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181题
附加剂硫代硫酸钠的作用(该知识点已删除)
A.抗氧剂
B.增溶剂
C.抑菌剂
D.PH调节剂
E.渗透压调节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注射剂的附加剂。
附加剂硫代硫酸钠为抗氧剂。
【教材变动】删除了硫代硫酸钠。注射剂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
第1182题
根据中药注射剂生产要求,处方中原料药应固定产地,板蓝根的生产地是
A.广东
B.山西
C.河北
D.四川
E.黑龙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板蓝根的产地。
板蓝根的主要产地为河北。
第1184题
根据患者的病情,处方中山药的炮制方法是
A.麸炒
B.清炒
C.土炒
D.切制
E.蜜炙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炒法的代表药-山药。
山药以补肾生精,益肺阴为主,用于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阴虚消渴。
第1185题
药师调配复核时,其中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气微,味微苦的饮片是
A.熟地黄
B.酒萸肉
C.泽泻
D.山药
E.牡丹皮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根及根茎类中药-泽泻科-泽泻的性状鉴别。
泽泻: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气微,味微苦。
第1186题
患者服完7剂后即来就诊,自诉清渴等症状有所缓解,并云:因长期出差而不便复汤剂,希望服用组成与功效相同的成药。鉴此,医师根据病情,建议其以六味地黄汤方制成的成药,不适宜的剂型是
A.浓缩丸
B.颗粒剂
C.胶囊
D.小蜜丸
E.软胶囊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丸剂的特点。
小蜜丸不适宜消渴症病人。
第1189题
处方中,将附子炮制加工为“黑顺片”时,所用的辅料是
A.草酸
B.醋
C.胆巴
D.豆腐
E.麦麸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煮法的代表药-附子。
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
第1190题
附子在炮制过程中,乌头碱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加成反应
E.环合反应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附子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等二萜双酯类生物碱,炮制后乌头碱发生部分水解反应。
第1191题
《中国药典》以苦杏仁苷为质量控制成分的是
A.山豆根
B.苦杏仁
C.桃仁
D.防己
E.郁李仁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以苦杏仁苷为质量控制成分的是苦杏仁、桃仁、郁李仁。山豆根质量控制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防己质量控制成分为汉防己甲、乙素。
第1192题
中药挥发油中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A.单萜
B.倍半萜
C.二倍半萜
D.三萜
E.四萜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萜类在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所占比例最大,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第1193题
宜用醋炙法炮制的中药
A.甘遂
B.乳香
C.柴胡
D.五灵脂
E.白术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醋炙法的代表药。
醋炙的主要目的:①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等。②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如乳香、没药、柴胡、三棱、莪术等。③矫臭矫味。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白术的炮制用麸炒。
第1195题
评价挥发油质量的物理常数有
A.比旋度
B.折光率
C.相对密度
D.熔点
E.闪点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挥发油的通性。
评价挥发油质量的物理常数有:相对密度、比旋度、折光率和凝固点。
第1196题
《中国药典》规定,应检查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药材有
A.山药
B.天冬
C.牛膝
D.天麻
E.天花粉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的安全性检查。
《中国药典》规定,应检查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药材有:山药、天冬、天花粉、天麻、牛膝、白及、白术、白芍、党参等。
第1197题
关于注射有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A.混悬型注射剂不得用于静脉注射
B.中药注射剂应以半成品投料配制成品
C.乳状液型注射剂不得用以静脉滴注
D.标示量不大于50ml的注射剂,灌装时应适当增加装量。
E.多剂量包装注射剂,每一容器包装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乳状液型注射剂可以用以静脉滴注。
第1198题
关于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适当增加滴眼剂稠度有利于药物吸收
B.经角膜吸收的药物主要起局部质量作用
C.结合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
D.眼用制剂的刺激性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
E.从眼睑缝溢出的药液可能会流入鼻腔或口腔吸收产生全身作用。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增加黏度可使滴眼剂中药物与角膜接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吸收。眼的药物吸收途径主要有两条:角膜和结合膜。角膜吸收是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药物经结合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眼用制剂的刺激性,不仅给眼部带来不适,而且使结膜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增加了药物从外周血管的消除,并使泪液增加而稀释药物,影响药物的吸收与利用而降低疗效。药物从眼睑缝的损失,眨眼药液的损失将达90%左右。溢出的药液大部分沿着面颊流下,或从排出器官进入鼻腔或口腔,进而进入胃肠道。这也是某些作用强烈的眼用制剂,用药后有明显的全身作用的机制之一。
第1199题
用于评价药物等效性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是
A.生物半衰期(t1/2)
B.清除率(CL)
C.血药峰浓度(Cmax)
D.表观分布容积(V)
E.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
参考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对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如AUC、Cmax)进行统计分析,可作出生物等效性评价。常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t 1/2)、清除率、血药峰浓度、表观分布容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等。
第1200题
依据树脂的化学组成分类,属于油胶树脂的药材是
A.儿茶
B.血竭
C.乳香
D.没药
E.青黛
参考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树脂类中药。
油脂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挥发油和树胶,如乳香、没药、阿魏等。血竭的主成分为酯树脂。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习称“儿茶膏”。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