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1题 下列关于排桩围护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作业挖孔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 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5m
B.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5根
C.钻机施工时,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D.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 3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3.0倍
E.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参考答案:CE
解析:
孔口周边必须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0.8m。
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500钢筋,单桩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8根。
当桩孔净间距过小或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时,相邻桩应间隔施工,当无特别措施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不应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宜大于36h。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悬臂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600mm;对锚拉式排桩或支撑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400mm;排桩的中心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2.0倍。
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桩间土防护措施宜采用内置钢筋网或钢丝网的喷射混凝土面层。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第522题 对于排桩,根据土层的性质、地下水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要求的不同,可考虑选择()等桩型。
A.混凝土灌注桩
B.型钢桩
C.钢管桩
D.钢板桩
E.型钢水泥土搅拌桩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应根据土层的性质、地下水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要求等选择混凝土灌注桩、型钢桩、钢管桩、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等桩型;
第523题 关于排桩围护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根据土层的性质、地下水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要求等选择混凝土灌注桩、型钢桩、钢管桩、钢板桩、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等桩型
B.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悬臂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500mm
C.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D.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间土体进行加固
E.遇到地下水位较低,宜采用泥浆护壁的工艺施工灌注桩
参考答案:AD
解析:
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时,对悬臂式排桩,支护桩的桩径宜大于或等于600mm;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遇有湿陷性土层、地下水位较低、既有建筑物距离基坑较近时,不宜采用泥浆护壁的工艺施工灌注桩。
第524题 基坑降排水的安全生产目标包括()。
A.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而浸泡地基,影响地基承载力
B.保障施工机械正常工作
C.防止基坑坑底被水浸泡后造成基坑安全性的降低
D.防止边坡土方坍塌,影响施工进度
E.对基坑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水进行控制
参考答案:ACE
解析:
当谈到基坑降排水的安全生产目标时,以下是每个选项的解析:
A. 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而浸泡地基,影响地基承载力:
- 这个目标强调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内部,避免地基被浸泡,从而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这是基坑降水工程中的关键目标之一。
B. 保障施工机械正常工作:
- 尽管保障施工机械的正常工作是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考虑因素,但通常不作为基坑降排水的主要安全生产目标之一。这个选项与基坑降排水的直接关系较弱。
C. 防止基坑坑底被水浸泡后造成基坑安全性的降低:
- 这个目标指出了防止基坑坑底被水浸泡,从而减少基坑结构安全性降低的风险。保持基坑底部干燥对于施工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D. 防止边坡土方坍塌,影响施工进度:
- 这个选项通常不是基坑降排水的安全生产目标之一。基坑降排水的主要焦点是控制水位,防止水对基坑结构和地基产生不利影响,而非直接防止边坡土方坍塌。
E. 对基坑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水进行控制:
- 控制基坑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水是基坑降排水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有效的降水系统和控制措施,确保地下水位稳定在安全范围内,有助于保障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基坑降排水的安全生产目标主要是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基坑和施工安全造成影响,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安全性。
第525题 基坑降水设计应包括()、降水井质量验收标准、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估、应急预案等。
A.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B.水位降深控制标准
C.降水后承压水位预测
D.降水井群的平面布置
E.降水井深度与井的结构
参考答案:ABCDE
第526题 地下水控制包括基坑开挖影响深度内的潜水、微承压水与承压水控 制,采用的方法有()。
A.截水
B.隔水
C.集水明排
D.基坑降水
E.地下水回灌
参考答案:ACDE
解析:包括基坑开挖影响深度内的上层滞水、潜水与承压水的控制,采用的方法包括截水、集水明排、降水及地下水回灌等形式。
第527题 基坑降水应根据场地的()等,选择合理降水井类型、设备和方法。
A.水文地质条件
B.基坑面积
C.开挖深度
D.各土层的渗透性
E.周边环境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基坑降水应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面积、开挖深度、各土层的渗透性等,选择合理的降水井类型、设备和方法。
第528题 当坑底下部的承压水影响到基坑安全时,应采取()等治理措施。
A.坑底土体加固
B.封底隔渗
C.降低承压水头
D.钻孔减压
E.必要时截水
参考答案:AC
解析:当坑底下部的承压水影响到基坑安全时,应采取坑底土体加固或降低承压水头等治理措施。
第529题 对于涉及微承压水、承压水控制的基坑工程,降水设计前应进行专门的现场水文地质试验,获取降水影响深度内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参数,包括()、影响半径R以及各向异性渗透特征参数k等。
A.渗透系数k
B.储水系数S或给水度μ
C.导水系数T
D.导压系数a
E.越流参数B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对于涉及微承压水、承压水控制的基坑工程,降水设计前应进行专门的现场水文地质试验,获取降水影响深度内含水层 (组)的水文地质参数,包括渗透系数k、储水系数S或给水度 μ、导水系数T、导压系数a、越流参数B、影响半径R以及各向异性渗透特征参数 k等。
第530题 减压降水运行正式开始前1周内应测定基坑监测背景值,监测内容包括()等。
A.基坑内的初始承压水位
B.基坑外的初始承压水位
C.基坑周边相邻地面沉降初值
D.保护对象以及基坑围护体的变形
E.距基坑50m范围内建筑的沉降量
参考答案:ABCD
解析:降水运行正式开始前1周内应测定环境背景值,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内外的初始承压水位、基坑周边相邻地面沉降初值、保护对象的初始变形以及基坑围护体变形等,与基坑设计要求重复的监测项目可利用基坑监测资料。降水运行过程中,应及时整理监测资料,绘制相关曲线,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第531题 以下关于喷射井点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A.井管采用金属管,管壁上渗水孔宜按梅花状布置
B.井点管水平间距一般为2~3m
C.井点管直径宜为100~150mm
D.成孔孔径不应小于 300mm,成孔深度应大于过滤器底端埋深1.0m。
E.每根喷射井点沉设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单井试抽,试抽持续到水由浊变清为止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喷射井点施工
(1)井点管直径宜为75mm~100mm,井点管水平间距宜为2.0~4.0m。
(2)成孔孔径不应小于400mm,成孔深度应大于过滤器底端埋深1.0m。
(3)回填滤料应符合规定。
(4)每套喷射井点的井点数不宜超过30根,总管直径不宜小于为150mm,总长不宜超过60.0m。如果多套井点呈环圈布置,各套进水总管之间宜用阀门隔开,每套井点自成系统。
(5)每根喷射井点沉设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单井试抽,排出的浑浊水不得回入循环管路系统,试抽时间持续到水由浊变清为止。
(6)喷射井点系统安装完毕,亦需进行试抽,不应有漏气或翻砂冒水现象。工作水应保持清洁,在降水过程中应视水质浑浊程度及时更换。
第532题 以下关于截水帷幕说法正确的是()。
A.支护结构采用排桩时,可采用高压旋喷或摆喷注浆与排桩相互咬合的组合帷幕形式
B.截水帷幕在平面布置上应沿基坑周边闭合
C.当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作为局部截水帷幕时,应采用复喷工艺,喷浆下沉或提升速度应大于100mm/min
D.采用水泥土截水帷幕时,搅拌桩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 0.4~0.6
E.当坑底以下存在连续分布、埋深较浅的隔水层时,应采用不落底式帷幕
参考答案:AB
解析:
第533题 高压喷射注浆应按水泥土固结体的()选择喷射压力、注浆流量、提升速度、旋转速度等工艺参数。
A.水灰比
B.固结特性
C.设计有效半径
D.凝结时间
E.土的性状
参考答案:CE
解析:高压喷射注浆应按水泥土固结体的设计有效半径与土的性状选择喷射压力、注浆流量、提升速度、旋转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较硬的粘性土、密实的砂土和碎石土宜取较小提升速度、较大喷射压力。
第534题 以下关于钢板桩截水帷幕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评估钢板桩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B.施工过程应采取措施减小成孔引起的土层沉 降,并及时监测倾斜
C.在拔出钢板桩前应先用液压锤振动钢板桩,拔除后的桩孔应采用注浆回填
D.钢板桩打入与拔除时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E.当注浆孔邻近既有建(构)筑物时,宜采用速凝浆液进行喷射注浆
参考答案:AD
解析:
7.3.4 钢板桩截水帷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评估钢板桩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在拔除钢板桩前应先用振动锤振动钢板桩,拔除后的桩孔应采用注浆回填。
3 钢板桩打入与拔除时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第535题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临水基坑尚应考虑最高水位、潮位等因素。
A.场地条件
B.基坑平面尺寸
C.开挖深度
D.支护形式
E.施工方法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16.1.1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场地条件、基坑平面尺寸、开挖深度、支护形式、施工方法等因素,临水基坑尚应考虑最高水位、潮位等因素。
第536题 在土石方工程开挖施工中,应定期测量和校核()。
A.设计平面位置
B.几何尺寸
C.边坡坡率
D.场地高差
E.水平标高
参考答案:ACE
解析:在土石方工程开挖施工中,应定期测量和校核设计平面位置、边坡坡率和水平标高。
第537题 基坑开挖时,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或损害()等构件。
A.锚杆
B.腰梁
C.土钉墙墙面
D.内支撑及其连接件
E.已施工的基础桩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开挖时,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或损害锚杆、腰梁、土钉墙墙面、内支撑及其连接件等构件,不得损害已施工的基础桩。
第538题 以下关于放坡开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护坡与坡体间宜设垂直于坡面的插筋,间距不宜大于 1.5m
B.钢丝网水泥砂浆护坡面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mm
C.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不可与垫层相连
D.护坡坡面应设置泄水孔,间距应根据设计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1.5~3.0m
E.采用分层分段方法进行土方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底标高应低于相应土钉位置,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于30m
参考答案:ABC
解析:
钢丝网及水泥砂浆面层要抹过坡顶及基坑底部不少于30cm,厚1.0~1.5cm。
护坡面层宜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的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第539题 以下关于狭长形基坑开挖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
B.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层厚度宜为3~4m
C.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宜大于1:2.5
D.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不宜小于 5m
E.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参考答案:CD
解析:
狭长形基坑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钢支撑的狭长形基坑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的方法,斜面应设置多级边坡;分段长度宜为 3m~8m,分层厚度宜为 3m~4m。
(2)纵向斜面边坡总坡度不应大于 1:3.0,各级边坡坡度不应大于1:1.5,各级边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 3.0m;多级边坡超过二级应设置加宽平台,加宽平台宽度不应小于 9.0m,加宽平台之间的土方边坡不应超过二级;纵向斜面边坡长时间暴露时宜采取护坡措施;各级边坡、各阶段形成的多级边坡和纵向总边坡的稳定性的验算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3)每层每段开挖和支撑形成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4)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至坑底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基础底板施工缝设置要求限时进行垫层和基础底板的浇筑,基础底板分段浇筑的长度不宜大于 25m,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相邻纵向边坡的开挖。
(5)狭长形基坑可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开挖的方法,也可采用从中间向两端开挖的方法。
(6)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时,钢筋混凝土支撑底以上的土方可采用不分段连续开挖的方法,其余土方可采用纵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的方法。
第540题 基坑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
B.监测依据、项目、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C.监测元件和仪器
D.监测频率和报警值
E.资料整理方法及监测成果形成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施工方编制施工监测方案应包括八项内容:(1)工程概况;(2)监测依据和项目;(3)监测人员配备;(4)监测方法、精度和主要仪器设备;(5)测点布置与保护;(6)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值;(7)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措施;(8)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