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题库(2413题)


第1881题

某药材略呈圆柱形或半球形,表面浅黄褐色,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该药材是


A.海螵蛸

B.桑螵蛸

C.土鳖虫

D.蟾酥

E.牡蛎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桑螵蛸的性状鉴别。

桑螵蛸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

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球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的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质硬而脆。

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第1882题

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的是


A.乳香

B.没药

C.芒硝

D.蜂蜜

E.冰片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蜂蜜的性状鉴别。

蜂蜜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气芳香,味极甜。


第1883题

某药材呈扁平卵形,背部紫褐色,腹面红棕色、有横环节,胸部有足3对。该药材是


A.蜈蚣

B.乌梢蛇

C.地龙

D.土鳖虫

E.全蝎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土鳖虫的性状鉴别。

土鳖虫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地鳖:呈扁平卵形。前端较狭,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l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冀地鳖: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第1884题

桑螵蛸的药用部位是


A.干燥虫体

B.生理产物

C.病理产物

D.分泌物

E.干燥卵鞘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桑螵蛸的来源。

桑螵蛸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


第1885题

某动物药材质硬而脆,断面平坦,中间有4个亮棕色或亮黑色丝腺环。该药材是


A.僵蚕

B.地龙

C.全蝎

D.蟾酥

E.斑蝥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僵蚕的性状鉴别。

僵蚕药材: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第1886题

粉末特征为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及圆形毛窝、刚毛黄色或黄棕色的动物类药材是


A.地龙

B.蜈蚣

C.全蝎

D.僵蚕

E.斑蝥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僵蚕的显微鉴别。

僵蚕粉末的显微特征:菌丝体近无色,细长卷曲缠结在体壁碎片中。气管壁碎片略弯曲或呈弧状,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及圆形毛窝。刚毛黄色或黄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


第1887题

关于全蝎的粉末鉴别,错误的是


A.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

B.外表皮表面观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

C.具有的刚毛髓腔细窄

D.横纹肌纤维多碎断,暗带较明带宽

E.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全蝎的显微鉴别。

全蝎粉末的显微鉴别: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外表皮表面观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刚毛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横纹肌纤维多碎断,明带较暗带宽,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


第1888题

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的动物类药材是


A.地龙

B.蜈蚣

C.全蝎

D.僵蚕

E.蟾酥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蟾酥的性状鉴别。

蟾酥药材: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第1889题

药用部位为背甲和腹甲的药材是


A.石决明

B.海螵蛸

C.桑螵蛸

D.龟甲

E.鳖甲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龟甲的药用部位。

龟甲的药用部位为背甲和腹甲。海螵蛸的药用部位为干燥内壳,桑螵蛸的药用部位为干燥卵鞘,石决明的药用部位为贝壳。鳖甲的药用部位为背甲。


第1890题

全身密被细鳞,背部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足趾底面具吸盘的药材是


A.金钱白花蛇

B.蛤蚧

C.蕲蛇

D.牛黄

E.鳖甲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蛤蚧的性状鉴别。

蛤蚧呈扁片状,头略呈扁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角质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或橙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面具吸盘。


第1891题

具有“剑脊”和背麟行数成双形状特征的药材是


A.乌梢蛇

B.滑鼠蛇

C.金钱白花蛇

D.王锦蛇

E.蕲蛇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乌梢蛇的性状鉴别。

乌梢蛇药材呈圆盘状,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第1892题

药用部位为除去内脏的干燥体的是


A.蛤蚧

B.土鳖虫

C.全蝎

D.龟甲

E.蜈蚣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蛤蚧的来源。

蛤蚧为脊索动物门爬行纲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第1893题

呈圆盘状,脊鳞扩大成六角形,尾下鳞单行的中药材为


A.海马

B.金钱白花蛇

C.蕲蛇

D.蛤蚧

E.乌梢蛇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金钱白花蛇的性状鉴别。

金钱白花蛇药材:呈圆盘状。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中,口腔内上颌骨前端有毒沟牙1对,鼻间鳞2片,无颊鳞,上下唇鳞通常各为7片。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向腹面渐增宽,黑环纹宽3~5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1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尾下鳞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第1894题

具有“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性状特征的药材是


A.蕲蛇

B.乌梢蛇

C.鹿茸

D.羚羊角

E.金钱白花蛇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蕲蛇的性状鉴别。

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 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属部侧扁,尾尖一枚鳞片尖长,称角质刺,也叫“佛指甲”。


第1895题

鸡内金的药用部位为


A.干燥沙囊内壁

B.干燥内壳

C.干燥卵鞘

D.干燥体

E.干燥分泌物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鸡内金的来源。

鸡内金为脊索动物门鸟纲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


第1896题

图示药材为


A.冰片

B.五倍子

C.郁金

D.蟾酥

E.鸡内金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鸡内金的彩图。

图示药材为鸡内金。鸡内金药材:呈不规则卷片,厚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第1897题

“银皮”是下列哪种药材的鉴别特征


A.麝香

B.鹿茸

C.鸡内金

D.牛黄

E.僵蚕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麝香的性状鉴别。

麝香的采收加工: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捕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毛壳麝香:呈扁圆形或类椭圆形囊状体。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第1898题

马鹿茸药材的商品规格


A.二杠

B.三岔

C.四岔

D.莲花

E.单门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鹿茸的性状鉴别。

鹿茸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按产地不同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第1899题

马鹿茸侧枝一个者习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鹿茸的性状鉴别。

鹿茸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1个者习称“单门”,2个者习称“莲花”,3个者习称“三岔”,4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第1900题

花鹿茸侧枝一个者习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鹿茸的性状鉴别。

鹿茸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1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直径较大挺略细。具两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