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员C1机械类考试题库(1728题)


第521题 关于该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培训情况应记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

B.企业应每年对安管人员进行培训,不必考核

C.企业应当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D.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E.“组织制订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是人力资源经理的安全责任


参考答案:ACD


解析:教材P39页: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培训情况应当记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


第522题 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在本省范围内有效,证书式样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39页:
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有效期为3年,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证书式样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第523题 张某应与原聘用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由原聘用企业到考核机关申请办理证书变更手续。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39页:
证书的变更。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变更受聘企业的,应当与原聘用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通过新聘用企业到考核机关申请办理证书变更手续。考核机关应当在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第524题 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已过期的两人,在重新申请考核获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前不能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参考答案:对


解析:
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已过期的两人,在重新申请考核获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前不能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525题 安全泛指没有( )、不出事故的状态。


A.危险

B.风险

C.目的

D.原因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55页: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的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第526题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 )的程度来判定的。


A.危险

B.损失

C.局部

D.整体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55页: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第527题 一般意义上讲,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 )和( )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生产风险、生产机械

B.生产环境、伤害因素

C.事故风险、伤害因素

D.生产风险、事故风险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55页:
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一般意义上讲,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秉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定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528题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A.危险

B.事故隐患

C.危险源

D.风险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56页: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危险源则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第529题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是( )。


A.第一类危险源

B.第二类危险源

C.第三类危险源

D.第四类危险源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57页: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例如,爆破施工中的炸药、旋转的混凝土搅拌机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不走安全通道进入施工现场、不做安全防护在临边洞口作业等。


第530题 下面( )是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五个部分。


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C.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58页:
美国人海因里希将事故连锁过程影响因素概括为5个:遗传及社会环境(M)、人的缺点(P)、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事故(D)和伤害(A)。


第531题 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安全管理

B.事故预防

C.事故隐患

D.工程技术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60页:
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者应该懂得管理的基本理和原则。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制。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上的缺欠,是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之一。


第532题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主要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


A.管理上的缺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B.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

C.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以通过改进装置、材料及设施,防止能量释放,通过训练、提高工人识别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人保护用品等来实现

D.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采取恰当的措施(如对受伤人员迅速抢救,对设备进行抢修,以及平日对人员进行应急训练等)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60页:
1)控制不足——管理。
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者应该懂得管理的基本理和原则。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制。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上的缺欠,是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之一。
2)基本原因——起源论。
所谓起源论就是强调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而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原因。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精神上的问题等。工作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格,通常的磨损及异常使用方法等,以及温湿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通风、噪声、照明、周围的状况等环境因素只有找出这些基本原因,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3)直接原因——征兆。
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不过是基本原因的征兆,是一种表面现象。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要抓住作为表面现象的直接原因,更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基本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的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能够预测和发现这些直接原因,采取恰当的改措施;同时,为了在经济上及实际可能的情况下采取长期的控制对策,必须努力找出其基原因。
4)事故——接触。
从实际角度出发,事故往往被定义为最终导致人员损伤和死亡、财产损失的事件。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能量的观点出发,把事故看作人的身体或构筑物、设备与超过其值的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活动的物质的接触。因此,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以通过改进装置、材料及设施,防止能量释放,通过训练、提高工人识别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人保护用品等来实现。
5)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损失。
博德模型中的伤害包括了工伤、职业病以及对人员精神方面、神经方面或全身性的不影响。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采取恰当的措施(如对受伤人员迅速抢救,对设备进行抢修,以及平日对人员进行应急训练等)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


第533题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伤害指( )。


A.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B.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I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61页:
吉布森(Gibson)在1961年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1966年,美国运输部安全局局长哈登(Haddon)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他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的长短、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第534题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为两类。其中,第二类伤害指( )。


A.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B.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冻伤等

D.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61页:
吉布森(Gibson)在1961年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1966年,美国运输部安全局局长哈登(Haddon)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他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的长短、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第535题 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 )。


A.间接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B.基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伤害

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D.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事故→伤害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63页:
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被描述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


第536题 ( )就是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A.预防原理

B.强制原理

C.系统原理

D.人本原理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65页:
预防原理就是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从而防止事故发生。


第537题 ( )就是指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A.预防原理

B.强制原理

C.系统原理

D.人本原理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65页:
所谓强制原理就是指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里所指的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第538题 下列不属于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的( )。


A.“3E”原则

B.偶然损失原则

C.因果关系原则

D.动力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65页: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3E”原则。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是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4个原因。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强制(Enforcement)对策3种防止对策,即所谓“3E”原则。
2)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和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比如爆炸事故,爆炸时伤亡人数、伤亡部位、被破坏的设备种类、爆炸程度以及事后是否有火灾发生都是偶然的,无法预测的。
3)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迟早而已。
4)本质安全化原则。就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还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


第539题 ( )就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A.因果关系原则

B.本质安全化原则

C.安全第一原则

D.“3E”原则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65页:
本质安全化原则。就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还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


第540题 ( )就是指在安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A.预防原理

B.强制原理

C.系统原理

D.人本原理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66页:
所谓人本原理,就是指在安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
思想。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