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历史真题(182题)


第101题 下列A企业的主要设备设施中,属于特种设备的包括( )。


A.激光切割机

B.额定起重量5t天车

C.叉车

D.货运电梯

E.氧气瓶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例如叉车。


第102题

根据《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指出C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分区错误并纠正。



参考答案:↓


解析:

错误问题:C企业将前端设施、饲料生产设施及辅助设施一律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20区进行管控。

整改措施:

①前端设施、饲料生产设施应按20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管控。

②单独设置的除尘器风机房应按21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管控。

③成品库(包装) 应按22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管控。

④中央控制室、机修间、消防泵房应按不危险区进行管控。

20区:持续或长期或频繁地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粉尘容器、旋风除尘器、搅拌器等设备内部的区域)

21区:偶尔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频繁打开的粉尘容器出口附近、传送带附近等设备外部邻近区域)

22区: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的区域,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粉尘袋、取样点等周围的区域)


第103题

列出6t/h天然气蒸汽锅炉供货厂家补充安装的燃烧器安全与控制装置部件。



参考答案:↓


解析:

依据《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的相关规定,6 t/h天然气蒸汽锅炉供货厂家补充安装的燃烧器安全与控制装置部件有:安全切断阀、油压监测装置、主燃气控制阀系统、空气压力监测装置、燃料压力监测装置、燃烧器的检漏装置。


第104题

完善C企业针对人员作业时在防火防爆方面的要求。



参考答案:↓


解析:

C企业针对人员作业时在防火防爆方面的要求应完善:

①车间内禁止明火和吸烟;严禁违章动火作业。

②作业人员须接受粉尘防火防爆安全知识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的安全教育培训。

③作业人员应按规范标准要求正确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④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正确操作。

⑤定期清理磁选设备,防止金属物质误进入到快速运转的机械件上产生火花引发火灾和粉尘爆炸。

⑥定期检查、维护、维修相应设备,防止设备运转时螺丝钉和金属物质掉落与相互撞击摩擦产生火花引发火灾和粉尘爆炸。

⑦及时清除地板、墙壁和机械电气设备上面的积尘,车间应保持各部分的清洁。

⑧合理配备红外线测温装置,定期监测轴承、电线电缆、电气设备插接头的温度,避免产生危险温度造成引火源的出现。


第105题

简述C企业保障部进行斗式提升机焊接动火作业前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①对斗式提升机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将斗式提升机与生产系统彻底隔开,并与其他生产区域做有效隔离,周围涉及粉尘作业应及时停止作业。

②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并配备消防器材。

③采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与置换,并清除10m范围内存在的可燃性粉尘,经过气体分析合格后再进行焊接动火作业。

④在易积聚可燃气体的场所区域内,采用惰性气体进行彻底吹扫,并采用不燃物质进行实体隔离。

⑤电、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炔发生器妥善安置在安全地点。

⑥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第106题

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答案:↓


解析: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①一层餐饮商户使用燃煤鼓风灶具,常年向负一层排放带火星的油烟气体。

②F集贸市场负一层河道空间内天然气浓度超过规定限值。


第107题

指出E燃气公司员工进入F集贸市场负一层对燃气管线巡检时,应配备的安全与防护装备。



参考答案:↓


解析:

配备的安全与防护装备:隔绝式呼吸器(防毒防窒息)、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防爆型灯具、防爆型工器具、救生绳。


第108题

简述燃气泄漏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燃气泄漏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①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②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③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④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⑤启用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⑥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⑦维护市场秩序,护社会治安。

⑧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第109题

分析E燃气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解析:

 E燃气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检查人员安全防护装备配备不到位,E燃气公司未给检查人员配备相关安全防护装备。

(2)隐患排查和治理未到位,进行燃气管线安全巡检时,检查人员无法到达穿越管线位置。

(3) 应急管理工作不到位,E燃气公司接到天然气泄漏的报修信息后,未及时派人前往现场处置。

(4)事故发生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到位。

(5)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不到位,针对燃气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导致事发现场处置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第110题

补充完善G公司喷涂车间应设置的安全标志标识。



参考答案:↓


解析:

G公司喷涂车间还应设置的安全标志、标识:

①禁止标志:禁止穿化纤服装;禁止穿带钉鞋;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禁止携带火种;禁止携带易燃物;禁止非从业人员进入。

②警告标志:当心爆炸;当心火灾;当心中毒;注意安全。

③指令标志:必须戴安全帽;必须戴防护眼镜;必须戴防尘口罩;必须戴防毒面具。

④提示标志:安全出口(紧急出口);应急电话;避险区;可动火区;急救点。


第111题

分析G公司新建叉车充电间应配置的安全设施。



参考答案:↓


解析:

G公司新建叉车充电间应配置的安全设施:消防灭火器材、可燃气体报警探测装置、应急照明、防雷装置、接地装置、静电消除装置等。


第112题

简述叉车充电间施工项目中,G公司对I建筑公司的安全管理责任。



参考答案:↓


解析:

G公司对I建筑公司的安全管理责任:

①应对进入本单位的I建筑公司的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并向I建筑公司进行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技术交底。

②对I建筑公司的各类资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作业操作规程、施工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仔细审查,并对I建筑公司的施工作业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③G公司应及时收集I建筑公司的信息,建立关于I建筑公司安全表现评价准则,定期对I建筑公司的安全业绩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I建筑公司的管理层或上级部门,以促进其改进管理。

④如果I建筑公司在施工作业期间,不能履行其安全职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G公司应对I建筑公司予以相应考核直至清退。


第113题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指出G公司自评中发现的问题所对应的体系一级要素。



参考答案:↓


解析:

①自评中发现的问题:未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所对应的体系一级要素:教育培训。

②自评中发现的问题:未为2019年入职员工缴纳工伤保险。

所对应的体系一级要素:目标职责。

③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喷涂车间安全标识不全。

所对应的体系一级要素:现场管理。

④自评中发现的问题:成型车间未制定相关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所对应的体系一级要素:制度化管理。

⑤自评中发现的问题:食堂未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所对应的体系一级要素: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⑥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叉车充电间未编制作业人员应急处置卡。

所对应的体系一级要素:应急管理。


第114题

简述液化气气瓶间安全检查表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解析:

液化气气瓶间安全检查表的主要内容:

①检查项目(周围环境、安全标志、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消防器材、气瓶数量及存放方式、位置、通风情况等)

②检查内容(有无明火及其他点火源存在;是否完整齐全;是否齐全有效;是否正常等)

③检查标准(现行有效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管理制度等)

④检查结果及评价(是否符合要求)

⑤检查发现的问题


第115题

机械的本质安全包括“故障—安全”和“失误—安全”等方面,下列机械安全措施中,属于“故障—安全”的是(   )。


A.齿轮,链条传动等设置封闭式防护罩

B.将夹持装置的放松与机床运转的结束相联锁

C.机床急停后必须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方可恢复运转

D.对有惯性冲击的机动往复运动部件设置缓冲装置


参考答案:D


解析:

A、B、C选项均属于失误—安全功能。D选项属于故障—安全功能。


第116题

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并起主导作用,为避免事故发生,应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疲劳是人生理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下列减轻人疲劳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铸造车间安排白班夜班轮班作业

B.肉鸡分割车间内播放音乐

C.机加工车间保持合理的温湿度和照度

D.服装加工车间搭配作业环境色彩


参考答案:A


解析:

消除疲劳的途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进行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

(2)通过改变操作内容、播放音乐等手段克服单调乏味的作业。

(3) 改善工作环境,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环境装饰及作业场所布局,保证合理的温湿度、充足的光照等。

(4)避免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等。


第117题

员工甲擅自登上正在进行特高压试验的列车顶部,当走到受电弓处,弯腰穿越输电线路时,线路放电导致其触电受伤,甲受到的触电伤害方式是(   )。


A.单线电击

B.两线电击

C.电流灼伤

D.电弧烧伤


参考答案:D


解析:

单线电击和两线电击需要人体某部位接触带电体,题干显示为弯腰穿越,未触及带电体。线路放电导致其触电受伤,所以为电弧烧伤。


第118题

为预防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下列机械安全防护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机床的操作平台离地面高度超过500mm时,应安装防坠落护栏

B.机床的操作平台周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900mm的防护栏杆

C.为避免头部受到挤压,冲压机开口最小间距为400mm

D.为防治伤害指尖,冲切设备防护装置方形开口的安全距离不大于10mm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可能坠落的高度超过500 mm时,应安装防坠落护栏、安全护笼及防护板等。故A正确。

重型机床高于500 mm的操作平台周围应设高度不低于1050 mm的防护栏杆,故B错误。

防止挤压得身体部位最小间距,头部为300mm,故C错误。

为防治伤害指尖,冲切设备防护装置方形开口的安全距离不大于5mm,故D错误。



第120题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是防止电气设备事故的常见安全技术措施。下列电气设备中,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是(   )。


A.消防设备的电源和具有非导电条件场所的电气设备

B.消防设备的电源和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C.标有“回”形标志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和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D.标有“回”形标志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和具有非导电条件场所的电气设备


参考答案:B


解析:

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生产用的电气设备;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等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对于公共场所的通道照明电源和应急照明电源、消防用电梯及确保公共场所安全的电气设备、用于消防设备的电源(如火灾报警装置、消防水泵、消防通道照明等)、用于防盗报警的电源,以及其他不允许突然停电的场所或电气装置的电源,漏电时立即切断电源将会造成其他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在这些情况下,应装设不切断电源的报警式漏电保护装置。

从防止触电的角度考虑,使用特低电压供电的电气设备、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的电气设备、使用隔离变压器且二次侧为不接地系统供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其他没有漏电危险和触电危险的电气设备可以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具有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属于Ⅱ类设备。Ⅱ类设备在其明显部位应有“回”形标志。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