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试题题库(二)(629题)


第581题

某矿山发生火灾事故,当日死亡2人,重伤18人。由于井下有毒气体没有彻底排除,事故发生第7天,造成救援人员4人死亡。重伤者经过25D抢救,有4人死亡,32D后又有5人死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应上报的死亡人数是(  )人。


A.2

B.6

C.10

D.15


参考答案:B


解析: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D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D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因此该起事故应上报的死亡人数是6人。


第582题

某县一化工厂,发生一起特别重大事故,该县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在()小时内,向所在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汇报。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h。


第583题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不包括()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监察机关

C.劳动保障部门

D.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C


解析:

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第584题

2016年11月,甲省乙市丙县的X运输公司在甲省丁市戌县Y公司内卸车作业时发生一起造成2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下列关于这起事故调查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丙县人民政府负责

B.由戌县人民政府负责

C.由丁市人民政府负责

D.由乙市人民政府负责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例中的事故属于一般事故,应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第585题

2017年5月,某煤焦化民营企业发生苯蒸气爆炸事故,备煤工崔某一人在事故中遇难。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关于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企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企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企业所在地县级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企业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586题

某矿业公司发生矿井事故,造成25人死亡,6人重伤。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本次事故的调查应由(  )组织。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B


解析:

25人死亡,6人重伤属于重大事故需要省级人民政府调查。


第587题

2016年5月9日,某省甲市一客运运输公司所属一辆长途大巴,在行驶至该省乙市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月10日,因事故伤亡人数上升,发生重大事故。事故调查需要升级调查处理,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下列事故调查组织和人员组成中,正确的是()。


A.6月8日前,甲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乙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

B.6月8日前,乙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甲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

C.5月16日前,甲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乙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

D.5月16日前,乙市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甲市人民政府派员参加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第588题

甲省乙市的某化工企业发生储罐闪爆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有毒气体扩散至一河之隔的甲省丙市丁县境内。负责该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的是( )。


A.甲省人民政府

B.乙市人民政府

C.丙市人民政府

D.丁县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A


解析:

P186

[解析] 串科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7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考点来源]第6章应急管理第四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第589题

A县发生了一起基坑坍塌事故,造成30名现场施工人员死亡,则该事故应由(    )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B.A县所属的省级人民政府

C.A县所属的市级人民政府

D.A县的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事故调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该起事故造成30人死亡,属特别重大事故。


第590题

甲省设区的A市某建筑公司,承揽了一项甲醇装置建设工程。该工程位于乙省设区的B市。施工过程中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导致4人死亡。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此次事故的调查处理应由( )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A.甲省

B.A市

C.乙省

D.B市


参考答案:D


解析:

P212、215

[解析]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考点来源] 第七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第三节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第591题

某一市娱乐中心发生火灾事故,事故当时造成2人死亡,23人重伤。重伤者经过10D抢救,有8人未能脱离生命危险而死亡。负责组织调查此次事故的政府部门应当是(  )。


A.县级有关部门

B.市级有关部门

C.省级有关部门

D.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

(1)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D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没有发生变化.无需补报。因此该事故死亡人数仍为2人,23人重伤。该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2)较大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因此选B项。2011年两次考查了该考点。


第592题

某铁矿平巷直竖井动火作业不慎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针对该起事故的调查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可由国务院授权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B.可由A铁矿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授权其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C.由全国总工会组织调查

D.事故调查应有铁矿员工代表或铁矿工会参加


参考答案:A


解析: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593题

某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甲在拆除防雨棚时,未系安全带。甲用手抓住连接支撑防雨棚钢立柱的横拉杆横向移动身体,横拉杆在外力的作用下脱落,甲当即从6.2m处坠落,穿过破损的防护网触地,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调查发现,甲未系安全带和横拉杆与钢立柱未采取满焊方式连接是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事故调查组认为造成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还有()。


A.施工单位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

B.施工单位未认真落实高处作业需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的防范措施

C.甲未按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从梯子上下钢立柱作业,而是直接在横拉杆上移动身体

D.施工单位未派人进行检查,致使横拉杆留下焊接不牢的隐患未发现

E.施工单位未派人对拆除作业实施有效的现场监护


参考答案:BDE


解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3.2.1 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3.2.2 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其他。


第594题

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事故性质和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是(  )。


A.对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问询情况

B.对事故现场的目击者的问询结果

C.被验证的问询或者技术鉴定结果

D.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伤亡情况


参考答案:C


解析:

被验证的问询或者技术鉴定结果是事故性质和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


第595题

某工人在车间内操作冲压机。由于他带病作业,误按冲压机开关,导致事故发生。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 )。


A.作业环境不良

B.从事禁忌作业

C.接触有毒物质

D.操作错误

E.健康状况异常


参考答案:DE


解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谓入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可能再次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第596题

下列属于事故间接原因的是()。


A.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够

B.事故报告与救援不及时

C.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D.未按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参考答案:A


解析:

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其他。


第597题

某化工企业的特种设备包括24台压力容器和2台电动葫芦。为加强特种设备管理,需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下列文件、资料中,应归入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是()。


A.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制造厂家安全体系文件

B.产品质量合格证、定期检验记录、设备能耗测试报告

C.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定期检验记录

D.使用维护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原料分析台账


参考答案:C


解析:

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第598题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主要环节是()。


A.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改造、责任追究

B.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

C.设计、制造、检验、改造、化学清洗、事故处理

D.行政许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改造


参考答案:B


解析:

按照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及进出口等环节,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实施全过程一体化的安全监察。目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要建立两项制度:一是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二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


第599题

在抽样调查我国化工企业近年来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时,减少抽样误差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A.严格校验检查仪器

B.修改职业中毒诊断标准

C.对所选企业反复多次调查

D.增加所调查企业的样本量,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参考答案:D


第600题

统计学中的许多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小于(),就叫小概率事件。


A.0.05

B.0.07

C.0.09

D.0.13


参考答案:A


解析:

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小于5%,就叫小概率事件。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