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01题
执业药师对该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用药建议错误的是
A.中药汤剂与西药隔开30分钟以上服用
B.应戒酒,以免影响盐酸二甲双胍的疗效
C.清胃黄连丸为蜜丸,宜改用清胃黄连片
D.盐酸二甲双胍片与清胃黄连丸同时服用
E.清胃黄连丸苦寒伤胃,不可过量或久服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消渴-中成药、健康指导。清胃黄连丸每丸重9g为大蜜丸,不得与盐酸二甲双胍片合用。
第802题
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的中医辨证是
A.胃火炽盛
B.肾阴亏虚
C.阴阳两盛
D.脾胃气虚
E.肝火上扰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消渴的辨证论治。根据辨证要点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辨证为脾胃气虚。
第804题
根据治法,应用的方剂是
A.参苓白术丸加减
B.金匮肾气丸加减
C.白虎汤加减
D.杞菊地黄丸加减
E.龙胆泻肝丸加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消渴的辨证论治。消渴脾胃气虚证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加减。
第805题
根据治法,应用的中成药是(教材已变动)
A.消渴平片
B.生力胶囊
C.人参健脾丸
D.强肾片
E.左归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已变动】最新教材描述:消渴-脾胃气虚证,应选用的中成药为参苓白术散、益津降糖口服液。
第806题
根据中医辨证肝阳上亢,患者应用的中成药是(教材已变动)
A.醒脑再造胶囊
B.清眩治瘫丸
C.天麻钩藤颗粒
D.脑心通胶囊
E.心脑静片
参考答案:E
解析:
【教材已变动】中风的辨证论治已更改。
第807题
患者服中药汤剂14剂后出现恶心。纳差,乏力,肝功能检查显示:ALT105U/L,AST85U/L,γ-GT85U/L,ALP85U/L。执业药师结合中药处方,分析导致此问题的可疑中药是
A.生龙骨
B.制首乌
C.茯苓
D.地龙
E.石菖蒲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风-中成药、健康指导。制首乌有一定的肝损害。
第808题
患者停服汤药后开始服脑立清,3天后出现肢体震颤加重,肌张力增高,分析该患者用药存在的问题是
A.脑立清中含有冰片、薄荷脑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B.脑立清中含有珍珠母、赭石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C.脑立清中含有薄荷脑、猪胆汁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D.脑立清中含有熟酒曲、酒曲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E.脑立清中含有清半夏、牛膝可能减弱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效应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西药联用。含有金属离子的中药不能与左旋多巴同用,影响左旋多巴的吸收,降低其生物效应。
第809题
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的主要病位是
A.脑
B.肾
C.心
D.肝
E.脾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肾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根据症状腰膝酸软,齿摇发落,判断该患者病变部位为肾。
第810题
根据辨证要点分析,该患者的证候是
A.肾精不足
B.脑髓亏虚
C.心肝两虚
D.心肝血虚
E.脾气不足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肾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根据症状可辨别为肾精不足。
第811题
患者兼有形寒肢冷的症状,该患者的证候是
A.肾阴虚证
B.肾气不固证
C.肾阳虚证
D.肾气不纳证
E.肝肾不足证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肾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肾阳虚衰: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软,或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迟或两尺无力。
第812题 执业药师在审核该患者的中药饮片处方时,应指出处方存在的问题是
A.党参有赤芍属于配伍禁忌
B.生地黄的每日剂量超量
C.川楝子的每日剂量超量
D.延胡索粉的脚注错误
E.炙乳没应是炙乳香
参考答案:C
解析:
川楝子有小毒,用量为5-10g。
第813题 对上述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分析,正确的是
A.汤剂与复方丹参滴丸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药
B.汤剂与血府逐瘀口服液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药
C.汤剂与速效救心丸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药
D.汤剂与茵栀黄口服液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药
E.复方丹参滴丸与茵栀黄口服液同时服用,属于重复用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该中药汤剂是血府逐瘀汤的加减方,与血府逐瘀口服液属于重复用药。
第814题 执业药师给患者发放药品的用药交待,正确的是
A.中药汤剂每日1剂,每剂煎煮2次,每次服用400ml
B.所服汤剂及成药中含赤芍、生地黄、冰片等含量之品,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
C.中药汤剂对胃肠有轻微刺激,应该在早、晚餐前服用
D.复方丹参滴丸必须舌下含服,每次10丸,每日3次,长期服用
E.速效救心丸应舌下含服,每次10丸,每日3次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药汤剂共煎得200ml,分两次服用。中药汤剂有刺激应在餐后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也可以口服,速效救心丸急性发作时可以多服,不拘次数。
第815题 该患者在服用中药治疗的第2天,胃脘部不适加重,并伴恶心呕吐症状,执业药师对此种现象的分析,最恰当的是
A.所服中药汤剂中含有红花,可能存在消化道刺激
B.所服中成药中含有丹参,可能存在消化道刺激
C.所服血府逐瘀口服液中含有酒精,可能存在消化道刺激
D.所服中药剂中含有炙乳没,可能存在消化道刺激
E.所服中药延胡索应该煮后再入药,可避免消化道刺激
参考答案:B
解析:
丹参具有对消化道的刺激性。
第816题
某男,63岁,痹证日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便,变形,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伸,以尻代踵,以背代头,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舌红,脉细数。应选用的中成药有
A.痹痛宁胶囊
B.湿热痹顆粒
C.尪痹颗粒
D.风湿骨痛丸
E.益肾蠲痹丸
参考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查痹症—尪痹。
[症状]痹证日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伸,或以尻代踵,以背代头,伴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舌红或淡,脉细数。
[中成药]独活寄生丸(合计),尪痹颗粒,天麻丸、益肾蠲痹丸。
第817题
针对虚寒证,可以采取的治法有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E.阴阳双补
参考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虚寒证应补阳以制阴,可以采用的治法是阴病阳治。同时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即阴中求阳。
故答案为“阴中求阳”。
第818题
医强调所证论治,不同疾病出现相同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适合应用归脾丸治疗的疾病有
A.郁证
B.眩晕
C.不寐
D.泄泻
E.崩漏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异病同治。
归脾丸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可引起郁证、眩晕、不寐、崩漏等疾病。
泄泻病位在脾胃肝肾,与心脾两虚无关,故答案除泄泻,宜全选。
第819题
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有
A.甘草与呋喃唑酮联用治疗肾孟肾炎
B.黄连、黄柏与磺胺甲基异恶唑联用治疗痢疾
C.甘草与氢化可的松联用于抗炎
D.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联用于升压
E.柴胡桂枝汤与苯妥英钠联用治疗癫痫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中西药合理联用的例举-协同增效。协同增效作用的中西药联用药组,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不但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第820题
小儿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论在肌肤脏腑、筋骨、津液等方面均柔弱不足 ,新陈代谢旺盛,吸收、排泄都较快,对药物敏感性强关于小儿用药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小儿得病急,变化快,因此要及时用药
B.小儿外有表邪,内有火热之发热,宜用苦寒退热之品
C.小儿脏气清灵,若为风热表证,当以辛凉解散表邪
D.小儿牌气不足,治疗宜佐以健牌和胃、消食导滞之品
E.小儿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症,宜佐以平肝息息风之品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小儿用药原则:(1)用药及时,用量宜轻。(2)宜用轻清之品。小儿脏气清灵,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要慎用。对外有表邪,内有火热之发热,仍以辛凉解表。顺其大热之势清而扬之,不宜用苦寒退热之品,以免闭遏邪气于里,攻伐正气;如属必用,则宜少量,中病即止。(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4)宜佐凉肝定惊之品。(5)不宜滥用滋补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