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41题
为降低铸造作业安全风险,应根据生产工艺水平、设备特点、厂房场地和厂房条件等,结合防尘防毒技术综合考虑工艺设备和生产流程的布局。下列铸造作业各工艺布置中,错误的是( )。
A.砂处理、清理工段宜用轻质材料或实体墙等设施与其他部分隔开
B.造型、制芯工段在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打磨、切割工序应布置在固定工位
D.浇注和落砂工序应设置避风天窗
参考答案:B
解析:
造型、制芯工段在集中采暖地区应布置在非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在非集中采暖地区应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B错误;
砂处理、清理等工段宜用轻质材料或实体墙等设施与其他部分隔开,A正确;
大型铸造车间的砂处理、清理工段可布置在单独的厂房内,造型、落砂、清砂、打磨、切割、焊补等工序宜固定作业工位或场地,以方便采取防尘措施,C正确;
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熔化、浇注区和落砂、清理区应设避风天窗,D正确。
第42题
安全人机工程是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匹配。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导作用,机器起保障作用。下列特性中,人优于机器的是( )。
A.接收信息的通道数量
B.特定信息的反应能力
C.信息传递和加工速度
D.信息响应和反应速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人能够运用多种通道接收信息。当一种信息通道发生障碍时可运用其他的通道进行补偿;而机器只能按设计的固定结构和方法输入信息,A正确;
机器对特定信息的感受和反应能力一般比人高,B错误;
机器的动作速度极快,信息传递、加工和反应的速度也极快,C和D均错误。
第43题
静电的产生与积累受材料材质,生产工艺,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易得失电子且电阻率低的材料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
B.接触面越大,双电层正、负电荷越少,产生的静电越少
C.湿度增加,绝缘体表面电阻降低,加速静电泄放
D.接触压力越大,电荷分离强度越大,产生的静电越少
参考答案:C
解析:
容易得失电子,而且电阻率很高的材料才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A错误;
接触面积越大,双电层正、负电荷越多,产生的静电越多,B错误;
随着湿度增加,绝缘体表面凝成薄薄的水膜,并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绝缘体析出的电解质,使绝缘体表面电阻大为降低,从而加速静电泄漏,C正确;
接触压力越大或摩擦越强烈,会增加电荷分离强度,产生较多静电,D错误。
第44题
低压控制电器主要用来接通、断开线路和用来控制电气设备。下列常用的四种低压控制电器中,同时具有断开短路电流,过载和失压保护,用作线路上开关等功能的是( )。
A.三相刀开关
B.交流接触器
C.低压断路器
D.主令控制器
参考答案:C
解析:
低压断路器有强有力的灭弧装置,能分断短路电流,有多种保护功能,常用作线路主开关。
第45题
角磨机、冲击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以及蛙夯、振捣器等移动式电气设备,易引发触电事故,使用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关于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火灾和爆炸危险环境中,不应设保护零线
B.对于单相设备,相线应装熔断器,中性线不装熔断器
C.对于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单独敷设保护线
D.对于移动式电气设备,电源插座中应有专用保护插孔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环境中,除中性线外,应另设保护零线,A错误。
单相设备的相线和中性线上都应该装有熔断器,并装有双极开关,B错误。
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线不应单独敷设,而应当与电源线有同样的防护措施,即采用带有保护芯线的橡皮套软线作为电源线,C错误。
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保护线插孔和插头,D正确。
A.气体、蒸气、薄雾按引燃温度分6组:T1、T2、T3、T4、T5、T6
B.气体、蒸气、薄雾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分4级:I、ⅡA、ⅡB、ⅡC
C.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分3级:ⅢA、ⅢB、ⅢC
D.气体、蒸气、薄雾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3级:ⅡA、ⅡB、ⅡC
参考答案:D
解析:
气体、蒸气、薄雾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分4级,I、ⅡA、ⅡB、ⅡC,D错误。
第47题
某企业低压配电网的配电防护系统采用下图所示的TT系统,图中RN为低压中性点接地电阻,即工作接地电阻;RE为设备外壳接地电阻,即保护接地电阻;RP为人体电阻。关于该系统安全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出现一相漏电,故障电阻经RN和RE构成回路,则流经人体电流减小
B.如保护接地电阻与工作接地电阻相同,则漏电设备对地电压接近相电压的1/2
C.因采用了保护接地,如出现一相漏电,则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可降至安全范围
D.因采用了保护接地,与没有接地相比,漏电设备和零线上对地电压均会降低
参考答案:B
解析:
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即人体电压近似:UP≈RE/(RE+RN)×U,如保护接地电阻与工作接地电阻相同,即RE=RN,则UP≈1/2U,B正确。
当一相漏电,故障电流经RN和RE构成回路,流经人体电流较小,A错误。
由于RN和RE同在一个数量级,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内,C错误。
因采用了保护接地,如出现一相漏电,故障电流经RN和RE构成回路,与没有接地相比较,漏电设备上对地电压有所降低,但零线上却产生了对地电压。
第48题
接地电阻是衡量防雷接地装置是否可靠的重要指标,每年雷雨季节前应检査防雷接地装置并测量其接地电阻。下列四种防雷接地装置的实测接地电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员工宿舍楼接闪器的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为20Ω
B.气瓶间的独立避雷针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为8Ω
C.配电室进户线处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为8Ω
D.罐区防感应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为8Ω
参考答案:C
解析:
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10Ω,B选项符合要求; 附设接闪器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也不应大于10Ω, 但对于不太重要的第三类建筑物可放宽至30Ω,由于员工宿舍楼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则A选项也符合要求;防感应雷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D选项符合要求;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5Ω,C选项不符合安全要求。
第49题
某公司锅炉工对蒸汽锅炉进行巡检时发现,水位表内发暗,看不到水位。针对此情况,他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打开水位计的放水旋塞,冲洗汽连管及水连管,关闭水位计的汽连管旋塞,关闭放水旋塞
B.关闭给水阀停止上水,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开启排污阀及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
C.降低燃烧强度,减少负荷,调小主汽阀,全开连续排污阀,并打开定期排污阀放水,同时上水
D.关闭锅炉与蒸汽总管间的阀门,开启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和对空排气阀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中描述,水位表内发暗看不到水位,属于“满水事故”,则B符合题意。A是锅炉缺水的处理措施,B是锅炉满水的处理措施,C是汽水共腾的处理措施,D是发生锅炉重大事故时的处理措施。
第50题
瓶阀是装在气瓶瓶口上,用于控制气体进入或排出气瓶的组合装置。包括阀体、阀杆、阀芯、密封圈、锁紧螺母等部件。关于气瓶瓶阀安全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瓶阀上与气瓶连接的螺纹,应与瓶体螺纹匹配并保证密封可靠性
B.可燃气体瓶阀出气口螺纹应为右旋,不燃气体瓶阀出气口螺纹应为左旋
C.工业用非重复充装焊接气瓶,瓶阀应设计成不可重复充装的结构
D.任何与气体接触的金属瓶,瓶阀材料与瓶内充装介质具有相容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瓶阀上与气瓶连接的螺纹,与瓶体螺纹匹配并保证密封可靠性,A正确。
瓶阀出气口的连接型式和尺寸,设计成能够防止气体错装、错用的结构,盛装助燃和不可燃气体瓶阀的出气口螺纹为右旋,可燃气体瓶阀的出气口螺纹为左旋,B错误。
工业用非重复充装焊接气瓶瓶阀设计成不可重复充装的结构,瓶阀与瓶体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C正确。
任何与气体接触的金属或者非金属瓶阀材料与气瓶内所充装的气体具有相容性,D正确。
第51题
起重特性曲线是衡量起重机起重能力的重要指标,表示起重机在一定幅度处允许起吊的最大重量,与多个因素有关。下列因素中,与确定塔式起重机特性曲线无关的是( )。
A.起升高度
B.起升机构的强度
C.最大安全工作载荷
D.起重力矩限制器控制的设定值
参考答案:A
解析:
塔式起重量特性曲线的确定主要受下列因素控制:
(1)起升机构的强度,如起升电机、制动器、减速器、卷筒、钢丝绳、吊钩等;
(2)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整机的抗倾覆稳定性;
(4)最大安全工作载荷;
(5)起重力矩限制器控制的设定值。
第52题
某饲料公司使用燃油叉车搬运货物,燃油叉车由起升装置、货叉、护顶架、挡货架、制动器、链条、液压系统等部件构成。关于该公司燃油叉车安全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排气管应安装防火帽
B.起升装置应设置限位器
C.液压系统应选用溢流安全阀
D.起升装置链条应进行脉冲试验
参考答案:D
解析:
安装火星熄灭器(防火罩、防火帽),用以防止飞出的火星引燃可然物料,A正确。
起升装置应当设置防止越程装置和限位器,避免货叉架和门架上的运动部件从门架上端意外脱落,B正确。
液压系统中,可能油于超载或者油缸到达终点油路仍未切断,以及油路堵塞引起压力突然升高,造成液压系统破坏,系统中必须设置安全阀,最常用的是溢流安全阀,用于控制系统最高压力,C正确。
起升货叉架的链条,需进行极限拉伸载荷和检验载荷试验,D错误。
第53题
甲烷从管道泄漏后,在空气中扩散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燃爆,整个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泄漏、扩散、感应、化学反应。其中,甲烷分子和氧气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这一阶段称为( )。
A.扩散阶段
B.感应阶段
C.化学反应阶段
D.泄漏阶段
参考答案:B
解析:
感应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化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所需时间称为感应时间。
A.火灾发生迅速,产生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选择感温、感烟探测器
B.火灾发生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选择火焰探测器
C.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选择二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D.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根据模拟试验结果分析后选择火灾探测器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初期极易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可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实现火灾的早期探测。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宜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第55题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根据该标准,下列对泄压设施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
B.泄压设施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
C.泄压设施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D.厂房的泄压面积与其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使用量和存储量有关
参考答案:D
解析:
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A和B均正确。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C正确。
选项D错误,厂房的泄压面积的计算公式与厂房的容积和泄压比有关,泄压比与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有关。
A.1.4级建(构)筑物的外部距离为60m
B.储量为70m³的硝酸铵水溶液储罐的外部距离为70m
C.建在室处的90m³硝酸铵水相储罐的外部距离为90m
D.硝酸铵仓库的外部距离为210m
参考答案:C
解析:
《民用爆炸物品工程设计安全标准》4.2.5规定:
危险品生产区内,1.4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50m,A正确;
总储量小于或等于80m³的硝酸铵水溶液储罐(区)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50m,B正确;
总储量大于80m³的硝酸铵水溶液储罐(区)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100m;建在室外的水相制备罐和水相储罐亦应按硝酸铵水溶液储罐考虑外部距离,C错误;
硝酸铵仓库的外部距离不应小于200m,D正确。
A.危险性较小的货物
B.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C.危险性较大的货物
D.危险性大的货物
参考答案:A
解析: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把危险货物包装分成3类:
(1)I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大的货物。
(2)Ⅱ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3)Ⅲ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小的货物。
第58题
凡确认不能使用的爆炸物品,必须予以销毁,在销毁前应报告当地公安部门,选择适当的地点、时间及销毁方法。下列不属于爆炸性物品的销毁方法的是( )。
A.固化法
B.爆炸法
C.烧毁法
D.溶解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凡确认不能使用的爆炸性物品,必须予以销毁,在销毁以前应报告当地公安部门,选择适当的地点、时间及销毁方法。一般可采用以下4种方法:爆炸法、烧毁法、溶解法、化学分解法。
危险废弃物。使危险废弃物无害化采用的方法是使它们变成高度不溶性的物质,也就是固化/稳定化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固化/稳定化方法有:水泥固化、石灰固化、塑性材料固化、有机聚合物固化、自凝胶固化、熔融固化和陶瓷固化。
第59题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剪板机、冲压机作业场所的噪声作业级别是( )。
A.轻度危害
B.一般危害
C.中度危害
D.重度危害
E.极重危害
参考答案:E
解析:
按照GBZ/T189.8的要求测量脉冲噪声声压级峰值(dB)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n,根据表2确定脉冲噪声作业级别,共分四级。根据案例背景描述已知,剪板机、冲压机作业场所的噪声超标,脉冲噪声声压级峰值达128dB,每日脉冲次数约1200次,因此,脉冲噪声危害程度应为极重危害。
第60题 按照机械加工场所物料堆放要求,板料堆放高度上限为( )。
A.1.0m
B.1.5m
C.2.0m
D.2.5m
E.3.0m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物料堆放高度国家标准》的要求,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