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试题题库(524题)


第121题 视听组合信号。其特点是光、声信号共同作用。当险情信号为紧急信号时,险情视觉信号与险情听觉信号应配合使用同时出现,用以加强危险和紧急状态的警告功能。视听信号特征分类:声:交变声,光:红色,含义是(   )


A.危险,紧急行动

B.注意,警戒

C.命令,强制性行动

D.正常状态,警报解除


参考答案:A


解析:

声:交变声,快脉冲,光:红色,含义是危险,紧急行动



第123题 视听组合信号。其特点是光、声信号共同作用。当险情信号为紧急信号时,险情视觉信号与险情听觉信号应配合使用同时出现,用以加强危险和紧急状态的警告功能。视听信号特征分类:声:序列声,光:蓝色,含义是(   )


A.危险,紧急行动

B.注意,警戒

C.命令,强制性行动

D.正常状态,警报解除


参考答案:C


解析:

声:序列声,光:蓝色,含义是命令,强制性行动


第124题 视听组合信号。其特点是光、声信号共同作用。当险情信号为紧急信号时,险情视觉信号与险情听觉信号应配合使用同时出现,用以加强危险和紧急状态的警告功能。视听信号特征分类:声:拖延声,光:绿色,含义是(   )


A.危险,紧急行动

B.注意,警戒

C.命令,强制性行动

D.正常状态,警报解除


参考答案:D


解析:

声:拖延声,光:绿色,含义是正常状态,警报解除



第125题 人机系统可分为人工操作系统、半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系统三种。在人工操作系统、半自动化系统的人机系统中,人始终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机器起着安全保证作用。下列关于机械化、半机械化的人机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差

B.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机器的冗余系统是否失灵

C.机器的正常运转依赖于该闭环系统机器自身的控制

D.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该系统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质安全性及人为失误状况。其余选项均属于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第126题 卧室是人休息的场所,下列颜色中,最适合作为卧室的主色调的是()。


A.橙色

B.蓝色

C.红色

D.黄色


参考答案:B


解析:

红色能让人兴奋,蓝色能让人平静和安静。


第127题 对于需要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工作环境,应采用不易引起疲劳的色调进行装饰,才能够保证员工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工作,不产生视觉疲劳。以下的颜色中,适合作为该工作环境的主色调的是()。


A.红色

B.紫色

C.黄绿色

D.绿色

E.绿蓝色


参考答案:CDE


解析:

对引起眼睛疲劳而言,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准确度高。


第128题 色彩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引起人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关于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色彩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视觉疲劳的影响

B.黄绿色和绿蓝色易导致视觉疲劳,认读速度慢,准确度低

C.紫色最容易引起人眼睛的疲劳

D.蓝色和绿色有一定降低血压和减缓脉搏的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黄绿、绿、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准确度高。



第129题 为了满足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其冷加工车间经常有叉车驶过的通道应为()。


A.2.5m

B.3000mm

C.350cm

D.1.8m


参考答案:C


解析:

加工车间通道尺寸如下:


第130题 生产场所的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所有通道应充分考虑人和物的合理流向和物料输送的需要,并考虑紧急情况下便于撤离。下列关于生产场所通道的安全技术要求表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生产区、仓库区、动力区的道路,应环形布置

B.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0.8m

C.厂房大门净宽度应比最大运输件宽度大0.6m

D.主要人流与货流通道的出入口数量不少于2个


参考答案:B


解析:车间横向主要通道根据需要设置,其宽度不应小于2000mm;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mm。人行道、车行道的布置和间隔距离,都不应妨碍人员工作和造成危害。


第131题 生产厂区和生产车间的通道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输的关键,也是发生安 全生产事故时最主要的撤离路径,下列关于机械制造厂区及车间通道的说 法中,错误的是()。


A.主要生产区的道路应环形布置,近端式道路应有便捷的消防车回转场地

B.车间内横向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0 mm,次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000 mm

C.主要人流与货流通道出人口分开设置,不少于1个出人口

D.工厂铁路不宜与主干道交叉


参考答案:C


解析:

机械制造场所通道要求: 主要生产区的道路应环形布置,近端式道路应有便捷的消防车回转场地, 道路上管架和栈桥等,在干道上净高不得小于sm。 车间通道:分为纵向主要通道、横向主要通道和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横 向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0 mm,次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 000 mm。主要人流与 货流通道出人口分开设置,不少于2个,厂房大门净宽度应比最大运输件宽度 大600 mm,净高度大300 mm。工厂铁路不宜与主干道交叉。



第132题 产生大量油雾的螺纹磨床、齿轮磨床、冷墩机,应设(  )


A.吸风罩

B.排油雾装置

C.排风罩

D.浓度探测和事故报警及事故排风装置


参考答案:B


解析:

产生危害物质排放的设备,应根据其特点和操作、维修要求,采取整体密闭、局部密闭或设置在密闭室内。密闭后应设排风装置,不能密闭时,应设吸风罩。如产生大量油雾的螺纹磨床、齿轮磨床、冷墩机,应设排油雾装置;砂轮加工,刃具、铸铁件、木材、电碳和绝缘材料的磨切削,金属表面除锈及抛光铸件和泥芯的清整打磨等作业点,应根据操作和设备特点设置排风罩;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应设浓度探测和事故报警及事故排风装置。

 



第133题 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应设(  )


A.吸风罩

B.排油雾装置

C.排风罩

D.浓度探测和事故报警及事故排风装置


参考答案:D


解析:

产生危害物质排放的设备,应根据其特点和操作、维修要求,采取整体密闭、局部密闭或设置在密闭室内。密闭后应设排风装置,不能密闭时,应设吸风罩。如产生大量油雾的螺纹磨床、齿轮磨床、冷墩机,应设排油雾装置;砂轮加工,刃具、铸铁件、木材、电碳和绝缘材料的磨切削,金属表面除锈及抛光铸件和泥芯的清整打磨等作业点,应根据操作和设备特点设置排风罩;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应设浓度探测和事故报警及事故排风装置。

 



第134题 高噪声设备设置错误的是(  )


A.宜相对分散

B.布置在厂房的端头

C.设置隔声窗

D.隔声走廊


参考答案:A


解析:

高噪声设备宜相对集中,并应布置在厂房的端头,尽可能设置隔声窗或隔声走廊等;人员多、强噪声源比较分散的大车间,可设置隔声屏障或带有生产工艺孔洞的隔墙,或根据实际条件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降噪减噪措施。



第135题 长期在采光照明不良的条件下作业,容易使操作者出现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可能由于误操作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合理的采光与照明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下列关于生产场所采光与照明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急照明的光强度设置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20%

B.垂直疏散时照明强度应不低于1lx

C.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车间安全通道长度的80%

D.近窗的灯具单设开关,充分利用自然光


参考答案:D


解析:

应急照明的光强度设置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10%,垂直疏散时照明强度应不低于5lx。车间通道照明灯应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的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第136题 采光照明设计应考虑影响视觉功效的人类工效学参数,必须满足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下列关于生产场所的采光照明安全技术要求表述错误的是()。


A.同场所内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时,应分区设置一般照明或局部照明

B.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应优先利用天然光,辅助以人工光

C.普通办公楼内的防烟楼梯间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最低照度为3lx

D.室内步行街的水平疏散通道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最低照度为1lx


参考答案:C


解析:依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的相关要求,普通办公楼内的防烟楼梯间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最低照度应为5lx。



第138题 生产厂区和生产车间的通道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输的关键,也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最主要的撤离路径,下列关于机械制造厂区及车间通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要生产区的道路应环形布置,尽端式道路应有便捷的消防车回转场地

B.车间内横向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0mm,次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000mm

C.电瓶车对开对道路宽度要求为不小于3.5m

D.热加工车间对于通道的宽度要求严于冷加工车间

E.成垛堆料直接放在地面上时,堆垛高度不超过1.2m,高于底边长之比不应大于3


参考答案:CE


解析:

冷加工车间中电瓶车单向行驶间距为1.8m,电瓶车对开宽度距离不小于3m。成垛堆料直接放在地面上时,堆垛高度不超过1.4m,高于底边长之比不应大于3。


第139题 为了满足物料限量存储的安全技术要求,则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倍。


A.2.5;1.5

B.2.0;1.5

C.1.5;2.5

D.1.5;2


参考答案:C


解析:为了满足物料限量存储的安全技术要求,则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2.5倍。


第140题 生产物料、产品和剩余物料的堆放、布置和间隔距离,都不应妨碍人员工作和造成危害。下列关于生产场所的物资堆放安全技术要求表述错误的是()。


A.当成垛堆放生产物料直接存放在地面上时,堆垛高度不应超过1.4m,且高与底边长之比不应大于4

B.为了满足物料限量存储的安全技术要求,则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2.5倍

C.堆放物品的场地要用黄色或白色划出明显的界限或架设围栏

D.易燃、易爆物质的库房,应按消防规范的有关要求,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


参考答案:A


解析:成垛堆放生产物料、产品和剩余物料应堆垛稳固。当直接存放在地面上时,堆垛高度不应超过1.4m,且高与底边长之比不应大于3,垛的基础要牢固,不得产生下沉、歪斜或倾塌,垛之间的距离应便于搬移或机械化装卸作业。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