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01题 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有
A.调节pH
B. 驱逐氧气
C.添加抗氧剂
D.降低温度
E.避光
参考答案:CAEDB
解析:
C,A,E,D,B
聽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1)调节pH(2)降低温度(3)驱逐氧气聽(4)添加抗氧剂聽(5)控制微量金属离子(6)避光
第1202题 穿心莲内酯易发生的化学降解为
A.吸潮
B.晶型转变
C.水解
D.氧化
E.风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易水解药物聽①酯类药物:如穿心莲内酯②酰胺类药物:如青霉素等③苷类药物:如强心苷易水解
第1203题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贮存条件有
A.pH
B.溶剂
C.表面活性剂
D.温度
E.光线
参考答案:ED
解析:
E,D
贮藏条件的影响1)温度聽 温度升高,降解速度加快。2)光线聽 光线照射酚类可产生氧化反应、酯类可产生水解反应、挥发油可产生聚合反应等。3)氧气和金属离子聽4)湿度和水分聽5)包装材料
第1204题 含有药材原粉的口服固体制剂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应小于
A.101cfu
B.102cfu
C.103cfu
D.104cfu
E.105cfu
参考答案:B
解析:
B
聽解析: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口服:大肠埃希菌,不得含有沙门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固体应小于102cfu、液体应小于101cfu
第1205题 根据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不宜设计为口服剂型的药物的特点有()
A.有效成分易为胃肠道破坏
B.有效成分不被胃肠道吸收
C.有效成分对胃肠道有刺激性
D.有效成分因肝脏首过效应易失效
E.有效成分易被胃肠道吸收
参考答案:BDCA
解析:
B,D,C,A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药物性质:1.不宜设计为口服剂型的药物:有效成分易为胃肠道破坏;有效成分不被胃肠道吸收;有效成分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有效成分因肝脏首过效应易失效
第1206题 胶体溶液的溶胶剂不具备的特性是
A.布朗运动
B.属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分散相质点大小在1~100nm之间
D.动力学不稳定性
E.荷电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系指质点大小在1~100nm范围的分散相分散在适宜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制剂。分散介质一般多用水,少数为非水溶剂。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单分子形式分散于溶剂中形成的高分子溶液和分散相质点以多分子聚集体(胶体微粒)分散于溶剂中形成的溶胶。高分子溶液与水的亲和力强,又称为亲水胶体,属热力学稳定体系;溶胶外观澄明,但具有乳光,属于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溶胶因分散质点小、分散度大、布朗运动强,分散相质点能克服重力作用而不下沉,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第1207题 下列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卵磷脂
B.新洁尔灭
C.洁尔灭
D.硫酸化蓖麻油
E.吐温
参考答案:CB
解析:
C,B
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和极性基团的解离特点,将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吐温、司盘)。根据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又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硫酸化蓖麻油、阿洛索-OT)、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洁尔灭、新洁尔灭)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卵磷脂)
第1208题 下列属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卵磷脂
B.苯扎溴铵
C.Plutonic F-68
D.十二烷基硫酸钠
E.硬脂酸胺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和极性基团的解离特点,将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吐温、司盘)。根据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又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硫酸化蓖麻油、阿洛索-OT)、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洁尔灭、新洁尔灭)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卵磷脂)
第1210题 除另有规定外,不含毒性药的中药酊剂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
A.1g
B.2g~5g
C. 5g~10g
D.10g
E.20g
参考答案:E
解析:
E
酊剂的浓度,含毒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普通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第1211题 含药糖浆中蔗糖的浓度不低于
A.45﹪(g∕g )
B. 85﹪(g∕ ml)
C.64.74﹪(g∕ ml)
D.30﹪(g∕ ml)
E.45﹪(g∕ml)
参考答案:E
解析:
E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除另有规定外,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
第1212题 有关散剂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吸收,起效迅速
B.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
C.运、贮、带方便
D.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
E.口腔、耳鼻喉、伤科、外科、小儿多应用
参考答案:CAEDB
解析:
C,A,E,D,B
散剂的特点①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吸收,起效迅速;更易吸湿且刺激性及化学活性也相应增加;②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运、贮、带方便;③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④口腔、耳鼻喉、伤科、外科、小儿多应用不宜制成散剂的药物:易吸湿变质的药物;刺激性大、腐蚀性强的药物;含挥发性成分多且剂量大的药物。
第1213题 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称为
A.分层
B.转相
C.酸败
D.絮凝
E.酸败
参考答案:A
解析:
A
聽解析:分层—可逆,概念: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称为分层。
第1214题 适于制成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有
A.需制成液体制剂的难溶性药物
B.为了发挥长效作用的药物
C.为了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D.剂量小的药物
E.毒性药物
参考答案:ACB
解析:
A,C,B
适于制成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药物有①需制成液体制剂的难溶性药物;②为了发挥长效作用;③为了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注意:毒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液。
第1215题 可作为混悬型液体药剂稳定剂的有
A.助流剂
B.絮凝剂
C.助悬剂
D.助溶剂
E.润湿剂
参考答案:BEC
解析:
B,E,C
本题考查混悬型液体药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制备时常用附加剂有: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和反絮凝剂。
第1216题 不适于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
A.难溶性药物
B.毒性药物
C.不稳定的药物
D.易成盐的药物
E.治疗剂量大的药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B
适宜制成混悬型液体制剂的药物有: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的难溶性药物;为了发挥长效作用或为了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但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液。
第1218题 由于ζ电位降低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
A.分层
B.转相
C.酸败
D. 絮凝
E.酸败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聽解析:絮凝——可逆,概念:由于ζ电位降低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称为絮凝。乳滴破裂的前期。
第1219题 注射剂的质量检査项目有
A.装量差异
B.可见异物
C.渗透压摩尔浓度
D.细菌内毒素或热原
E.无菌
参考答案:CAEDB
解析:
C,A,E,D,B
注射剂的质量检査项目1.装量2.装量差异3.渗透压摩尔浓度4.可见异物5.重金属及其有害元素残留量6.无菌7.细菌内毒素或热原
第1220题 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
A.与100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B.与10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C.与1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D.与1g氯化钠成等渗的药物重量
E.氯化钠与药物的重量各占50%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氯化钠等渗当量系指1g药物相当于具有相同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克数,通常用E表示。如硼酸的E值为0.47,即0.47g氯化钠与1g硼酸呈相等的渗透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