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巷道掘进爆破在保证爆破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炮眼数目。
A.接近计算的
B.增加
C.减少
D.增加周边眼
参考答案:C
解析:巷道掘进中炮眼数目主要同巷道断面、岩石性质及炸药性能等因素有关,通常岩石越坚硬难爆,所需炮孔数目最多,但将导致工时和成本增加。因此,在保证爆破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炮眼数目。
第142题 巷道掘进爆破中,不同类型炮眼药量分配为()。
A.掏槽眼分配药量最多,崩落眼次之,周边眼最少
B.掏槽眼分配药量最多,周边眼次之,崩落眼最少
C.崩落眼分配药量最多,掏槽眼次之,周边眼最少
D.崩落眼分配药量最多,周边眼次之,掏槽眼最少
参考答案:A
解析:在巷道掘进爆破时,为保证爆破效果,减少围岩特别是顶板扰动,同时考虑爆破阻力的差异,通常掏槽眼分配药量最多,崩落眼次之,周边眼最少。
第143题 单位耗药量是指()。
A.破碎1m3岩石所需的炸药量
B.破碎1t岩石所需的炸药量
C.一个循环进尺所需的炸药量
D.一个工作日所需的炸药量
参考答案:A
解析:单位耗药量也称为单位炸药消耗量,是指破碎1m3岩石所需的炸药量。
第144题 井巷光面爆破时,炮眼密集系数一般为( )。
A.0.5~0.6
B.0.6~0.8
C.0.8~1.0
D.1.0~2.0
参考答案:C
解析:
光面爆破时,周边眼间距一般为炮眼直径的 10~20 倍,炮眼密集系数一般取为 0.8~1.0。
第145题 立井施工时时,周边眼的间距一般为()mm。
A.200~400
B.400~600
C.600~1000
D.800~1200
参考答案:B
解析:立井施工时,常采用直眼掏槽,一般布置成二阶或三阶的多圈掏槽形式,相邻每圈间距为200~300mm,辅助眼(崩落眼)一般以500~700mm为宜;周边眼眼距为400~600mm。
第146题 巷道施工时,周边眼一般采用的装药结构是()。
A.连续装药结构
B.耦合装药结构
C.空气间隙结构
D.无填塞封孔结构
参考答案:C
解析:巷道施工时,掏槽眼、崩落眼装药量比较多,宜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周边眼装药量较少,宜采用小直径空气间隙的装药结构。
第147题 露天深孔爆破时,爆破后()检查人员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A.至少5min
B.至少10min
C.至少15min
D.至少30min
参考答案:C
解析: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深孔爆破时,在爆破后至少15min,方准检查人员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第148题 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时有效堵塞长度值应大于()值。
A.底盘抵抗线
B.最小抵抗线
C.炮孔排距
D.炮孔间距
参考答案:A
解析: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时,为保证爆破效果和爆破安全,炮孔的堵塞长度值应大于底盘抵抗线值。
第149题 露天浅孔爆破时,超深一般为()。
A.台阶高度的5%~10%
B.台阶高度的10%~15%
C.台阶高度的15%~20%
D.台阶高度的20%~25%
参考答案:B
解析:露天浅孔台阶爆破时,炮孔深度是台阶高度和超深之和。超深一般取台阶高度的10%~15%。
第150题 露天浅孔爆破的装药深度()。
A.一般不小于孔深的三分之一
B.一般不大于孔深的三分之一
C.一般不小于孔深的三分之二
D.一般不大于孔深的三分之二
参考答案:D
解析:露天浅孔爆破中为保证炮孔填塞长度,装药深度一般不超过孔深的三分之二
第151题 井巷掘进爆破中的斜孔掏槽方式包括()。
A.单向掏槽
B.筒形掏槽
C.楔形掏槽
D.锥形掏槽
E.扇形掏槽
参考答案:ACDE
解析:斜孔掏槽是指掏槽眼倾斜于工作面的一类掏槽方式,单向掏槽、楔形掏槽、锥形掏槽和扇形掏槽均属此类,筒形掏槽属于直孔掏槽。
第152题 光面爆破对周边眼钻眼的要求有()。
A.周边眼深度大于其他炮眼20cm左右
B.周边眼相互平行
C.各炮眼均垂直于工作面
D.炮眼底部要落在同一平面上
E.开眼位置要准确,都位于巷道断面轮廓线上
参考答案:BCDE
解析:为保证掏槽效果及炮眼利用率,掏槽眼深度一般比其他炮眼加深200~300mm,故选项A不正确。另外,除正确选择光爆参数外,精确的钻孔是极为重要的,是保证光爆质量的前提。对钻孔的要求是“平、直、齐、准”:(1)即周边眼相互平行;(2)各炮眼均垂直于工作面;(3)炮眼底部要落在同一平面上;(4)开孔位置要准确,都位于巷道断面轮廓线上,实际施工中偏斜一般不超过5°。
第153题 井巷掘进爆破施工中,对炮眼布置的要求有()。
A.炮眼利用率大于80%
B.先爆炮眼不会破坏后爆炮眼
C.爆破块度均匀
D.爆堆集中,不损坏设备
E.爆破后的断面和轮廓符合要求,不得超挖
参考答案:BCD
解析:在井巷掘进爆破施工中,合理的炮眼布置应能保证:(1)有较高的炮眼利用率,一般超过85%。(2)先爆炮眼不会破坏后爆炮眼,或影响其内装药爆轰的稳定性。(3)爆破块度均匀,大块率少。(4)爆堆集中,飞石距离小,不会损坏支架或其他设备。(5)爆破后断面和轮廓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并能保持井巷围岩自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154题 井巷掘进爆破的炮眼布置方法和原则有()。
A.首先选择适当的掏槽方式和掏槽位置,其次是布置好周边眼,最后根据断面大小布置崩落眼
B.周边眼布置在断面轮廓线外50~100mm
C.掏槽眼通常布置在断面的中央偏下,并考虑崩落眼的布置较为均匀
D.周边眼一般布置在断面轮廓线上
E.布置好掏槽眼和周边眼后,崩落眼按面积均匀布置
参考答案:ACD
解析:井巷掘进炮眼布置方法和原则:(1)首先选择适当的掏槽方式和掏槽位置,其次是布置好周边眼,最后根据断面大小布置崩落眼,即“抓两头、带中间”。(2)掏槽眼的位置会影响岩石的抛掷距离和破碎块度,通常布置在断面的中央偏下,并考虑崩落眼的布置较为均匀。(3)周边眼一般布置在断面轮廓线上。按光面爆破要求,各炮眼要相互平行,眼底落在同一平面上。(4)布置好掏槽眼和周边眼后,崩落眼以槽腔为自由面层层布置,均匀地分布在被爆岩体上。
第155题 露天深孔台阶爆破的底盘抵抗线确定方法包括()。
A.按照深孔钻机安全作业的要求确定
B.按炮孔直径、装药密度、炮孔密集系数和每个炮孔装药量等确定
C.根据爆破实践经验确定
D.根据起爆顺序确定
E.按照一次爆破方量确定
参考答案:ABC
解析:露天深孔台阶爆破的底盘抵抗线通过三种方式确定:(1)按照深孔钻机安全作业的要求确定;(2)按炮孔直径、装药密度、炮孔密集系数和每个炮孔装药量等确定;(3)根据爆破实践经验确定。
第156题 露天深孔台阶爆破的装药结构主要有()。
A.小直径装药结构
B.连续装药结构
C.间隔装药结构
D.混合装药结构
E.底部空气垫层装药结构
参考答案:BCDE
解析:露天深孔台阶爆破的装药结构有:连续装药结构、间隔装药结构、混合装药结构和底部空气垫层装药结构等。
第157题 露天深孔爆破的起爆顺序包括()。
A.排间顺序起爆
B.波浪式起爆
C.楔形起爆
D.斜线起爆
E.排间间隔起爆
参考答案:ABCD
解析:露天深孔爆破的起爆顺序包括:(1)排间顺序起爆。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各排炮孔依次从自由面开始向后排起爆,另一种起爆顺序是先从中间一排深孔起爆,形成一楔形沟,创造新自由面,然后槽沟两侧深孔按排依次爆破。(2)波浪式起爆。可增加孔间或排间深孔爆破的相互作用,达到加强岩块碰撞和挤压,改善破碎块度的效果,同时还可减少爆堆宽度,但施工操作比较复杂。(3)楔形起爆。爆区第一排中间1~2深孔先起爆,形成一楔形空间,然后两侧深孔按顺序向楔形空间爆破。这样可以使岩块相互碰撞,改善破碎块度,缩小爆堆宽度。但第一排炮孔爆破效果会较差,容易出现“根底”。(4)斜线起爆。炮孔爆破方向朝台阶的侧向,同一时间起爆的深孔联线与台阶眉线斜交成一角度(一般为45°)。优点是爆堆宽度小,实际最小抵抗线小,同时爆破的深孔之间实际距离增大,有利于改善破碎块度,爆破网路联结比较简便,在矿山多排爆破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第158题 爆破后有大块岩石时,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包括()。
A.浅孔爆破法
B.深孔爆破法
C.电破碎法
D.机械冲击法
E.硐室爆破法
参考答案:ACD
解析:爆破后的大块岩石可用浅孔爆破法或裸露爆破法进行二次破碎;也可用电破碎法、机械冲击法或高频磁能破碎法、拖拉与绑吊法等进行处理。深孔爆破是指炮孔直径大于50mm,炮孔深度大于5m的爆破方法,不适合作为大块岩石二次破碎的方法,故选项B不合理;硐室爆破是针对大体积、大规模爆破开挖的方法,故选项E不正确
第159题 在立井井筒施工中,表土层是否稳定对施工方法和进度影响很大,以下属于稳定表土的是()。
A.含水砂层
B.无水的大孔性土层
C.淤泥层
D.膨胀土层
参考答案:B
解析:立井井筒施工中稳定表土层主要包括非饱和的黏土层、含少量水的砂质黏土层,无水的大孔性土层和含水量不大的砾(卵)石层等。不稳定表土层主要包括含水砂土、淤泥层、含饱和水的黏土、浸水的大孔性土层、膨胀土等。因此,答案选B。
第160题 关于井筒表土段吊挂井壁施工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吊挂井壁施工法是一种短段掘砌施工方法
B.吊挂井壁施工法可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土层
C.吊挂井壁施工法段高一般取1~2m
D.吊挂井壁施工法工序转换频繁,井壁接槎多,封水性差
参考答案:C
解析:吊挂井壁施工法中,为保持土的稳定性,减少土层的裸露时间,段高一般取0.5~1.5m为宜,段高取1~2m不符合安全规定。其余选项都是有关吊挂井壁施工法的特点。因此C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