需要进行瓦斯抽采,乙煤矿的总工程师为瓦斯抽采的第一责任人


参考答案:A


解析:

《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进行瓦斯抽采,并实现抽采达标;

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

一个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³/min或者一个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min的;

矿并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40/min的;

矿井年产量为1.0~1.5Mt,其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0/min的;

矿井年产量为0.6~1.0Mt,其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25/min的;

矿井年产量为0.4~0.6Mt,其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20/min的;

矿井年产量等于或小于0.4Mt,其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5/min的。

《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所在单位瓦斯抽采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瓦斯抽采工作所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制定瓦斯抽采达标工作各项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权、利,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和瓦斯抽采达标。




第229题 矿山火灾的发生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矿山生产持续紧张、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环境污染等。根据引火源的不同,矿山火灾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下列矿山火灾中属于内因火灾的是(  )。


A.机械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面形成的火灾

B.煤自燃形成的火灾

C.瓦斯、煤尘爆炸形成的火灾

D.电气设备损坏,电流短路形成的火灾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因火灾是指煤(岩)层或含硫矿场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积聚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

内因火灾的特点是发生过程比较长,而且有预兆,易于早期发现,但很难找到火源中心的准确位置,扑灭比较困难。



第230题 某生产矿井开采区域不断扩大,为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该矿拟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矿井总风量:①增加主要通风机的转速;②扩大矿井总回风巷的巷道断面;③降低矿井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数;④减小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叶片安装角。上述拟采取的措施中,不能增加矿井总风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解析:

增加矿井总风量的措施:1)改变主要通风机特性的方法。包括改变通风机转速和改变轴流式通风机工作轮叶片安装角,通风机转速越大,矿井总风量越大;轴流式通风机工作轮叶片的安装角度越大,获得的风量也越大。2)改变通风机工作风阻。可通过采取减阻措施来改变矿井风阻特性曲线,从而达到增加矿并风量的目的。减阻措施包括降低矿井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数、增加矿井总回风巷的巷道断面积等。


第231题 某煤矿采煤工作面因自然发火而封闭,并对该工作面采用了均压通风和黄泥灌浆等措施进行处理。1年后,经过连续2个月取样化验分析,火区内氧气浓度为5%〜6%,CO浓度在0.001%以下,没有检测到乙烯和乙炔,火区的出水温度为22〜24°C,则该火区(  )。


A.可以启封

B.1个月后可以启封

C.4个月后可以启封

D.不能启封


参考答案:D


解析:

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或注销。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经熄灭:

①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C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空气日常温度相同;②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③火区内空气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④火区内的出水温度低于25°C,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⑤以上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



第232题 某一采区的无分支独立进风巷L被均匀的分为a、b、c3段,断面形状分别为半圆拱形、矩形和梯形,三段巷道的断面积相等。关于通风阻力、风阻、风量及等积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h表示通风阻力,则ha=hb=hc

B.用R表示风阻,则Ra=Rb=Rc

C.用Q表示风量,则Qa=Qb=Qc

D.用A表示等积孔,则Aa=Ab=Ac


参考答案:C


解析:

串联风路各段风路上的风量相等,即Qa=Qb=Qc。在井巷断面相同的条件下,圆形断面的周长最小,拱形次之,矩形、梯形断面周长较大,而当风量、断面面积、巷道长度相同的情况下,通风阻力与风阻与巷道的断面周长成正比,因此ha最小,Ra最小。等积孔公式为A=1.19/R½(即1.19除以根号R),因此3段的等积孔不相等。


第233题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通风动力及其装置和通风控制设施(通风构筑物)的总称。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地下矿山通风方式可分为(  )。


A.中央式、混合式、压抽混合式

B.压入式、抽出式、压抽混合式

C.混合式、对角式、中央式

D.对角式、压入式、抽出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进风井和出风井的布置方式,地下矿山通风系统的类型可以分为中央式(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对角式(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和混合式3类。

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地下矿山通风方式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第234题 某煤业集团为了避免高温、高湿气候环境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对其下属的甲、乙、丙、丁4个矿井进行了矿井气候条件测定,其结果见下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必须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护待遇的矿井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参考答案:C


解析:

《规程》第六百五十五条规定,当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超过30℃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当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新建、改扩建矿井设计时,必须进行矿井风温预测计算,超温地点必须有降温设施。



第235题 某掘进工作面后方100m处发生冒顶事故,冒落的矸石和倾倒的支架将两名员工埋压,其余员工被困工作面。下列救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救援人员采用呼喊、敲击的方法判断埋压人员的具体位置

B.掘小巷绕过冒落区接近被困人员

C.用镐刨、锤砸等方法扒人或破岩,刨救埋压人员

D.抢救遇险人员时,安排专人检查瓦斯浓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冒顶事故发生后,抢救人员时,可用呼喊、敲击的方法听取回击声,或用声响接收式和无线电波接收式寻人仪等装置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与遇险人员保持联系,鼓励他们配合抢救工作。对于被堵人员,应在支护好顶板的情况下,用掘小巷、绕道通过冒落区或使用矿山救护轻便支架穿越冒落区接近被困人员。

处理冒顶事故的过程中,矿山救护队始终要有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

清理堵塞物时,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伤害遇险人员;遇有大块矸石、木柱、金属网、铁架、铁柱等物压人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液压剪刀等工具进行处理,严禁用镐刨、锤砸等方法抓人或破岩。



第236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严重事故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l)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237题 为保证调查的客观公正,《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该起事故由()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A.国务院

B.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C.国家煤矿安监局

D.国家能源局

E.A省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A


解析: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238题 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A.丧葬抚恤费

B.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C.停产减产损失

D.抢救费

E.医疗费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1.基本定义

(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及抚恤费用;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

①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②现场抢救费用;

③清理现场费用;

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

①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②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二被害者损失工作日x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第239题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条件。


A.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B.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C.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D.必须是事故调查方面的专家

E.参加过事故调查工作


参考答案:AB


解析: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①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②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利害关系,主要是为了保证事故调查的公正性。


第240题 在煤矿生产中,不同地点瓦斯浓度监测有着不同规定。下列关于瓦斯浓度监测规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矿井总回风巷中甲烷浓度超过1.0%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B.采区回风巷中甲烷浓度超过1.0%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C.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D.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甲烷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E.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的甲烷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


参考答案:AC


解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矿井总回风巷或者一翼回风巷中甲烷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甲烷浓度超过1.0%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甲烷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甲烷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者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甲烷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耐的空间内积聚的甲烷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对因甲烷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甲烷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