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521题 中药性状鉴定主要适用于()。
A.完整药材
B.注射剂
C.气味明显的粉末状药材
D.饮片
E.中成药制剂
参考答案:AD
解析:
A,D
性状鉴别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检部门了解情况或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熟练地掌握性状鉴别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但应该指出的是,有些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有较大差异,新鲜药材与干燥药材也有区别。中药性状鉴定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聽1.药材聽2.饮片
第1522题 秦皮的水浸出液在日光下显()。
A.浅黄棕色荧光
B.污绿色荧光
C.蓝紫色荧光
D.棕红色荧光
E.碧蓝色荧光
参考答案:E
解析:
E
例如国产沉香与进口沉香的显微特征比较近似,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国产沉香粉末中部分颗粒显海蓝色,部分显灰绿色荧光;进口沉香粉末的部分颗粒显竹篁绿色,部分显枯绿色荧光。含有伞形花内酯成分的药材,新鲜切片显亮绿色荧光,如常山等浙贝母粉末在紫外光灯下显亮淡绿色荧光秦皮的水浸出液在自然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第1523题 荧光分析中常用的紫外光波长为()。
A.365nm
B.254 nm
C.265 nm
D.280nm
E.254—265nm
参考答案:A
解析:
A
紫外光波长为365nm,如用短波254~ 265nm时,应加以说明,因两者荧光现象不同。
第1524题 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别时,加10% a-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溶解的后含物是()。
A.糊粉粒
B.草酸钙结晶
C.碳酸钙结晶
D.菊糖
E.硅质块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菊糖:加
第1525题 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定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的后含物是()。
A.碳酸钙
B.硅质块
C.草酸钙结晶
D.糊粉粒
E.淀粉粒
参考答案:C
解析:
C
草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但比盐酸弱,故草酸钙加醋酸不溶解,而加盐酸就会溶解。碳酸钙会冒气泡,故不选
第1526题 解离组织制片的氢氧化钾法适用于观察()。
A.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的样品
B.质地坚硬的样品
C.木化组织较多的样品
D.木化组织群集成束的样品
E.叶类药材
参考答案:A
解析:
A
解离组织片:如需观察细胞的完整形态,尤其是纤维、导管、管胞、石细胞等细胞彼此不易分离的组织,需利用化学试剂使组织中各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溶解,使细胞分离:如样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的,可用氢氧化钾法;如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群束的,可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
第1527题 在显微镜下测量细胞及细胞内含物等的大小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是()。
A.Cm
B.mm
C.μm
D.nm
E.A
参考答案:C
解析:
C
观察细胞和后含物时,常需要测量其直径、长短(以微米计算),作为鉴定依据之一。测量可用目镜测微尺进行。先将目镜测微尺用载台测微尺标化,计算出每一小格的微米数,应用时将测得目的物的小格数,乘以每一小格的微米数,即得所欲测定物的大小。测量微细物体时宜在高倍镜下进行,因在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每一格的微米数较少,测得的结果比较准确,而测量较大物体时可在低倍镜下进行。
第1528题 《中国药典》规定,应检查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药材是()。
A.山楂
B.苦杏仁
C.乌梅
D.枸杞子
E.山茱萸
参考答案:AD
解析:
A,D
《中国药典》规定,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枸杞子、山楂、阿胶、牡蛎等含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 3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矿物药如石膏、芒硝含重金属不得过10mg/kg,玄明粉不得过20mg/kg;动物药如地龙含重金属不得过30mg/kg;植物药如银杏叶、黄芩、连翘的提取物含重金属不得过20mg/kg等。
第1529题 目前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镉、汞、铜、砷)最常用的方法是()。
A.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B.红外分光光度法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薄层色谱扫描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C
重金属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铅、镉、汞、铜等。测定重金属总量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铅、镉、汞、铜重金属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1530题 《中国药典》规定,应检查内源性毒性成分的药材和饮片有()。
A.白芍
B.桔梗
C.制川乌
D.附子
E.制草乌
参考答案:CDE
解析:
C,D,E
聽中药中主要的内源性有毒、有害特质是指中药本身所含的具有毒副作用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大多为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如:①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朱砂莲等药材中。②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千里光、佩兰等药材中。③有些成分具双重作用,即在一定剂量内能产生药效,而配伍不当或服用过量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乌头碱、苦杏仁苷、士的宁、斑蝥素等,朱砂、雄黄、信石等药材中所含的成分。
第1531题 《中国药典》规定测定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用()。
A.气相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薄层扫描法
D.分光光度法
E.酸碱滴定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B
《中国药典》对毒性成分生物碱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如制川乌、制草乌、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以含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总量计)进行限量检查;马钱子中的士的宁,斑蝥中的斑蝥素等设定了含量范围
第1532题 《中国药典》规定检查干里光药材毒性成分限量的方法是()。
A.高效液相一质谱法
B.气一质联用法
C.薄层色谱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A
《中国药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技术对国产千里光、川楝子、苦楝皮中的毒性成分进行了限量检查,解决了常规测定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1533题 中药荧光分析常用的紫外光灯的波长为()。
A.154 nm
B.254-265 nm
C.265nm
D.365nm
E.465nm
参考答案:BD
解析:
B,D
紫外光波长为365nm,如用短波254~ 265nm时,应加以说明,因两者荧光现象不同。
第1534题 《中国药典》一部规定,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范围用()。
A.高技液相色谱一质谱法
B.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D
《中国药典》对毒性成分生物碱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如制川乌、制草乌、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以含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总量计)进行限量检查;马钱子中的士的宁,斑蝥中的斑蝥素等设定了含量范围
第1535题 《中国药典》一部规定,检查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限量用()。
A.高技液相色谱一质谱法
B.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D
《中国药典》对毒性成分生物碱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如制川乌、制草乌、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以含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总量计)进行限量检查;马钱子中的士的宁,斑蝥中的斑蝥素等设定了含量范围
第1536题 《中国药典》一部规定,中药的浸出物测定法有()。
A.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B.醇淳性浸出物测定法
C.三氯甲烷浸出物测定法
D.二甲苯浸出物测定法
E.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参考答案:ABE
解析:
A,B,E
聽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规定,浸出物测定法有3种:①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分为冷浸法和热浸法。②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亦分为冷浸法和热浸法。③挥发性醚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第1537题 检查中药的酸败程度,通常测定()。
A.酸值
B.羰基值
C.氧化值
D.过氧化值
E.羧基值
参考答案:ABD
解析:
A,B,D
酸败度测定通过酸值、羰基值或过氧化值的测定,以检查药材的酸败程度。
第1538题 使用甲苯法测定水分的中药材是()。
A.黄连
B.当归
C.木瓜
D.冬虫夏草
E.金钱草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规定水分测定法有五种:第一法(费休氏法)包括容量滴定法和库仑滴定法。第二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和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如三七、广枣等。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如厚朴花、蜂胶等。第四法(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如肉桂、肉豆蔻、砂仁等。第五法(气相色谱法),如辛夷。
第1539题 含无机盐较多的植物类中药材,灰分测定时需要测定()。
A.总灰分
B.生理性灰分
C.酸不溶性灰分
D.炽灼残渣
E.灰屑含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C
灰分测定法:《中国药典》规定的灰分测定法有两种:总灰分测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酸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分中不溶于稀盐酸的灰分。有些中药如大黄,其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结晶,仅测定总灰分不能反映无机杂质存在的客观情况,若在总灰分中加入稀盐酸,使其中来源于中药本身的钙盐等溶解,而外来的泥土、沙石等主要是硅酸盐,因不溶于稀盐酸而作为酸不溶性灰分残留下来,故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准确地反映其外来无机杂质的情况。
第1540题 《中国药典》对黄曲霉毒素的限量进行了规定,其检查的成分有()。
A.黄曲霉毒素B1
B.黄曲霉毒素B2
C.黄曲霉毒素G1
D.黄曲霉毒素G2
E.五氯硝基苯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A,B,C,D
《中国药典》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 1、B2、G2和G2总量计)的限量。有第一法和第二法,并规定当测定结果超出限度时,采用第二法进行确认。规定每1000g样品中含黄曲霉素B1不得过5μg,黄曲霉毒素C2、G1、B2和B1的总量不得过10μg。《中国药典》规定进行黄曲霉毒素限量检查的药材有:大枣、水蛭、地龙、肉豆蔻、全蝎、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蜈蚣、槟榔、酸枣仁、僵蚕、薏苡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