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1题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记录
B.知识产权方针
C.知识产权手册
D.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E.知识产权法律汇编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目标、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文件和记录表单,具体来讲一般包含方针、目标、手册、程序文件、记录文件等。ABCD选项正确,E选项不涉及。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第62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知识产权运用不包括转让知识产权申请权
B.鼓励知识产权创造是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最终目的
C.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属于知识产权运用
D.我国知识产权运营经历了“使用实施—综合应用—价值运营”的过程
E.知识产权价值运营强调通过构建运营体系来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运用概述。
知识产权运用是指行为主体基于知识产权制度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共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一种或者多种知识产权加以利用,进行研发生产、商业活动以及能以其他任何形式谋取利益的行为。所述的知识产权包括知识产权申请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信息、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相关技术或者信息等内容。故A错误;
知识产权运用是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最终目的,故B错误;
根据运用的形式,知识产权运用可以分为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故C错误。
本题DE选项正确。我国知识产权运营经历了“使用实施—综合应用—价值运营”的过程,其中知识产权价值运营强调通过构建运营体系来激发市场活力,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经营知识产权权利,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
故本题选择DE选项。
【思路点拨】关于B选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是基础,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方法,高效率的知识产权服务是保障,高效益的知识产权运用是最终目的
A.运用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中的基础
B.知识产权运用从主体角度而言包括转让、许可
C.我国“知识产权运用”经历了从“使用实施”到“综合运用”再到“价值运营”的过程
D.转让、许可、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都是知识产权的运用的价值运营的实现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运用概述。
A选项错误。知识产权制度设计贯穿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缺一不可。其中,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是基础,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方法,高效率的知识产权服务是保障,高效益的知识产权运用是最终目的。
B选项错误。知识产权运用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主体角度而言,包括知识产权权利人自行使用,权利人委托专业机构运用,也包括权利人许可他人使用等;从运用形式而言,包括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
C选项正确。从发展历程看,我国"知识产权运用"经历了从"使用实施"到"综合运用"再到"价值运营"的过程。
D选项错误。"综合运用"是政策术语的升级表达,更加强调由权利人自行实施转向对外扩散使用的外部性和综合性,包括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投融资等。"价值运营"是战略术语的集成表达,更加强调通过构建集平台、机构、资本、产业、人才于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经营知识产权权利,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
故本题选择C选项。
第64题
甲公司将其一项专利技术许可给乙公司使用,其许可协议约定乙公司在中国境内对该专利技术享有独家使用权,除甲、乙公司以外的任何公司都不得使用。该专利许可方式为()。
A.独占许可
B.排他许可
C.普通许可
D.开放许可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
B选项正确。除甲、乙公司以外的任何公司都不得使用,所以是甲、乙公司可以使用,但不得许可第三方使用。
排他许可是指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合同约定的地域、期限及方式的范围内实施其专利技术 ,也可自行实施该专利技术,但不得再另外许可第三方实施该专利技术。
A错误。独占许可,许可人许可被许可人在一定条件下,并且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独占使用或实施其知识产权。许可人不得将其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再授予被许可人之外的第三人,许可人本人也不得自行使用或实施其知识产权。
C错误。普通许可允许被许可人使用或实施其知识产权的同时 ,许可人仍然保留在该地域内使用或实施其知识产权的权利,同时许可人也可以在未经被许可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其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再授予被许可人之外的第三人。
D错误。专利开放许可是指专利权人自愿以书面方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愿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实施其专利并明确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和标准,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实行开放许可。
故本题选择B选项。
【思路点拨】“独家使用权”等类似表述的,可以根据合同有关条款、合同目的、交易习惯等,确认许可的性质为排他许可或者独占许可。
A.独占许可
B.排他许可
C.普通许可
D.分许可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许可。
知识产权排他许可是指通过签订知识产权排他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人许可被许可人在一定条件下,并且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排他使用或实施其知识产权。许可人不得将其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再授予被许可人之外的第三人,但是许可人本人可以自行使用或实施其知识产权。B选项正确。
独占许可,是指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合同约定的地域、期限和方式的范围内实施其专利技术,且专利权人既不得另外再向第兰方许可实施专利技术,也不得自行再实施该专利技术。实践中采用这种许可方式的专利权人往往没有规模化实施相关专利技术的能力或条件。A选项不符合题意
普通许可,是指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合同约定地域、期限及方式的范围内实施其专利技术,且专利权人不仅可以自行实施该专利技术,同时仍有权继续许可第三方实施该专利技术。C选项不符合题意
分许可,是指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合同约定地域、期限及方式的范围内实施其专利技术,并允许被许可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再许可第三人使用该技术的许可。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66题
甲公司将其一项专利技术许可给乙公司使用,其许可协议约定乙公司在中国境内对该专利技术享有独家使用权,乙公司以外的任何公司都不得使用。该专利许可方式为( )。
A.独占许可
B.排他许可
C.普通许可
D.分许可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
A选项正确。乙公司以外的任何公司都不得使用,即只有乙公司可以使用。独占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将注册商标仅许可一个被许可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内以约定的方式使用,而许可人或第三人在上述约定范围不得使用该商标。
B选项错误。排他许可,是指仅许可一个被许可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内以约定的方式使用,许可人在上述约定范围也可以使用,但不得再另行许可第三人使用。
C选项错误。普通许可,是指许可人许可他人在合同约定地域、期限及方式的范围内使用,且许可人不仅可以自行使用,同时仍有权继续许可第三方使用。
D选项错误。分许可,是指许可人许可他人在合同约定地域、期限及方式的范围内使用,并允许被许可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再许可第三人使用。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思路点拨】“独家使用权”等类似表述的,可以根据合同有关条款、合同目的、交易习惯等,确认许可的性质为排他许可或者独占许可。
本题中甲许可给乙,乙公司以外的任何公司都不能使用,说明甲自己也不可以使用,只有乙公司可以使用,故本题为独占许可。
A.指引性
B.专有性
C.便利性
D.时间性
E.帮扶性
参考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特征。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具有普及性、帮扶性、指引性、便利性和支撑性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故本题选择ACE选项。
第68题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以()为核心。
A.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B.丰富知识产权公共资源
C.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D.为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政策、公共产品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内涵。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部门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主要环节,运用知识产权公共资源,以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骨干节点和公共服务网点为载体,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核心,为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政策、公共产品等活动的总称。
故本题选择C选项
A.普及性
B.地域性
C.支撑性
D.指引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特征。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具有普及性、帮扶性、指引性、便利性和支撑性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B选项是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不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特征。
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70题
下列关于公共服务特征中的帮扶性,说法正确的是()。
A.帮扶性是指为提升创新主体或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而开展的公共服务
B.帮扶性是促进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熟练运用而开展的传播和推广知识产权相关的公共服务
C.帮扶性是指导创新主体或市场主体应对知识产权风险和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而开展的公共服务
D.帮扶性是在知识产权活动中简化和协调各项程序,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服务水平的公共服务
参考答案:A
解析: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具有普及性、帮扶性、指引性、便利性和支撑性的特征。
普及性是指为满足创新主体或市场主体普遍性的、基础性的知识产权需求和促进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熟练运用而开展的传播和推广知识产权相关的公共服务。
帮扶性是指为提升创新主体或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而开展的公共服务。
指引性是指为指导创新主体或市场主体应对知识产权风险和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而开展的公共服务。
便利性是指为创新主体或市场主体在知识产权活动中简化和协调各项程序,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服务水平的公共服务。
支撑性是指为支持创新主体或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活动而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公共资源高效利用的公共服务。
A选项正确,故本题选择A选项。
A.时间性
B.地域性
C.帮扶性
D.普及性
E.专有性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特征。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具有普及性、帮扶性、指引性、便利性和支撑性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ABE选项错误,不属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基本特征。
本题选择不属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基本特征的,CD选项属于公共服务特征,故不选择CD选项。
故本题选择ABE选项。
第72题
下列关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内涵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主要环节
B.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以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
C.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骨干节点和公共服务网点为载体
D.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创新活动提供底层支撑和基础保障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内涵。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部门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主要环节,运用知识产权公共资源,以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骨干节点和公共服务网点为载体,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核心,为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政策、公共产品等活动的总称。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创新活动提供底层支撑和基础保障。
ACD选项属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相关的内容,且表述无误。
B选项是抓手,非核心。
故本题选择B选项。
【思路点拨】
本题围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内容,要注意区分“主要环节”、“抓手”、“载体”、“核心”、“基础保障”等具体指向的内容,在此处容易打乱对应关系进行考查。
第73题
全国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注册申请便利化,体现在()方面。
A.压缩审查周期
B.推行告知承诺制
C.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建设等重点改革工作
D.实行咨询热线
E.事前审批制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ABC选项正确。全国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注册申请便利化,压缩审查周期、推行告知承诺制、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建设等重点改革工作,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解决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关切的问题。
D选项咨询热线不是改革的内容。
E选项事前审批,是在开始前进行审批,没有缩减流程促进便利化。
故本题选择ABC选项。
第74题
中央批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设立(),明确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职能,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A.专利复审委员会
B.公共服务司
C.秘书处
D.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B选项正确。中央批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设立公共服务司,明确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职能,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A选项错误。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主要任务:对驳回专利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决定提出的复审请求进行审查。
D选项错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是目前国内科技及知识产权领域提供高级信息检索与咨询服务的权威机构。
C选项为干扰项。
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75题
目前获取国内外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可通过()获取,可以免费批量下载中、美、日、欧、韩等国家和地区的34种专利基础数据。
A.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
B.中国知网
C.国家政府网
D.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丰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A选项正确。目前获取国内外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patdata.cnipa.gov.cn )获取,可以免费批量下载中、美、日、欧、韩等国家和地区的34种专利基础数据。
B选项错误。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
C选项错误。中国政府网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公众与政府互动的渠道,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接受公众监督、改进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D选项错误。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主办的,提供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服务。
故本题选择A选项。
A.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营造
B.知识产权数据信息供给
C.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D.知识产权人才培育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丰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资源供给包括知识产权数据信息供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工具、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公益援助、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BCD都属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的内容。
A选项为干扰项,不属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资源供给的内容。
故本题选择A选项。
第7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的是()。
A.知识产权数据信息
B.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C.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D.知识产权立法活动
E.知识产权公益援助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丰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包括知识产权数据信息供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工具、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公益援助、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ABCE选项正确。
D选项非公共服务的内容。
故本题选择ABCE选项。
第78题
有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地域性限制的克服
B.各国各地区法律一体化实现
C.国内法单独体系的改变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协调
D.为对抗国家霸权主义,中小国家抱团取暖催生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E.人口国际间流动使知识产权难以得到国际保护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成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是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以及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制度,也是知识产权制度自身变革的结果。这一制度的建立有以下两个原因。
(1)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地域性限制的克服。知识产权的地域性限制与知识产品的国际性需求之间便出现了巨大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谋求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国际协调,以最大限度地减弱知识产权地域性对国际经济贸易秩序所造成的妨碍,其结果就是以多边国际条约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得以形成。
(2)国内法单独体系的改变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协调。知识产权的保护最初由国内法规定,现在依然归结为国内法问题,这是因为国际公约所表现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最终要经过国内法程序才能在特定国家内发生法律效力。知识产权制度从国内法单独保护体系走向国际法一体保护体系,是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协调的结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与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投资规则,共同构成了国际经贸领域的制度基础,从国际大局看待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国际经贸体制的“标配”。
BDE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择AC选项。
第79题
下列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民待遇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民待遇原则并不意味着只能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等同于”本国国民的待遇
B.国民待遇原则旨在实现其成员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的一致性
C.《巴黎公约》和《伯尔尼公约》都对国民待遇原则做了规定
D.国民待遇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都是针对外国人知识产权保护所设定的规则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并不意味着只能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等同于”本国国民的待遇。A选项正确
缔约国可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高于本国国民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既不要求各国法律的一致性,也不要求适用外国法的规定,只是要求每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独立适用本国法律,不分外国人还是本国人而给予平等保护。B选项错误
《巴黎公约》第2条、第3条和《伯尔尼公约》第5条对国民待遇原则做了规定。C选项正确
国民待遇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都是针对外国人知识产权保护所设定的规则,但两者有所不同。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择B选项
【思路点拨】关于国民待遇原则与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区别,前者意在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以同等待遇,解决的是“内外有别”的不平等待遇问题;后者意在给予其他外国人与特定外国人以同等待遇,解决的是“外外有别”的歧视性待遇问题。
A.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对国民待遇原则的重要补充
B.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为了避免因制度差异而给国际协调带来的不利影响
C.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旨在促使缔约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方面统一标准
D.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知识产权协定》独有而其他相关国际公约未予涉及的一项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最低保护标准原则。
最低保护标准原则在《伯尔尼公约》和《知识产权协定》中均有体现。D选项错误。
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对国民待遇原则的重要补充。A选项正确
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协调体系中,仅有国民待遇原则是不够的,为了避免因制度差异而给国际协调带来的不利影响,国际公约遂规定了最低保护标准原则。B选项正确
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旨在促使缔约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方面统一标准。C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