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1767题)


第1041题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安全风险管理的需要,宜建立安全风险监控和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安全风险状态。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133页: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安全风险管理的需要,宜建立安全风险监控和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安全风险状态。


第1042题

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管理评价评定项目的是(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安全文明资金保障制度

C.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D.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42页:
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应为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的考核,其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文明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6个评定项目。


第1043题 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必须具备( )安全生产条件。


A.8项

B.10项

C.12项

D.13项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43页:
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必须具备12项安全生产条件。


第1044题 开挖深度超过(含)( )米或者地质条件或者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材P144页: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基坑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4)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高处作业吊篮。
5)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
6)异型脚手架工程。
(5)拆除工程。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信设施或其他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6)暗挖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
(7)其他。
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3)人工挖孔桩工程。
4)水下作业工程。
5)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1045题 搭设高度5米及以上、搭设跨度( )米及以上的模板支撑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A.5

B.8

C.10

D.15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44页: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基坑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4)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高处作业吊篮。
5)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
6)异型脚手架工程。
(5)拆除工程。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信设施或其他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6)暗挖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
(7)其他。
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3)人工挖孔桩工程。
4)水下作业工程。
5)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1046题 搭设高度( )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A.12m

B.16m

C.20m

D.24m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44页: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基坑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4)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高处作业吊篮。
5)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
6)异型脚手架工程。
(5)拆除工程。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信设施或其他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6)暗挖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
(7)其他。
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3)人工挖孔桩工程。
4)水下作业工程。
5)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1047题 以下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是( )


A.深度4米的基坑土方开挖工程

B.搭设高度5米的模板支撑工程

C.跨度15米的模板支撑工程

D.搭设高度20米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44页: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基坑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4)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高处作业吊篮。
5)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
6)异型脚手架工程。
(5)拆除工程。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信设施或其他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6)暗挖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
(7)其他。
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3)人工挖孔桩工程。
4)水下作业工程。
5)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1048题

搭设高度达到(  )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A.3

B.5

C.8

D.10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P145页: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深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及以上。
(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4)脚手架工程。
1)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2)提升高度在150m及以上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
3)分段架体搭设高度20m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5)拆除工程。
1)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2)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影响范围内的拆除工程。
(6)暗挖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
(7)其他。
1)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跨度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或跨度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3)开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4)水下作业工程。
5)重量1000kN及以上的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1049题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包含跨度大于( )米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


A.20

B.24

C.36

D.45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45页: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深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²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及以上。
(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4)脚手架工程。
1)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2)提升高度在150m及以上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
3)分段架体搭设高度20m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5)拆除工程。
1)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2)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影响范围内的拆除工程。
(6)暗挖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
(7)其他。
1)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跨度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或跨度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3)开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4)水下作业工程。
5)重量1000kN及以上的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第1050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编制(  )。


A.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B.安全施工方案

C.专项施工方案

D.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46页: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第1051题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 )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A.项目经理

B.技术负责人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方案编制人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46页:
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第1052题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 )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A.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B.总承包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C.总承包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分包项目技术负责人

D.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项目技术负责人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46页: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分包并由分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1053题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A.监理

B.设计

C.施工

D.建设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P147页: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第1054题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参加专家论证会的专家人数不应少于(  )人。


A.4

B.3

C.5

D.6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P147页:
专家应当从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符合专业要求且人数不得少于5名。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第1055题 参加专家论证会的施工单位人员不包括( )


A.质量检查员

B.技术负责人

C.专职安全员

D.项目负责人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147页: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的参会人员应当包括:
1)专家。
2)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3)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4)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5)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


第1056题 下列关于安全技术交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技术交底是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应该对安全技术交底做出明确规定,制定相关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B.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制度应对安全技术交底的种类与形式、安全技术交底时间、安全技术交底责任人、安全技术交底接收人、安全技术交底签字手续办理等内容做出具体规定

C.安全技术交底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分级、分层次进行

D.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记录,交底双方应履行签字手续,书面记录应由交底者、被交底者双方留存备查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49页:
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记录,交底双方应履行签字手续,书面记录应由交底者、被交底者和安全管理者三方留存备查。


第1057题

专项施工项目及企业内部规定的重点施工工程开工前,(  )应向参加施工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A.作业班组

B.项目负责人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企业技术负责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材P148页:
安全技术交底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分级、分层次进行:
1)专项施工项目及企业内部规定的重点施工工程开工前,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和专项方案实施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会同方案编制人员就方案的实施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提出方案中涉及的设施安装、验收的方法和标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方案编制人员必须参与方案实施的验收和检查。
3)总承包单位向分包单位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分包单位工程项目的安全技术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第1058题 对变换工种(岗位)或休息( )后再次上岗的人员,施工项目部的项目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和现场演示交底。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48页:
对变换工种(岗位)或休息半年后再次上岗的人员,施工项目部的项目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和现场演示交底。


第1059题 施工现场内的作业区、作业平台、人行通道、施工通道、运输接料平台等施工活动场所,坠落高度基准面( )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A.1.5m及以上

B.2m及以上

C.2.2m及以上

D.2.5m及以上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50页:
施工现场内的作业区、作业平台、人行通道、施工通道、运输接料平台等施工活动场所,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第1060题 下列关于洞口防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因工程本身存在或因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而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应设置有效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

B.用安全平网防护时,不得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安全平网

C.洞口处防护栏杆的用材、连接、固定与临边防护栏杆要求相同

D.墙面等处的垂直洞口,应设置移动式防护门或设置防护栏杆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50页:
洞口防护
(1)因工程本身存在或因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而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应设置有效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不得在未固定、无防护设施的构件及管道上进行作业或通行。
(2)楼板与墙洞口,挖孔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天窗、地板门等处,应按洞口防护要求设置稳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平网或其他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的防护设施。
(3)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坑、沟、槽,高处临边等危险作业处,除应设防护设施及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灯光警示。
(4)采用安全平网防护时,不得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安全平网。
(5)预制构件的洞口,包括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参照上述原则防护。
(6)垃圾井道、烟道,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人员、物体坠落。墙面等处的垂直洞口,应设置固定式防护门或设置防护栏杆。
(7)洞口处防护栏杆的用材、连接、固定与临边防护栏杆要求相同。
(8)因施工需要临时移动或拆除施工现场临边、洞口或井道防护设施的,应经项目安全负责人审核批准,设专人监护,设置警示标志,监护人员撤离前应将原防护设施复位。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