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历史真题(763题)


第521题

2015年3月31日,某县安全监管部门王某,对本县的某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了处理措施,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王某下列履职行为,正确的是()。


A.发现一台进口的设备未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予以查封

B.发现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作假,给予3万元罚款处罚

C.现场发现10多例违章作业行为,责令企业停产停业整顿

D.发现一厂房有倒塌危险,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对该企业予以关闭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六十五条  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㈠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现场检查权),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现场处置权);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㈢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紧急处置权);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㈣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查封扣押权),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九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㈣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第522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安全监管人员履行监管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相互配合,实行联合检查

B.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予以保密

C.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

D.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以口头形式告知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六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㈣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查封扣押权),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第六十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

第六十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523题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职责,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政府应急救援相关的职责的是()。(第76-77条)


A.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领域建设应急救援基地

B.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较大以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地方各人民政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七十六条  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第七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第524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B.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制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质,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D.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迅速采职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七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七十九条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第八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第525题

某化工集团欲投资建设生产磷化物的工厂,委托某机构进行安全评价,该机构对项目的评价过程中,发现了若干不符合安全条件的问题,在化工集团将原定的服务费用标准提高至50万元后,出具了建设项目符合要求的安全评价报告,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该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处罚应该是()。


A.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0万元的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并处80万元的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50万元的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50万元的罚款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九十二条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吊销其相应资质。


第526题 矿山开采风险高、生产复杂,需要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条件,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矿山安全保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矿山设计保留的矿柱、岩柱,经分析评价后可进行适度开采

B.矿山企业必须对井下温度和有毒气体进行检测

C.矿山使用的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必须符合国内外安全标准

D.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维护,保证使用安全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十四条 矿山设计规定保留的矿柱、岩柱,在规定的期限内,应当予以保护,不得开采或者毁坏。

第十五条 矿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不得使用。

第十六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维修,保证使用安全。

第十七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安全要求。


第527题 依据《消防法》,下列单位中,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员,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的是()。


A.某大型购物中心

B.某大型民用机场

C.某大型钢材仓库

D.某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三十九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五)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第528题 依据《消防法》,下列关于灭火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本行政区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提供装备等保障

B.单位、个人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的,应获得适当报酬

C.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临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D.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国家财产安全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四十四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第四十五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529题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其他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的设计最高时速不低于()公里。


A.60

B.70

C.80

D.90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六十七条 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公里。


第530题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在车道较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45条)


A.停车避让

B.抓紧快行

C.鸣笛提醒通行

D.依次交替通行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四十五条 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不得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车辆。

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当依次交替通行。


第531题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物品和应急处理装备的储备制度

B.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

C.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并适当修订

D.新闻媒体应当按照无偿与有偿相结合原创,积极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知识的宣传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九条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三十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第532题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别,标示的颜色分别是()。


A.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

B.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

C.红色、紫色、橙色和黄色

D.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四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533题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的部门是()。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安全监督部门

D.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五十条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略)


第534题

某矿井井下工人在工作时,发现矿井通风设备出现故障,遂向当班副矿长报告,副矿长因急于下班回家,未及时安排人员维修。导致瓦斯聚集发生爆炸,造成21人死亡、1人重伤,依据《刑法》的规定,副矿长的行为构成()。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玩忽职守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危险物品肇事罪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刑法修改后新增设的罪名,是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构成本罪满足三个相互关联的要件,1.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规定,存在事故隐患,2.经有关部门或职工提出后仍不采取措施的,3,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第535题 某煤矿生产矿长助理张某,在明知井下瓦斯传感器位置不当,不能准确检测瓦斯数据,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情况下,仍强行组织超过该矿下井人数限制的大批工人下井作业,最终导致6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依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对张某应予以判处()。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C.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D.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一百三十四条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恶劣”是指:

(一)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三)其他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536题

某企业因存在重大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责令停产停业,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七日内提出

B.举行听证的费用应该由行政机关和该企业合理分担

C.行政机构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该企业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D.听证一般不向社会公开,经该企业申请且行政机关同意的可以公开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六十四条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

(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五)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

(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

(七)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八)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在笔录中注明。


第537题

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处罚执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暂缓执行

B.除法律规定可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外,作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构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C.当事人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机关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本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参考答案:B


解析:

第七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十七条  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

除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第七十二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将冻结的存款、汇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538题 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机关对申请人行政许可申请作出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在五日内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B.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在三日内转交有关行政机关处理

C.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D.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七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参考答案:C


解析: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㈠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㈡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㈢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㈤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539题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下列患病情形中,当事人所患疾病不属于职业病的是()。


A.某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包装工在工作中因长期接触粉尘而患尘肺病

B.某高校实验室实验员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患放射性皮肤疾病

C.某家庭作坊劳动者在制鞋活动中因接触有毒粘结剂导致白血病

D.某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厂电焊工人因长期电弧焊作业而患腰椎疾病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二条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第四十六条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

㈠病人的职业史;

㈡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㈢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第540题

位于甲省乙市丙县某建材公司是乙市所属企业,正在进行项目改造,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该公司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向()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变更。


A.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

B.甲省安全监管部门

C.乙市安全监管部门

D.丙县卫生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十六条 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