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1题 某上市银行职员获知银行正面临诉讼但外界尚不知情,消息一旦传出,该银行股票价格可能下跌,( )。
A.该职员应向社会披露,尽到信息披露原则
B.该职员应该抛售自己拥有的该银行股票,但不可告知他人
C.该职员可以告知亲戚抛售该银行股票,不可告知其他人
D.该职员不得利用此消息买卖股票,也不得透露给他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A.、B.、C.均违反内幕交易原则
第522题 某客户在办理外汇业务时向银行人员询问如何能在规定外多换两万美元,该工作人员不当做法是( )。
A.建议客户明年再来结汇
B.担心“监管规避”方面违规,告诉客户没有办法
C.建议其购买外汇产品
D.建议客户将钱转入家人账户再结汇<
参考答案:B
解析:
监管规避指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在业务活动中树立依法合规意识,不得向客户明示或暗示规避金融、外汇监管规定,但从业人员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建议
第523题
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得向监管人员行贿,提供相关便利,但可以为监管人员报销因公因私的费用。( )
参考答案:错
解析:
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得向监管人员行贿或介绍贿赂,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监管人员提供或许诺提供任何不当利益、便利或优惠。
第524题 根据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中“了解客户”的原则,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为客户办理理财业务时应当了解的客户情况包括()。
A.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B.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
C.客户朋友的状况
D.客户的基本信息
E.客户的收入状况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履行对客户尽职调查的义务,了解客户账户开立、资金调拨的用途以及账户是否会被第三方控制使用等情况。同时,应当根据风险控制要求,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业务状况、业务单据及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第525题
在政策法律及商业习惯允许范围内的礼物收、送,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可以使用消费卡、有价证券
B.礼物收、送将会影响是否与礼物提供方建立业务联系的决定
C.礼物收、送会使客户获得不适当的价格或服务上的优惠
D.礼物收、送不应该使礼物接受方产生交易义务感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政策法律及商业习惯允许范围内的礼物收、送,应当确保其价值不超过法规和所在机构规定允许的范围,且遵循三方面的原则:①不得是现金、贵金属、消费卡、有价证券等违反商业习惯的礼物;②礼物收、送将不会影响是否与礼物提供方建立业务联系的决定,或使礼物接受方产生交易的义务感;③礼物收、送将不会使客户获得不适当的价格或服务上的优惠。
第526题 下列行为中,符合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关于“风险提示”规定的有()。
A.力推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而不提风险
B.在营销理财业务时主要从收益角度提示客户
C.提示理财产品中对客户不利的方面
D.提供虚假的收益计算方式
E.在营销理财业务时提示免责条款
参考答案:CE
解析:
从业人员在向客户进行营销活动之时,应该坚持以下做法:①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向客户作出全面的产品介绍;②对产品涉及的主要风险尤其是该产品特有的风险进行特别提示;③提醒客户留意合约中的免责条款;④在客户提出问题之时,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解答,不应为完成销售任务,对产品存在的风险视而不见,或者刻意隐瞒。
第527题
银行业从业人员根据所在机构和客户之间的契约而产生的服务方式的差异是歧视客户的表现。()
参考答案:错
解析:
银行业从业人员根据所在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契约而产生的服务方式、费率等方面的差异属于双方约定的内容,不应视为歧视。
第528题
在商业活动中,可以向中间人支付回扣,但必须以明示的方式,并如实入账。()
参考答案:错
解析:题目混淆了佣金与折扣。在商业活动中,佣金是支付给中间人的;折扣是给对方的。佣金与折扣都必须以明示方式给出,并如实入账。不如实入账将会被认为是商业行贿或受贿行为。
第529题
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熟知业务”有关规定的是()。
A.不了解风险控制框架
B.不了解银行业的起源和发展
C.不了解安全生产守则
D.不了解理财产品的设计原理
参考答案:A
解析:
“熟知业务”原则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熟知向客户推荐的金融产品的特性、收益、风险、法律关系、业务处理流程及风险控制框架。选项A明显违反了“熟知业务”的有关规定。
A.可以在不告知王某的情况下独自署名
B.在王某不愿署名时可以单独署名
C.发表文章时只能以银行名义署名
D.可以和王某联合署名
E.不管王某是否愿意,都要署两个人的名
参考答案:BD
解析:
同事之间由于工作的原因会共享一些工作成果和相关资料。根据“尊重同事”的原则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对其他同事的工作成果,诸如研究报告、调研成果等不能予以侵占或剽窃。即便共同完成的某项成果在发表或引用时也应事先征得所在机构和同事的同意。
第531题
以下不属于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是()。
A.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B.中国人民银行
C.中国银行业协会
D.国家外汇管理局
参考答案:C
解析: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职业操守,并接受所在机构、银行业自律组织、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其中,监管机构既包括银监会,也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及其分支机构。选项C,中国银行业协会属于银行业自律组织,不是监管机构。
第532题
关于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银行利益与客户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始终以客户利益为重
B.为客户保密
C.不能要求或接受与工作有关的、来自第三方的款项或其他相关利益
D.针对自身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应在客户询问的时候再告知客户,并且出于保密原则,能少答就少答
E.在向客户推介产品及服务信息时,打听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信息
参考答案:BC
解析:
选项A,由于各银行机构对于利益冲突的处理有较为复杂的规则,从业人员在无法确知当前情况是否属于利益冲突或对如何处理利益冲突存有疑问时,应该按照内部规定向上级主管报告,寻求内部专业支持;选项D,对于自身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从业人员应该遵循信息披露原则而非保密原则;选项E违反了“岗位职责”的要求。
第533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关于“协助执行”规定的是()。
A.按规定审核有权机关来人的证件
B.为图方便,简化协助执行程序
C.未经法定程序透露客户信息给司法人员
D.协助客户转移资产
参考答案:A
解析: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熟知银行承担的依法协助执行的义务。在严格保守客户隐私的同时,了解有权对客户信息进行查询、对客户资产进行冻结和扣划的国家机关,按法定程序积极协助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不泄露执法活动信息,不协助客户隐匿、转移资产。
第534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关于“风险提示”规定的是()。
A.提示产品涉及的主要风险
B.提示客户贸易合约中的免责条款
C.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向客户介绍产品
D.仅介绍产品或服务的有利之处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风险提示”的规定,从业人员的下述做法明显不妥:①因个人利益驱动,着力推荐对自己业绩或奖金有利的产品,却忽视客户的需要;②仅介绍产品或服务的有利之处,对不利于客户的地方刻意隐瞒;③不以足以引起客户注意的方式提示免责条款;④对客户提出的问题闪烁其词,刻意回避或提供虚假信息。
第535题
自律组织对其会员银行监管的一般方式有()。
A.每年进行一次例行检查
B.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C.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
D.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协助董事会工作的公司审计委员会
E.对会员的日常业务活动进行监管
参考答案:AE
解析:
自律组织对其会员的监管一般有两种方式:①对会员每年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包括对会员的财务状况、业务执行情况、对客户的服务质量等的检查;②对会员的日常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包括对其业务活动进行指导,协调会员之间的关系,对欺诈客户、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第536题
银行业监管机构规范的现场检查阶段包括()。
A.检查准备
B.检查报告
C.检查预案
D.检查回访
E.检查处理
参考答案:ABE
解析:
银行业监管机构规范的现场检查包括检查准备、检查实施、检查报告、检查处理和检查档案整理五个阶段。
第537题 下列属于法律法规中程序性规定范畴的是()。
A.不得进行洗钱活动
B.法律、法规要求所有经营性、生产性企业依法照章纳税
C.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必须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代客理财业务资格
D.法律、法规要求所有经营性、生产性企业要遵守会计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程序性规定是指法律法规中有关从事某种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程序履行审批或备案的规定。选项A属于禁止性规定;选项B、D属于义务性规定。
第538题
()是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和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商业银行声誉的根本所在。
A.勤勉尽职
B.礼貌服务
C.品行正直
D.协助执行
参考答案:C
解析:声誉是银行的生命线。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所服务机构的声誉。品行正直是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和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商业银行声誉的根本所在。
第539题
当银行与客户结束业务关系时,对于客户此前的财务数据与交易记录,银行应该()。
A.立即销毁
B.保存5年以上
C.卖给其他公司
D.退还给该客户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反洗钱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妥善保护客户开户资料及交易信息5年以上。
A.赵
B.钱
C.孙
D.李
E.周
参考答案:ACDE
解析:题干中,赵试图混淆预期收益率与保证收益率的概念;孙、李二人分别以个人名义和银行名义对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做出承诺,都违反了《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中的“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的原则;周在未经客户同意的情况下,为了产品销量将客户信息透露给他人,违反了“保护商业秘密与客户隐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