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41题 气虚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湿温潮热的症状特点是()阴虚内热的症状特点是()
A.长期低热,劳累则甚
B.日晡热甚,腹痛便结
C.发热烦渴,汗多脉洪
D.午后发热,五心烦热
E.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参考答案:ADE
解析:
AED
解析:本题考查问诊中问寒热的特点。
长期低热:指发热日期较长,而热度仅较正常体温稍高(一般不超过38℃),或仅病人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者。多因脾气虚损,中气下陷,清阳不升,郁而为热,即气虚发热。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其病多在脾胃,伴有胸闷呕恶、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
小便次数增多,为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迫者,多属下焦湿热;量多而色清者,多属下焦
虚寒;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尿频而涩少,常为阴虚内热。
第1242题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脾肾阳虚可见()热邪亢盛可见()
A、齿痕舌
B、胖大舌
C、芒刺舌
D、肾损害
E、瘦薄舌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舌诊。望舌形:1.胖大舌-脾肾阳虚或心脾热盛。2.瘦薄舌-气血不足,阴虚火旺。3.裂纹舌-阴虚,热盛伤阴,血虚。4.齿痕舌-脾虚。5.芒刺舌-热邪亢盛。
第1243题 根据中医望诊理论肾虚可见()胃火可见()血虚可见()
A、齿稀根露
B、齿龈红肿
C、齿龈青紫
D、齿龈淡白
E、牙齿蛀蚀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齿龈的望诊。 望齿 牙齿干燥,为胃热炽盛,津液大伤; 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肾阴枯竭; 牙齿松动,多为肾虚或虚火上炎。 睡中啮齿,多因胃热或因虫积所致。 望龈 牙龈淡白,多属血虚; 牙龈红肿疼痛,多为胃火亢盛。 出血,多为胃火、气虚、虚火。
第1246题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
A.整体观念
B.恒动观念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
参考答案:E
解析:
E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诊治特点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辩证”,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论治”,所以说“辩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
第1247题 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指导思想的认识。中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着整体认识的方法,因此说“整体观念”是其指导思想。
第1249题 同种疾病,若其表现的证不同,则治法应采用
A.辩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异病同治
D.同病异治
E.辨病论治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同病异治的认识。同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治法不同,称为同病异治,故答案为D。
第1250题 同病异治的实质是
A.证同治同
B.证异治异
C.病同治同
D.证异治同
E.病异治同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医学病治异同的认识。同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治法不同,称为同病异治。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主要着眼于证,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第1251题 下列表述中属于症的是
A.消渴
B.恶寒
C.肺痈
D.水肿
E.咳嗽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恶寒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属“症”的范畴。消渴、肺痈、水肿、咳嗽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属
第1252题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体现阴阳在病理方面的哪种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相转化
D.阴阳消长
E.阴阳平衡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考查对阴阳关系中阴阳的互根互用的认识阳根于因,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第1254题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A.补其不足
B.实者泻之
C.虚则补之
D.损者益之
E.损其有余
参考答案:ACD
解析:
A,C,D
本题考查阴阳的关系在治疗上的应用。补其不足、损者益之、虚则补之都属不足之虚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故可用于阴阳偏衰所致病证的治疗。
第1255题 阴邪盛而导致的实寒证,其治疗方法是
A.实者泻之
B.虚者补之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阴病治阳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阴阳关系在治疗上的应用,阴偏胜导致实寒证,应采用正治法中的寒者热之
第1256题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E.阴阳两虚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对阴阳学说在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的阴阳偏衰的治疗的认识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第1257题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阴阳平衡
D.相互转化
E.阴阳消长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对阴阳关系中阴阳的相互转化的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阴或阳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由阴转阳,由阳转阴。
第1258题 “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
A.生化作用
B.承载作用
C.滋润作用
D.受纳作用
E.收敛作用
参考答案:ABD
解析:
A,B,D
本题考查对五行属性特点的掌握。“土爰稼穑”,引申为凡是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其属性均可归纳为“土”。
第1259题 根据五行学说,“金”的特性为
A.生长
B.生化
C.收敛
D.升发
E.滋润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