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 )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A.告知
B.书面告知
C.口头告知
D.口头或书面告知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33页:
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第302题 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 )。
A.清点数量
B.定期检查
C.查验
D.核对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33页:
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第303题 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 )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A.15日
B.7日
C.30日
D.14日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P34页:
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304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 )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建设部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C.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D.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34页: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第305题 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每年
B.每季度
C.每月
D.每周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34页:
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第306题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 )。
A.质量教育
B.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C.生产教育培训
D.机械操作规程培训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34页:
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307题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在采用( )时,应当对作业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
B.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
C.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D.新能源、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34页:
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308题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 )。
A.人寿保险
B.火灾险
C.财产保险
D.意外伤害保险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34页:
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第309题 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由( )支付。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分包单位
D.个人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34页:
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第310题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A.处理办法
B.应急办法
C.预防措施
D.应急救援预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34页:
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311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的向( )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劳动部门
D.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34页:
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第312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10
B.20
C.30
D.50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35页: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文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313题
以下关于重大事故,说法正确的是( )。
A.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B.50人以上75人以下重伤
C.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万元
D.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万元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材P35页: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文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314题 按照事故的分类,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的事故。
A.3人以下死亡
B.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C.10人以上20人以下重伤
D.1000万元以上3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35页: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文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315题 下列事故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
A.事故造成8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B.事故造成120人重伤
C.事故造成15人死亡
D.事故造成2000万直接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35页: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文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316题
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立即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3小时内
参考答案:B
解析:
教材P35页: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317题 ( )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死亡事故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36页: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318题 ( )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死亡事故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36页: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319题
下列关于《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办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B.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C.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5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D.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时,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P37页: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320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 )负责。
A.国家
B.本人
C.所在单位
D.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P37页: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