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注册会计师《经济法》题库(1256题)


第21题

下列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表现形式

B.法律规范等同于法律条文

C.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一一对应

D.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律要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1)选项  AB: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2)选项 C:法律规范与法律文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项法律规范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不同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同样,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反映若干法律规范的内容。


第22题

有关法律规范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法律规范的载体

B.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

C.法律规范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构成要素

D.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一一对应


参考答案:AB


解析:

(1)选项C:“法律条文”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构成要素;(2)选项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一项法律规范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不同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同样,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反映若干法律规范的内容。


第2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该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类型为(    )。


A.义务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参考答案:ABC


解析:

义务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包括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强行性规范是指所规定的义务具有确定的性质,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属于强行性规范。



第25题 《民法典》 规定:“设立营利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该法律规定是( )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命令性规范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D正确,命令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规定主体应当或必须作出一定积极行为的规范,其立法语言表达通常为"应(当)……" " (必)须……有……义务"等。


第26题

关于法律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法律关系是以相应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法律规范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B.友谊关系、爱情关系也属于法律关系

C.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D.法律关系形成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但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属于法律关系,有些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


第27题

以下关于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B.外国公民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无国籍人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C.人格利益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D.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和义务


参考答案:D


解析: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国家,选项A错误;自然人既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选项B错误;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格利益,选项C错误。


第28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法人组织的是(    )。


A.合伙企业

B.事业单位

C.政府机关

D.外国公民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B属于非营利法人、选项C属于特别法人、选项D属于自然人。


第29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人的有(    )。


A.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合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C.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销售分公司

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参考答案:BD


解析:

我国法人包括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特定的机关法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属于特别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属于非营利法人;企业属于营利法人。选项B是机关法人;选项D是社会团体法人;“特殊合伙”不具有法人资格,选项A错误;分公司是法人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选项C错误。


第30题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B.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可分为完全权利能力、限制权利能力与无权利能力

C.权利能力以行为能力为前提,无行为能力即无权利能力

D.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与特别法人均具有权利能力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选项B错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选项C错误,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谈不上行为能力。


第31题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般通过自身实现,而法人的行为能力则通过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实现

B.行为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C.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D.社会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参考答案:A


解析:

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社会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应当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但是,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同于自然人。


第32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


A.运输行为

B.公民人格

C.科学著作

D.机器设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行为(运输行为)、物(机器设备)、人格利益(公民人格)和智力成果(科学著作)。


第33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外国人

B.智能机器人

C.国家

D.个人独资企业


参考答案:ACD


解析:

(1)选项A:属于自然人;(2)选项B:不具有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只能成为客体;(3)选项C:国家作为主权者是国际公法关系的主体,而在国内法上,国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国内法律关系(如发行国库券、出让土地使用权);(4)选项D:属于非法人组织。


第34题

下列人员中,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


A.王某,7周岁,小学生,已参与拍摄电视剧两部,获酬3 000元

B.李某,18周岁,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由父母负担

C.刘某,16周岁,汽车修理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全部生活来源

D.张某,20周岁,待业人员,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


参考答案:BC


解析:

(1)选项A: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选项D: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35题

根据《民法典》规定,下列关于法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B.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营利法人

C.营利法人是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特别法人是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的法人

D.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参考答案:C


解析:

非营利法人是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


第36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人的有(  )。


A.中国人民大学

B.最高人民法院

C.北京有道商务咨询中心(普通合伙)

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关系。选项A是事业单位法人,属于非营利法人;选项B是国家机关法人,是特别法人;选项C是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选项D是社会团体法人,属于非营利法人,选项ABD均正确。


第37题

(2014年)下列各项中,能导致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有(    )


A.人的出生

B.自然灾害

C.时间的经过

D.侵权行为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事件和行为。选项ABC均属于事件的范围,选项D属于行为。


第3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事实的是(    )


A.某政府采购人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城市三十天没有下雨,甲新买的雨伞一直未用上

C.某国家机关修改了管理制度

D.某公司委托运输的货物被泥石流冲毁


参考答案:B


解析: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现象。选项B不为法律规范所规定,不能引起任何法律后果。


第39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事实行为的是(    )。


A.诉讼时效的经过

B.订立遗嘱

C.侵权行为

D.签订合同


参考答案:C


解析:

(1)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的才属于行为,否则属于事件,排除选项A;(2)需要行为人意思表示的行为是法律行为,否则是事实行为,选项BD均需要进行意思表示,排除选项BD;(3)选项C:侵权行为一旦发生即应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与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无关,属于事实行为。


第40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事实的是(    )。


A.甲请求乙代购一台电脑

B.甲委托乙修理一部手机

C.甲听说乙炒股亏了不少钱

D.甲与乙离婚


参考答案:C


解析: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听说并不导致任何法律关系的产生。选项C当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