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严重事故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
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242题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级别应上报至()。
A.国务院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B.省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C.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D.县级安监部门
E.属地安监科
参考答案:C
解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l)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报至国务院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报至省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逐级报至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第243题 事故上报内容包括()。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及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D.已采取的措施
E.其他应上报情况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事故上报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244题 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可将顶板事故分为()。
A.小型冒顶
B.中型冒顶
C.大型冒顶
D.区域冒顶
E.局部冒顶
参考答案:CE
解析: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事故两大类。当顶板破碎、节理发育时,不进行支护就会发生冒顶。在地质条件变化的区域,也易发生冒顶。有时尽管顶板比较稳定,但忽视支架规格质量,违反操作规程,也会引起局部冒顶。
第245题 除敲帮问顶外,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还包括()。
A.爆破法
B.仪器探测法
C.测压法
D.木模探测法
E.对流法
参考答案:BE
解析: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主要包括敲帮问顶法、仪器探测法、木楔探测法等。敲帮问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锤击判断声法和振动探测法两种。木楔探测法是指在工作面顶板(围岩)的裂缝中打人小木楔,过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木楔松动或者掉渣,表明顶板(围岩)裂缝受矿压影响在逐渐增大,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大面积冒顶可以用微振仪、地音仪和超声波地层应力仪等仪器探测法进行预测。
第246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严重事故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247题 下列损失不应计人直接经济损失的是()。
A.丧葬及抚恤费用
B.现场抢救费用
C.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D.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E.歇工工资
参考答案:D
解析:基本定义
(l)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l)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及抚恤费用;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
①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②现场抢救费用;
③清理现场费用;
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
①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②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l)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二被害者损失工作日x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第248题 瓦斯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包括()。
A.瓦斯浓度
B.高温热源
C.氧气浓度
D.空气中浮游煤尘
E.惰性气体
参考答案:ABC
解析:可将瓦斯爆炸的条件概括为:①瓦斯在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②必须有高温火源;③必须有足够的氧气。以上3个条件同时存在时瓦斯才能发生爆炸。
第249题 关于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B.特种作业证每3年复审一次
C.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16个学时
D.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E.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l)特种作业的范围: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
(3)特融作业人员应等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4)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5)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6)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式样、标准及编号。
(7)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8)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9)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10)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
第250题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条件。
A.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B.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C.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D.必须是事故调查方面的专家
E.参加过事故调查工作
参考答案:AB
解析: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①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②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利害关系,主要是为了保证事故调查的公正性。
第251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严重事故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l)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252题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级别最终上报至()。
A.国务院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B.省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C.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D.县级安监部门
E.属地安监科
参考答案:C
解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l)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报至国务院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报至省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逐级报至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第253题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条件。
A.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B.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C.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D.必须是事故调查方面的专家
E.参加过事故调查工作
参考答案:AB
解析: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①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②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利害关系,主要是为了保证事故调查的公正性。
第254题 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C.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D.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E.受害群众未得到赔偿不放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这四条原则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成为一个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防范系统。
第255题 瓦斯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包括()。
A.瓦斯浓度
B.高温热源
C.氧气浓度
D.空气中浮游煤尘
E.惰性气体
参考答案:ABC
解析:瓦斯爆炸的条件可概括为:①瓦斯在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②必须有高温火源;③必须有足够的氧气。以上3个条件同时存在时瓦斯才能发生爆炸。
第256题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列出I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参考答案:1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第257题 分析A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A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l)安全生产责任制、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不够完善,且未能有效落实。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不够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3)安全生产投人不足,安全生产缺乏保障。
(4)现场安全检查工作不力,发现事故隐患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
(5)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不够完善,且缺乏必要的应急演练。
(6)设备设施缺乏必要的维护。
第258题 说明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如下应急处置措施:
(l)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紧急升井。
(2)下令停止全部井下生产活动,并停止送电。
(3)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集结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
(4)向矿山救援指挥中心、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
(5)加大通风力度,加强瓦斯的排除。
(6)安排专人加强瓦斯的检查与监测。
(7)现场严禁一切明火或电火花,加强对点火源的管理和控制。
第259题 简述A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A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括:
(l)依法持有安全生产所需相关证件,保证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满足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特种作业人员。
(5)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6)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7)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8)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9)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0)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11)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12)特种设备按照有关规定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人使用;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13)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4)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5)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16)按要求及时、如实上报事故,做好事故应急处置。
(17)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第260题 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简述A煤矿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A煤矿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l)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2)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
(3)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4)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5)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6)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7)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