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01题
腹痛绕脐,左下腹按之有块累累,常见的病证是
A.血瘀
B.气滞
C.虫积
D.燥屎
E.肠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按腹部辨疼痛的临床意义。
若腹痛绕脐,左下腹部按之有块累累,当考虑燥屎内结。腹有结聚,按之硬,且可移动聚散的,多为虫积。
故答案为“燥屎”。
第602题
腹中肿块,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聚散不定,病属
A.痰凝
B.气滞
C.虫积
D.水饮
E.瘀血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按诊的临床意义。
肿块时聚时散,或按之无形,痛无定处的,为瘕为聚,多属气滞。
故答案为“气滞”。
【考点延展】
腹胀满,叩之如鼓,小便自利的属气胀;按之如囊裹水,小便不利的是水臌;
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且痛有定处的,为癥为积,多属血瘀;
若腹痛绕跻,左下腹部按之有块累累,当考虑燥屎内结;
腹有结聚,按之硬,且可移动聚散的,多为虫积;
右侧少腹部按之疼痛,尤以重按后突然放手而疼痛更为剧烈的,多是肠痈。
第603题
右侧少腹部按之疼痛,重按突然放手后疼痛剧烈的,多见于
A.虫积
B.气胀
C.肠痈
D.血瘀
E.燥尿内结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按诊的临床意义。
右侧少腹部按之疼痛,重按突然放手后疼痛剧烈的,多是肠痈。
故答案为“肠痈”。
【考点延展】
腹胀满,叩之如鼓,小便自利的属气胀;按之如囊裹水,小便不利的是水臌;
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且痛有定处的,为癥为积,多属血瘀;
肿块时聚时散,或按之无形,痛无定处的,为瘕为聚,多属气滞;
若腹痛绕跻,左下腹部按之有块累累,当考虑燥屎内结;
腹有结聚,按之硬,且可移动聚散的,多为虫积。
第604题
下列哪项不属表证的常见症状
A.恶寒发热
B.腹痛拒按
C.脉浮
D.苔薄白
E.头身疼痛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表证的常见症状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故答案为“腹痛拒按”。
【考点延展】
喜按为虚证,拒按为实证。
第605题
阴虚证的常见症状是
A.五心烦热
B.神疲
C.乏力,眩晕
D.脉沉
E.舌红,苔黄腻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阴虚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舌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故答案为“五心烦热”。
第606题
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不见
A.汗热味咸而黏
B.脉燥疾
C.呼吸气粗
D.四肢厥冷
E.肌肤热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亡阴证的临床表现。
亡阴证临床常见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面赤,口渴欲饮,呼吸气粗,皮肤皱瘪,小便极少。
故答案为“四肢厥冷”。
第607题
阴证的表现有
A.气短
B.心烦
C.颧红
D.大便腥臭
E.舌胖嫩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阴证的形成,多由于年老体衰,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五脏,以致阳虚阴盛,功能衰减,脏腑功能降低,常见于里证的虚寒证。其在临床常表现为无热恶寒、四肢逆冷、息短气乏、身体沉重、精神不振、但欲卧寐、呕吐、下利清谷、小便色白、爪甲色青、面白舌淡、脉沉微等症状。阴证以见寒象为辨证要点。
【考点延展】
心烦多因有热。
第608题
阳虚证的症状可见
A.形体消瘦
B.五心烦热
C.口燥咽干
D.形寒肢冷
E.眩晕失眠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阳虚证:怕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舌质淡,舌体胖,苔白滑,脉沉迟。
故答案为“形寒肢冷”。
第609题
表证阶段的寒热特点多表现为
A.恶寒发热
B.但寒不热
C.但热不寒
D.寒热往来
E.身热不扬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表证阶段的发热特点为恶寒发热并见。
故答案为“恶寒发热”。
【考点延展】
但寒不热多见于寒证,但热不寒的壮热、潮热等多属里证,寒热往来为半表半里证的特点,身热不扬为湿热证的发热特点。
第610题
实证的表现不见
A.大便秘结
B.神昏谵语
C.五心烦热
D.舌质苍老
E.脉实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由于实邪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实证的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主要有: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以症状表现有余、亢盛为辨证要点。
【考点延展】
五心烦热为阴虚证。
第611题
虚证的病机是
A.邪正俱盛
B.正气不足
C.正邪相持
D.邪正交争
E.正盛邪却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虚证,虽有阴、阳、气、血虚损的区分,但凡属虚证,皆为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于调养为主。如饮食失调,后天之本不固,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气血,房事过度,耗散肾脏元真,或久病以及失治、误治损伤正气等,均可致成虚证。
故答案为“正气不足”。
第612题
以下哪项非亡阴证的表现
A.热汗如油
B.肤热肢温
C.面色苍白
D.脉细疾数
E.口唇干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亡阴证的面色表现为颧红,面色苍白是亡阳证的表现。其余四项均属亡阴证的表现特点。
故答案为“面色苍白”。
第613题
发热,头痛恶风,咽喉肿痛,肢冷便溏,证属
A.虚热证
B.表寒里热证
C.表热里寒证
D.里热证
E.上寒下热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表热里寒证:阳气不足,外感风热,以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咳嗽,头身疼痛,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胖,苔薄黄,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故答案为“表热里寒证”。
第614题
高热,咳喘咯黄稠痰,胸痛,痰中带血,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诊为
A.虚热证
B.表寒里热证
C.上寒下热证
D.里热证
E.表热证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里热证,多因病邪内传或脏腑积热所致。证见身热汗多,渴欲引饮,心烦口苦,小溲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
故答案为“里热证”。
第615题
病常自汗出,反复感冒,短气乏力,面色淡白,舌淡脉弱者,诊为
A.外感暑湿证
B.太阳中风证
C.外感风寒证
D.外感表虚证
E.内伤表虚证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表里虚实概念的灵活应用。
常自汗出,短气乏力,面色淡白,舌淡脉弱,这是内有气虚的表现,又见反复感冒,是气虚卫表不固。
故答案为“内伤表虚证”。
第616题
表证的病位在
A.气血
B.骨髓
C.脏腑
D.肌腠
E.筋膜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一般是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病初起阶段。
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状为主。以起病急、病程短,有发热恶寒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故答案为“肌腠”。
【考点延展】
肌腠指肌肉的纹理,相当于肌肉的组织间隙,又名“肉腠”或“分理”,泛指肌表腠理。
第617题
声音高亢有力,连续不断者多属
A.寒证
B.气虚证
C.实证
D.阴证
E.里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可以判断痛证的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声音高亢有力,气粗息涌,多属实证、热证;声音低弱无力.气息微弱,多属虚证、寒证。
故答案为“实证”。
第618题
在八纲辨证中,属于总纲的是
A.表里
B.寒热
C.虚实
D.气血
E.阴阳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寒热用以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用以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用以分别邪正的盛衰;疾病的基础是阴阳失调,因此,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故答案为“阴阳”。
第619题
表里两纲主要辨别
A.病性
B.病位
C.病类
D.病势
E.病因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一般地说,病在皮毛、肌腠,部位浅在者属表证,病在脏腑、血脉、骨髓,部位深在者属里证。
故答案为“病位”。
第620题
寒热在辨证中的最主要意义是
A.辨病位的纲领
B.辨病因的纲领
C.辨病性的纲领
D.辨标本的纲领
E.辨邪正的纲领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八纲辨证。
寒热是辨析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故答案为“辨病性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