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解析:
1.计划工期为450d,E工作的总时差为15d。
关键线路为A→C→D→H→I(或①→③→④→⑥→⑦→⑧)。
[可用工作(节点)计算法计算,也可用最长线路法确定计划工期。]2.从工期和费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方案一,设备修复时间为20d,E工作的总时差为15d,影响工期5d,且增加的工期延期的违约费用为1×5=5万元。
方案二,B工作第125天末结束,E工作将推迟15d完成,但不超过E工作的总时差,也就是计划工期仍为450d,不影响工期,不增加费用。
方案三,租赁设备安装调试10d,不超过E工作的总时差,不影响工期,E工作还需工作125d,增加设备租赁费用为43750元(350×125=43750元)。
三个方案综合比较,方案二较合理。3.根据优选的方案二,调整后的网络计划如图16-23所示(单位:d)。
图16-23调整后的网络计划
关键线路之一:①→③→④→⑦→⑧→⑨(或B→E2→H→I)。关键线路之二:①→②→⑤→⑦→⑧→⑨(或A→C→D→H→I)。
(有些情况下,可能有多条关键线路。)
参考答案:↓
解析:
1.计划工期为235d。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1号副坝坝基清理可在1月20日开始、2号副坝坝基清理只能在2月5日开始,综合考虑水库调度方案,1号、2号副坝坝基清理最早分别于1月25日、2月5日开始。
2.按计划,1号、2号副坝坝坡护砌迎水面施工分别于5月5日、5月10日完成,可满足要求。
3.2号副坝填筑第16天末计划进度为35%,实际进度为25%,累计工程量拖延10%,进度滞后4d,实际用工30d。
4.6月20日检查结果:
(1)1号副坝坝顶道路已完成3/5,计划应完成4/5,推迟5d。
(2)2号副坝坝顶道路已完成2/5,计划应完成2/3,推迟4d。
(3)由于计划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5d,而1号副坝推迟工期也为5d,故对合同工期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解析:
1.事件1判断:
(1)项目法人要求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于大坝进行质量检查不妥当。
理由:项目法人不应委托质量监督机构对大坝填筑进行质量检查,应通过施工合同由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按《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质量检查。
(2)质量监督机构受项目法人委托,承担了该工程质量检测任务不妥当。
理由:质量监督机构与项目法人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质量监督机构不得接受项目法人委托承担工程质量检测任务。
2.事件2判断:
(1)土坝施工单位将坝体碾压分包给乙公司承担不合理(或不对)。理由:坝体是主体工程,碾压是坝体填筑的工序之一,主体工程不能分包。
(2)单元工程划分不合理。理由:铺料和整平工作是一个单元工程的两个工序。
3.事件3判断:
(1)监理单位通过“监理通知”形式下发设计变更指令不对,应通过“变更指示”和“变更通知”形式确认同意。
理由: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通用合同中关于“变更”的规定:“承包人收到监理人按合同约定发出的图纸和文件,经检查认为其存在约定变更的条件之一,可向监理人提出书面变更建议,监理人收到承包人书面建议后,应与发包人共同研究,确认存在变更的,应在收到承包人书面建议后14d内作出变更指示,经研究不同意变更的,应由监理人书面答复承包人”。
(这里并未提出设计变更应由设计单位提出,这里是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以何种规范的形式发送给承包人。)
(2)将坝下游排水体改为浆砌石不对。理由:浆砌石不利于坝体排水,不能将排水体改为浆砌石。
4.事件4判断:
验收结论存在的问题有:
(关键问题,验收结论不能不加思考地照搬规程。)
(1)坝顶碎石路不能作为主要分部工程。
(关键问题,主要分部工程是对单位工程安全、功能或效益起决定性作用。)
(2)均质土坝中无金属结构及启闭机。
(3)分部工程应为全部合格,其中,质量优良18个,分部工程优良率低于70%,外观质量得分率低于85%,因此该单位工程质量不得评定为优良。
(4)验收结论中还应包括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是否齐全以及质量事故处理情况等。
(5)优良品率及外观质量得分率数字表达不准确,小数点后应保留一位数字。
5.事件5判断:
不妥之处:
(1)工程项目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由监理单位填写不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应该由施工单位填写。
(2)土坝单位工程完工验收由施工单位主持不妥,单位工程完工验收应该由项目法人主持。
(3)工程截流验收及移民安置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不妥。工程截流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单位主持。移民安置验收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或其规定的移民管理机构主持。
(关键问题,注意水利部2022年颁发的移民安置验收管理办法与之前的老办法变动较大。)
参考答案:↓
解析:
1、2题答案均见表16-20。
表16-20右岸边墩基础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注:1.对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和重要隐蔽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应有设计、建设等单位的代表签字,具体要求应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规定;
2.本表所填“单元工程量”不作为施工单位工程量结算计量的依据。
(1.将实测值与允许偏差相比较,找出超出允许偏差的实测值,即为不合格的数值。2.首先计算合格率;其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合格等级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检验结果应全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一般项目,逐项应有70%及以上的检验点合格,且不合格点不应集中。
(3)各项报验资料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优良等级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检验结果应全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一般项目,逐项应有90%及以上的检验点合格,且不合格点不应集中。
(3)各项报验资料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本案例中,主控项目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最高为100%,最低为60%,小于“逐项应有70%及以上的检验点合格”的要求,故应评定为“不合格”。)
参考答案:↓
解析:
1.上游翼墙及铺盖的浇筑次序不满足规范要求。合理的施工安排包括:铺盖应分块间隔浇筑;与翼墙毗邻部位的1号和10号铺盖应等翼墙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
2.承包人在闸墩与牛腿结合面设置施工缝的做法不妥,因该部位所受剪力较大,不宜设置施工缝。
3.本工程中的质量事故属于一般质量事故。
确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等级应主要考虑主要因素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和寿命的影响。
4.闸室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单元工程质量、质量事故、混凝土拌合物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机电产品等。
参考答案:↓
解析:
1.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有以下: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根据《水利部关于印发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的实施意见》(水监督〔2022〕309号),健全风险查找机制,提升风险发现能力;健全风险研判机制,提升科学评价能力;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升高效应对能力;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提升精准防控能力;健全风险处置机制,提升风险化解能力;健全风险责任机制,提升管控履职能力。简称“风险管控六项机制”。)
2.工程参建单位人员从事本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理由: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人员由专职质量监督员和兼职质量监督员组成,凡从事该工程监理、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的人员不得担任该工程的兼职质量监督员。
3.工程现场项目法人与设计单位、承包人、监理单位之间是合同关系。设计单位与承包人、监理单位之间是工作关系。施工和监理之间是被监理和监理的关系。质量监督机构与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4.生产安全事故分为4个等级。事件3的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
(根据《水利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水安监〔2016〕443号),水利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分为4个等级,即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本工程事件3中死亡人数3人以下,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
参考答案:↓
解析:
1.主要伤害事故有以下:
(1)高空坠落,如现浇混凝土排架。
(2)物体打击,如拆除排架等。
(3)火药爆炸,如火药的运输、存储。
(4)炸伤,如爆破拆除混凝土。
(5)触电,如施工用电。
(6)起重伤害,如起吊重物。
(7)机械伤害,如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和等。
(8)车辆伤害,如交通运输。
(9)坍塌,如拆除以及重建排架过程中。2.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地点有以下:
(1)施工现场入口处。
(2)起重机械周围。
(3)施工电源处。
(4)脚手架周边。
(5)停放炸药点周围。
(6)油料库周围。
(7)爆破作业区等。3.不妥当的温控措施有第(3)、(4)项。
(因为就本工程施工条件而言,底板和闸墩加固方案均为新浇薄壁混凝土,采取薄层浇筑方法增加散热面已无必要;预埋水管通水冷却更是没有必要且无法实现。)
参考答案:↓
解析:
1.根据施工安全有关方面的规定,露天爆破安全警戒距离半径应达到300m,而张某某却停留在距爆破点仅180m的危险范围内,站在两车之间,且两车的侧门面对爆破方向,没有把自己隐蔽起来。
2.运输爆破器材时采用自卸汽车违反了禁用普通工具运输的要求。运输爆破器材的具体规定有:
(1)押运员和警卫。
(2)按指定线路。
(3)不得在人多处或岔口停留。
(4)有帆布覆盖并设警示。
(5)他人不得乘坐。
(6)禁用普通工具运输。
(7)车底垫软垫等。
3.爆破作业安全警戒的要求主要有:
(1)爆破作业须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2)划定安全警戒区,明确安全警戒人员。
(3)爆破后经炮工进行检查,对暗挖石方爆破,须经过通风、恢复照明、安全处理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
参考答案:↓
解析:
1.不妥之处:
(1)“在引爆时,无关人员一律退到安全地点隐蔽”不妥。应改正为“在装药、连线开始前,无关人员一律退到安全地点隐蔽”。
(2)“爆破后,首先须经安全员进行检查”不妥。应改正为“爆破后,首先须经炮工进行检查”。
2.为确保升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升降机必须配备灵敏、可靠的控制器、限位等安全装置。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中的“三宝”是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四口”是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口和通道口。
4.事件2的质量事故等级为较大质量事故。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处理不放过。
事故调查处理不妥之处:“由项目法人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了事故调查”,因本工程质量事故为较大质量事故,正确的做法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备”。
参考答案:↓
解析:
1.第5个月:
(1)工程进度款额:3.0×300=900万元。
(2)工程预付款扣回额:120万元。
(①本月以前已扣回工程预付款额为:(1.5+1.5+2.5+2.5)×300×20%=480万元。
②工程预付款总额为:20×300×10%=600万元。到本月预付款余额为:600-480=120万元。
而本月进度款的20%为900×0.2=180万元,已超过需扣回的工程预付款余额。
故本月实际应扣120万元的工程预付款。)
(3)发包人当月应支付的工程款为:900-120=780万元。2.第10个月:
(1)工程进度款额:270万元。
(到第10个月末,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为24万m³,合同工程量的1.15倍为20×1.15=23万m³,超过合同工程量15%的部分1万m³。故本月工程进度款为:1×300×0.9=270万元。)
(2)工程预付款扣回额:0万元。
(3)发包人当月应支付的工程款额:270万元。
参考答案:↓
解析:
1.签约合同价为:539万元。工程预付款总额为:107.8万元。
(工程开工前,签约合同价=20×10+1×3+5×8+2×12+8×8+1.6×105+4×10=539万元。不含施工过程中增加的丁坝。
预付款总额=539×20%=107.8万元。有时,答案需要列出计算公式。)
2.增加丁坝后施工网络计划如图16-24所示。
图16-24增加丁坝后施工网络计划
3.第6个月完成的工程量:C工作的1/3、E工作的1/4、I工作。相应工程进度款:1.8×8+0.3×8×0.9+2.3×8+0.2×8=36.56万元。预付款扣回为进度款的30%:36.56×30%=10.968万元。
前5个月累计完成工程量:A工作、B工作、C工作的2/3、D工作、E工作的1/2、H工作。
累计工程进度款:22×10+1.2×3+4.2×8+1.8×12+4.6×8+0.1×3=315.9万元。
累计扣回预付款:315.9×30%=94.77万元。至本月预付款余额为:107.8-94.77=13.03万元>10.968万元。
故第6个月预付款应扣回10.968万元。应得付款:36.56-10.968=25.59万元。
4.第7个月完成的工程量:E工作的1/4、J工作。相应工程进度款:2.3×8+0.03×300=27.4万元。
预付款扣回为进度款的30%:27.4×30%=8.22万元>预付款应扣回余额13.03-10.968=2.062万元。
故第7个月预付款应扣回2.062万元。应得付款:27.4-2.062=25.338万元。
参考答案:↓
解析:
1.违法规定的有:
(1)工作序号C。招标人不得单独或者分别组织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
(2)工作序号D。招标人对招标文件的修改应当以书面形式。
(3)工作序号E。投标截止时间与开标时间应相同。2.其他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增值税。
3.因投标辅助资料中有类似项目,所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参考类似项目的单价作为单价调整的基础。
4.新取土区土的级别为Ⅲ级。
第一坝段填筑应以1m³挖掘机配自卸汽车的单价为基础变更估计。因为运距超过500m后,2.75m³铲运机施工方案不经济;运距超过1km时,挖掘机配自卸车的施工方案经济合理。第一坝段的填筑单价为(8.7+10.8)/2×1.34=13.07元/m³。
(注意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