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41题 以下关于监测点布置说法正确的是()。
A.对直埋的柔性管 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
B.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
C.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上
D.地下管线沉降监 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上方
E.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差
参考答案:BDE
解析:
8.2.4 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结构墙、柱上,并应分别沿平行、垂直于坑边的方向上布设。在建筑物邻基坑一侧,平行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15m。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宜设置在柱、隔墙与结构缝部位。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布点范围应能反映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差。必要时,可在建筑物内部布设测点。
8.2.5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当采用测量地面沉降的间接方法时,其测点应布设在管线正上方。
当管线上方为刚性路面时,宜将测点设置于刚性路面下。对直埋的刚性管线,应在管线节点、竖井及其两侧等易破裂处设置测点。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20m。
第542题 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等。
A.前方交汇法
B.极坐标法
C.视准线法
D.小角度法
E.投点法
参考答案:CDE
解析:水平位移监测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
第543题 建筑倾斜观测,当被测建筑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点和宽敞的观测场地时,宜选用()。
A.前方交汇法
B.极坐标法
C.视准线法
D.小角度法
E.投点法
参考答案:AE
解析:当被测建筑物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点和宽敞的观测场地时,宜选用投点法、测水平角法或前方交会法。
第544题 建筑倾斜观测,当被测建筑内部有一定的竖向通视条件时,宜选用()。
A.前方交汇法
B.垂吊法
C.激光铅直仪观测法
D.差异沉降法
E.投点法
参考答案:BC
解析:当被测建筑物内部有一定的竖向通视条件时,宜选用垂吊法、激光铅直仪观测法、激光位移计自动测记法或正锤线法。
第546题 基坑进行孔隙水压力监测时,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孔隙水压力计的主要类型为钢弦式和应变式孔隙水压力计
B.孔隙水压力计的量程应满足被测压力范围的要求,可取静水压力与超孔隙水压力之和的2倍
C.孔隙水压力计应事前埋设,埋设前应浸泡饱 和,排除透水石中的气泡
D.采用钻孔法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钻孔直径不应大于110mm
E.宜使用泥浆护壁成孔
参考答案:ABC
解析:采用钻孔法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钻孔直径宜为110mm~130mm,不宜使用泥浆护壁成孔,钻孔应圆直、干净;封口材料宜采用直径10mm~20mm的干燥膨润土球。
第547题 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由监测项目的()共同控制。
A.累计变化量
B.变化速率值
C.附加变形量
D.水平位移量
E.地面沉降量
参考答案:AB
解析: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由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共同控制。
第548题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内、外地层位移控制应符合()要求。
A.不得导致基坑的失稳
B.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
C.对周边已有建(构)筑物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D.不得影响周边道路、地下管线等正常使用
E.满足特殊环境的技术要求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8.0.2 基坑内、外地层位移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不得导致基坑的失稳。
2 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
3 对周边已有建筑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先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4 不得影响周边道路、管线、设施等正常使用。
5 满足特殊环境的技术要求。
第550题 地下管线对附加变形的承受能力应考虑管线的材料()等因素,并宜与管线管理单位协商综合确定管线的容许变形量及监控实施方案。
A.管节长度
B.接头构造
C.新旧状况
D.埋深
E.内压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地下管线对附加变形的承受能力应考虑管线的材料、管节长度、接头构造、新旧状况、埋深、内压等因素,并宜与管线管理单位协商综合确定管线容许变形量及监控实施方案。
第551题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宜采用能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计算参数应结合()综合确定。
A.本构模型的定义
B.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参数
C.施工组织设计图纸
D.当地年降水量
E.工程经验
参考答案:ABE
解析:计算参数应结合本构模型的定义、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参数及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第552题 灌注排桩施工可选用在搅拌桩中套打、提高泥浆比重、采用优质泥浆护壁等措施提高灌注桩()。
A.桩身强度
B.桩侧摩阻力
C.成孔质量
D.承载力
E.控制孔壁坍塌
参考答案:CE
解析:灌注排桩施工可选用在搅拌桩中套打、提高泥浆比重、采用优质泥浆护壁等措施提高灌注桩成孔质量以及控制孔壁坍塌。
第554题 塑料模板、玻璃钢模板、铝合金模板具有()的优点。
A.质量轻
B.刚度大
C.造价低
D.拼装方便
E.周转率高
参考答案:ABDE
解析:塑料模板、玻璃钢模板、铝合金模板具有质量轻、刚度大、拼装方便、周转率高的特点,但由于造价较高,在施工中尚未普遍使用。
第555题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A.承载能力
B.硬度
C.刚度
D.整体性
E.稳定性
参考答案:ACE
解析: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第556题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A.承载力
B.刚度
C.稳定性
D.强度
E.支撑面积
参考答案:ABC
解析: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第557题 安装上层模板时,当层间高度大于 5m时,应选用()。
A.木立柱支模
B.桁架支模
C.竹立柱支模
D.钢管立柱支模
E.钢木组合立柱支模
参考答案:BD
解析: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heng)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
第558题 采用标准门架作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A.门架支撑可沿梁轴线垂直和平行布置
B.顶部操作层应采用挂扣式脚手板满铺
C.间距宜小于1.2m
D.支撑架底部垫木上应设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
E.上下门架的组装连接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当采用标准门架作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门架的跨距和间距应按设计规定布置,间距宜小于1.2m;支撑架底部垫木上应设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门架、调节架及可调底座,其高度应接其支撑的高度确定。
(2)门架支撑可沿梁轴线垂直和平行布置。当垂直布置时,在两门架间的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当平行布置时,在两门架间的两侧亦应设置交叉支撑,交叉支撑应与立杆上的锁销锁牢,上、下门架的组装连接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
(3)当门架支撑宽度为4跨及以上或5个间距及以上时,应在周边底层、顶层、中间每5列、5排在每门架立杆跟部设舛8×3.5mm通长平加固杆,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4)当门架支撑高度超过8m时,应按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6.2.4条的规定执行,剪刀撑不应大于4个间距,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5)顶部操作层应采用挂扣式脚手板满铺。
第559题 关于爬模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爬升时,作业人员应站在爬升件上,防止模板爬升过程中晃动与扭转
B.爬升前,应检查确认各个爬升模板单元已彻底分开
C.爬架底部亦应满铺脚手板和设置安全网。
D.支架爬升时的附墙架穿墙螺栓受力处的新浇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N/m㎡
E.每单元爬升完毕应及时固定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爬升时,应先收紧千斤钢丝绳,吊住大模板或支架,然后拆卸穿墙螺栓,并检查再无任何连接,卡环和安全钩无问题,调整好大模板或支架的重心,保持垂直,开始爬升。爬升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固定件上,不得站在爬升件上爬升,爬升过程中应防止晃动与扭转。
第560题 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筑应()。
A.分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d
B.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得少于7d
C.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D.分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
E.不可留设施工缝,应一次浇筑
参考答案:CD
解析:
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可留设施工缝分仓浇筑,分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
②当留设后浇带时,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得少于14d;
③超长整体基础中调节沉降的后浇带,混凝土封闭时间应通过监测确定,差异沉降应趋于稳定后再封闭后浇带;
④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