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63题
蜈蚣的药用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组题目考查的是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如下:①动物的干燥整体:如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虻虫、九香虫等;②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如地龙、蛤蚧、乌梢蛇、蕲蛇、金钱白花蛇等;③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角类包括鹿茸、鹿角、羚羊角、水牛角等,鳞、甲类包括龟甲、鳖甲等,骨类包括豹骨、狗骨、猴骨等,贝壳类包括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等,脏器类包括哈蟆油、鸡内金、鹿鞭、海狗肾、水獭肝、刺猬皮等;④动物的生理产物:如分泌物包括麝香、蟾酥、熊胆粉、虫白蜡、蜂蜡等,如排泄物包括五灵脂、蚕砂、夜明砂等,其他生理产物包括蝉蜕、蛇蜕、蜂蜜、蜂房等;⑤动物的病理产物:如珍珠、僵蚕、牛黄、马宝、猴枣、狗宝等;⑥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龟甲胶、血余炭、水牛角浓缩粉等。
第1864题
药用部位为动物的生理产物的药材是
A.蟾酥
B.牛黄
C.蝉蜕
D.蚕砂
E.马宝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蟾酥为分泌物,蝉蜕为其他生理产物,蚕砂为排泄物,以上皆为生理产物。牛黄、马宝为病理产物。
第1866题
利用传统经验鉴别时,水液可使指甲染黄的中药是
A.僵蚕
B.蚕砂
C.牛黄
D.蟾酥
E.瓦楞子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一些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仍是鉴定动物类中药有效而重要的手段,如水试法中,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第1867题
可以用水试法鉴别的药材是
A.熊胆
B.海螵蛸
C.牛黄
D.石决明
E.珍珠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水试法:熊胆仁投于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降而不扩散;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第1868题
下列关于水蛭性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扁平,背部有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两端各具一吸盘
B.体扁平,背部有橙黄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顶端具一吸盘
C.体扁平,背部有红色斑点排成6条纵线,两端均无吸盘
D.体圆,背部有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一端具一吸盘
E.体圆,背部有黑色斑点散在,两端各具一吸盘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水蛭的性状鉴别。
水蛭药材为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体长4~10cm,宽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棕黄色;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一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
第1869题
石决明表面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者,其原动物是
A.杂色鲍
B.羊鲍
C.澳洲鲍
D.耳鲍
E.皱纹盘鲍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石决明的性状鉴别。
石决明为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杂色鲍(九孔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1.杂色鲍: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微咸。
2.皱纹盘鲍:呈长椭圆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生长线明显,常有苔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3.羊鲍:近圆形。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在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较为明显,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4.澳洲鲍:呈扁平卵圆形。表面砖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7~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5.耳鲍:狭长,略扭曲,呈耳状。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螺旋部小,体螺部大,疣状突起的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6.白鲍:呈卵圆形。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3,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
第1870题
某动物药材背面有瓷白色脊状隆起,腹面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该药材是
A.蜈蚣
B.地龙
C.斑蝥
D.海螵蛸
E.土鳖虫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海螵蛸的性状鉴别。
海螺蛸(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1.3cm。背面有瓷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状突起;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
第1871题
药用部位为干燥内壳的药材是
A.牛黄
B.土鳖虫
C.海螵蛸
D.桑螵蛸
E.蟾酥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海螵蛸的来源。
海螵蛸为软体动物门乌贼科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第1872题
海螵蛸的药用部位为
A.干燥贝壳
B.干燥内壳
C.干燥卵鞘
D.干燥背甲
E.干燥分泌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海螵蛸的来源。
海螵蛸为软体动物门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第1873题
某药材头胸部前面有螯肢及钳状脚须,背面覆有梯形背甲,后腹部呈尾状。该药材是
A.桑螵蛸
B.地龙
C.乌梢蛇
D.全蝎
E.土鳖虫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全蝎的性状鉴别。
全蝎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l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第1874题
图示药材为
A.土鳖虫
B.桑螵蛸
C.海螵蛸
D.斑蝥
E.麝香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桑螵蛸的彩图。
图示药材为桑螵蛸。桑螵蛸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
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球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的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质硬而脆。
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第1875题
属于全蝎性状鉴别特征的是
A.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
B.表面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
C.复面足4对,末端各具2爪钩
D.质硬而脆,断面平坦
E.气微腥,味微涩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全蝎的性状鉴别。
全蝎药材: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成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第1876题
两端各具一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断面胶质状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全蝎的性状鉴别。
全蝎药材: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成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第1877题
呈扁平卵形,前端较狭,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土鳖虫的性状鉴别。
土鳖虫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地鳖:呈扁平卵形。前端较狭,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l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冀地鳖: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第1878题
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斑蝥的性状鉴别。
斑蝥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l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第1879题
药材呈扁平长条形,全体共22 个环节,自第二节起,每体两侧有步足一对
A.蜈蚣
B.地龙
C.全蝎
D.斑蝥
E.水蛭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蜈蚣的性状鉴别。
蜈蚣药材:呈扁平长条形。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1对,前端两侧有触角1对。躯干部第1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4背板至第20背板常有2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2节起,每体节两侧有步足1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第1880题
药用雌虫干燥体的药材为
A.全蝎
B.蜈蚣
C.土鳖虫
D.斑蝥
E.僵蚕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类中药-土鳖虫的来源。
土鳖虫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鳖蠊科昆虫地鳖及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