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925题)


第581题 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复验合格。当构件上有裂缝且宽度超过()mm时,应进行鉴定。


A.0.1

B.0.2

C.0.3

D.0.5


参考答案:B


解析:

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复验合格。当构件上有裂缝且宽度超过0.2mm时,应进行鉴定。


第582题 管廊顶板上部()mm范围内回填材料不得使用重型及振动压实机械碾压。


A.500

B.800

C.1000

D.1200


参考答案:C


解析:

基坑回填

(1)基坑回填应在综合管廊结构及防水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基坑不得带水回填,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

(3)回填时不得损伤管廊主体、管廊无沉降和位移。

(4)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应对称、分层、均匀。管廊顶板上部1000mm范围内回填材料不得使用重型及振动压实机械碾压。

(5)基坑分段回填接槎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应小于1.0m、高度不应大于0.5m。

(6)对综合管廊特殊狭窄空间、回填深度大、回填夯实困难等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的施工,采用预拌流态固化土新技术。

(7)基坑回填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廊上浮。

(8)综合管廊回填土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人行道、机动车道路下的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5,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要求宽50cm。绿化带下应回填到种植土底标高,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0。


第583题 对综合管廊特殊狭窄空间、回填深度大、回填夯实困难等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的施工,采用()。


A.机械回填技术

B.机械为主,人工辅助技术

C.泵车灌注技术

D.预拌流态固化土新技术


参考答案:D


解析:

基坑回填

(1)基坑回填应在综合管廊结构及防水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基坑不得带水回填,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

(3)回填时不得损伤管廊主体、管廊无沉降和位移。

(4)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应对称、分层、均匀。管廊顶板上部1000mm范围内回填材料不得使用重型及振动压实机械碾压。

(5)基坑分段回填接槎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应小于1.0m、高度不应大于0.5m。

(6)对综合管廊特殊狭窄空间、回填深度大、回填夯实困难等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的施工,采用预拌流态固化土新技术

(7)基坑回填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廊上浮。

(8)综合管廊回填土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人行道、机动车道路下的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5,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要求宽50cm。绿化带下应回填到种植土底标高,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0。


第584题 综合管廊防水工程,在转角或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加设置1~2层相同的防水层,且宽度不宜小于()mm。


A.500

B.200

C.300

D.400


参考答案:A


解析:

迎水面阴阳角处做成圆弧或45°折角;在转角或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加设置1~2层相同的防水层,且宽度不宜小于500mm。


第585题 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的雨水渠,每年非雨季节清理疏通不应少于()次。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

综合管廊内给水排水管道的维护管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有关规定。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的雨水渠,每年非雨季节清理疏通不应少于两次。


第586题 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沉降小的施工方法有()。


A.明挖法现浇

B.明挖法预制拼装

C.顶管法

D.盾构法

E.浅埋暗挖法


参考答案:AB


解析:


第587题 顶管法施工的优点有()。


A.对地面和周边环境影响小

B.不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

C.适用于埋深较深的城市管网建设

D.适用于距离长的城市管网建设

E.主体结构沉降小


参考答案:AB


解析:


第588题 综合管廊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A.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模板和支架检验合格后进行

B.混凝土侧墙和顶板,若不能连续浇筑时应留置施工缝

C.设计有变形缝时,应按变形缝分仓浇筑

D.模板及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满足受力要求

E.预留孔、预埋管、预埋件及止水带等周边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振捣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1)综合管廊模板施工前,应根据结构形式、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供应条件进行模板及支架设计。模板及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满足受力要求。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应组织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2)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模板和支架检验合格后进行。入模时应防止离析;连续浇筑时,每层浇筑高度应满足振捣密实的要求。预留孔、预埋管、预埋件及止水带等周边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振捣。

(3)先浇筑混凝土底板,待底板混凝土强度大于5MPa,再搭设满堂支架施工侧墙与顶板。混凝土侧墙和顶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设计有变形缝时,应按变形缝分仓浇筑。

(4)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有关要求。


第589题 综合管廊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说法正确的有()。


A.构件的标识应朝向内侧

B.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复验合格

C.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对其外观、裂缝等情况进行检验

D.构件堆放的场地应平整夯实,并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E.预制构件和现浇结构之间、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按施工要求进行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

(1)预制构件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

(2)构件堆放的场地应经平整夯实,并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3)构件的标识应朝向外侧。

(4)构件运输及吊装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5)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对其外观、裂缝等情况进行检验,并应按设计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有关要求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6)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复验合格。当构件上有裂缝且宽度超过0.2mm时,应进行鉴定。

(7)预制构件和现浇结构之间、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8)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材质、规格、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的有关要求。


第590题 综合管廊防水技术说法正确的有()。


A.在结构自防水的基础上,辅以柔性防水层

B.有机防水涂料基面应干燥

C.止水带的接槎不得甩在结构转角处,应设置在较低部位,接头宜采用热压焊接

D.插口部位宜设置一道弹性橡胶密封条

E.接缝部位的空腔,应采用弹性注浆材料进行注浆封闭


参考答案:ABE


解析:

综合管廊防水技术

(1)综合管廊防水等级为二级以上,结构耐久性要求100年以上。

(2)综合管廊现浇混凝土主体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自防水。

(3)在结构自防水的基础上,辅以柔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一般以防水卷材和涂料防水层为主。(选项A正确)

(4)迎水面阴阳角处做成圆弧或45°折角;在转角或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加设置1~2层相同的防水层,且宽度不宜小于500mm。

(5)管廊纵向区段有错台处,卷材铺设前应用砂浆将错台抹成倒角。有机防水涂料基面应干燥。(选项B正确)

(6)止水带埋设位置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沉降缝及结构厚度中心线重合。

(7)止水带的接槎不得甩在结构转角处,应设置在较高部位,接头宜采用热压焊接。(选项C错误)

(8)背水面变形缝口可以采用密封胶加强防水,密封胶与混凝土要有良好的粘结。

(9)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密封圈应紧贴混凝土基层,接头部位应采用对接,接口应紧密,一环接头不宜超过两处。插口部位宜设置两道弹性橡胶密封条。(选项D错误)

(10)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承插式接口密封材料安装在预留的沟槽中,并应环向密闭;接缝部位的空腔,应采用弹性注浆材料进行注浆封闭。(选项E正确)

(1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防水工程施工,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的有关要求。


第591题 综合管廊基坑回填施工方法正确的有()。


A.回填时不得损伤管廊主体、管廊无沉降和位移

B.管廊顶板上部500mm范围内回填材料不得使用重型及振动压实机械碾压

C.对综合管廊特殊狭窄空间、回填深度大、回填夯实困难等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的施工,采用预拌流态固化土新技术

D.基坑回填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廊上浮

E.当设计无要求时,人行道、机动车道路下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要求宽30cm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基坑回填

(1)基坑回填应在综合管廊结构及防水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基坑不得带水回填,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

(3)回填时不得损伤管廊主体、管廊无沉降和位移。

(4)综合管廊两侧回填应对称、分层、均匀。管廊顶板上部1000mm范围内回填材料不得使用重型及振动压实机械碾压。

(5)基坑分段回填接槎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应小于1.0m、高度不应大于0.5m。

(6)对综合管廊特殊狭窄空间、回填深度大、回填夯实困难等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的施工,采用预拌流态固化土新技术。

(7)基坑回填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廊上浮。

(8)综合管廊回填土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人行道、机动车道路下的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5,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要求宽50cm。绿化带下应回填到种植土底标高,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0。


第592题 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A.材质

B.规格

C.拧紧力矩

D.抗滑移系数

E.焊接质量


参考答案:ABC


解析:

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材质、规格、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的有关要求。


第593题 综合管廊防水工程,迎水面阴阳角处做成()。


A.圆弧

B.直角

C.45°折角

D.60°折角

E.135°折角


参考答案:AC


解析:

迎水面阴阳角处做成圆弧或45°折角;在转角或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加设置1~2层相同的防水层,且宽度不宜小于501mm。


第594题 综合管廊变形缝设置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混凝土侧墙和顶板不得留变形缝

B.变形缝应设置橡胶止水带、填缝材料和嵌缝材料等止水构造

C.变形缝应采用水泥砂浆填缝

D.变形缝的缝宽不宜小于30mm

E.结构纵向刚度突变处以及上覆荷载变化处或下卧土层突变处,应设置变形缝


参考答案:BDE


解析:

混凝土侧墙和顶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设计有变形缝时,应按变形缝分仓浇筑。

【拓展】变形缝的构造要求

综合管廊结构应在纵向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变形缝的最大间距应为30m;

2结构纵向刚度突变处以及上覆荷载变化处或下卧土层突变处,应设置变形缝;

3变形缝的缝宽不宜小于30mm;

4变形缝应设置橡胶止水带、填缝材料和嵌缝材料等止水构造。


第595题 综合管廊运营管理说法正确的有()。


A.综合管廊建成后,应由专业单位进行日常管理

B.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后应定期检测评定,对运行状况应进行安全评估

C.各专业管线单位应编制所属管线的年度维护维修计划,自行安排管线的维修时间

D.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个综合系统,实现统一管理、联动控制及信息共享

E.综合管廊内实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运营维护

(1)综合管廊建成后,应由专业单位进行日常管理。综合管廊的日常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和工程维护档案,并应会同各专业管线单位编制管线维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应急预案。(选项A正确)

(2)综合管廊内的各专业管线单位应配合综合管廊日常管理单位工作,确保综合管廊及管线的安全运营。各专业管线单位应编制所属管线的年度维护(维修)计划,并应报送综合管廊日常管理单位,经协调后统一安排管线的维修时间。(选项C错误)

(3)综合管廊内实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措施。(选项E正确)

(4)综合管廊内给水排水管道的维护管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有关规定。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的雨水渠,每年非雨季节清理疏通不应少于两次。

(5)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后应定期检测评定,对综合管廊本体、附属设施、内部管线设施的运行状况应进行安全评估,并应及时处理安全隐患。(选项B正确)

(6)综合管廊的巡视维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导手册》(由应急厅函〔2020〕299号发布)的相关要求。

(7)信息化管理平台应把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和运行维护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个相互协调、关联的综合系统,从而实现统一管理、联动控制及信息共享。(选项D正确)


第596题 综合管廊资料管理正确的有()。


A.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维护过程中,档案资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B.综合管廊建设期间的档案资料应由施工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C.综合管廊维护期间的档案资料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D.建设单位应及时移交相关资料

E.综合管廊相关设施进行维修及改造后,应将维修和改造的技术资料整理、存档


参考答案:ADE


解析:

资料管理

(1)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维护过程中,档案资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综合管廊建设期间的档案资料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归档。建设单位应及时移交相关资料。维护期间,应由综合管廊日常管理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3)综合管廊相关设施进行维修及改造后,应将维修和改造的技术资料整理、存档。


第597题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设施类型主要有()。


A.渗透设施

B.存储与调节设施

C.排水设施

D.截污净化设施

E.转输设施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设施类型主要有渗透设施、存储与调节设施、转输设施、截污净化设施。


第598题 下沉式绿地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下沉深度应根据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mm。


A.50~150

B.100~200

C.150~250

D.200~300


参考答案:B


解析:

下沉式绿地施工:
①应尽量采用本地的、耐淹、耐旱、耐污种类的植物,宜采用草本植物。
②与路面、广场等硬化地面相连接的绿地,宜低于硬化地面100~200mm,进水口拦污设施应正确设置,以初期净化雨水。
③绿地内溢流口(雨水口)顶面标高应高于绿地50~100mm,以确保暴雨时溢流排放。
④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在绿地低洼处设置出流口,通过出流管将雨水缓慢排放至下游排水管渠。


第599题 采用透水铺装时,铺装面层孔隙率不小于(),透水基层孔隙率不小于()。


A.30%;20%

B.20%;30%

C.10%;20%

D.20%;10%


参考答案:B


解析:

(1)透水砖路面一般应用于城市人行道、建筑小区及城市广场人行通道。

(2)采用透水铺装时,铺装面层孔隙率不小于20%,透水基层孔隙率不小于30%。透水铺装路面横坡宜采用1.0%~1.5%。存在冬季冻融风险的城市,应慎重选择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铺装结构。

(3)当土壤透水能力有限或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时,应在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及时排除雨水。透水铺装结构与不透水铺装结构之间应采用防渗措施。

(4)透水铺装位于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mm,为避免对地下构筑物造成渗水危害时,应设置排水层,及时排除雨水。


第600题 对于土壤渗透性较差的地区,可适当缩小雨水溢流口高程与绿地高程的差值,使得下沉式绿地集蓄的雨水能够在()h内完全下渗。


A.6

B.12

C.24

D.48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于土壤渗透性较差的地区,可适当缩小雨水溢流口高程与绿地高程的差值,使得下沉式绿地集蓄的雨水能够在24h内完全下渗。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