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题
下列关于地域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A.除国家之间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的以外,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
B.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是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特点的重要补充
C.按照一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
D.早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雏形时期,地域性的特点就同知识产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E.中国和日本都是WTO的成员国,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在日本同样能够获得承认和保护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特征。
A选项正确。除国家之间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的以外,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其他国家对这种权利没有保护的义务。
B选项正确。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是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特点的重要补充。
C选项正确。按照一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
D选项正确。早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雏形时期,地域性的特点就同知识产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E选项错误。国民待遇原则使得一国承认或授予的知识产权,根据国际公约在缔约国发生域外效力成为可能。但是是,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并没有动摇,是否授予权利、如何保护权利,仍须由各缔约国按照其国内法来决定。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思路点拨】世界贸易组织将国民待遇原则作为成员方应遵守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本题中E选项是WTO的成员国,须遵守国民待遇原则,但是只是可能能够在日本获得保护,并不当然享有权利,是否能够获得授权仍要看日本的相关法律要求。
第22题
关于知识产权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定权利
B.知识产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区别
C.知识产权是一种的民事权利
D.知识产权的产生、行使和保护,不适用民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法定权利,其类型、内容均由法律设定,不能通过合同约定,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ABC选项正确。
知识产权的产生、行使和保护,适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以及反映自身特点的具体规则。D选项错误,错在“不适用”。
故本题选择D选项。
A.商标权
B.邻接权
C.商业秘密权
D.植物新品种权
E.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特征。
时间性是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类知识产权都有保护期限的限制。如商业秘密权不受保护时间的限制。C选项不选。
我国《植物新品种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品种权的保护期限,自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为20年,其他植物为15年。D选项正确。
邻接权如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的邻接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B选项正确。
我国商标专用权有效期限为10年。10年到期前还可以续展。A选项正确。
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期为10年 ,自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之日或者在世界任何地方首次投人商业利用之日起计算,以较前日期为准。E选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E选项。
注意,植物新品种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植物新品种属于知识产权。
第24题
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无法适用恢复原状这一责任形式是由其()决定的。
A.专有性
B.地域性
C.时间性
D.权利客体的无形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使得知识产品的使用不会像有形物那样发生损耗,如果无权使用人擅自利用了他人的知识产品,亦无法适用恢复原状的民事责任形式。D选项正确。
BCD选项均不是决定原因。
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25题
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是对知识产权()特点的重要补充。
A.专有性
B.地域性
C.时间性
D.权利客体的无形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特征。
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是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特点的重要补充。故本题选择B选项。
ACD选项为干扰项,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26题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包括()。
A.权利客体的无形性
B.专有性
C.地域性
D.时间性
E.创新性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特征。
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是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BCD选项正确。
权利客体的无形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民法物权的本质特性。A选项错误。
E选项属于干扰项。注意题干中问的是基本特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选项。
第27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政策工具
B.《商标法》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
C.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D.知识产权需配合其他的公共政策联动才能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进步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政策。
对一个国家来说,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水平保护知识产权,是根据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并且考虑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产权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政策工具。A正确
从制度意义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C正确
知识产权在促进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并不是由法律孤立来发挥的,而是需要配合其他的公共政策联动才能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进步。D正确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B错误
故本题选择B选项。
A.知识产权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政策的产物
B.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C.知识产权在促进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面,需要配合其他的公共政策联动才能实现
D.所有国家均将知识产权工作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政策。
对一个国家来说,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水平保护知识产权,是根据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并且考虑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公共政策的产物。从制度意义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知识产权在促进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并不是由法律孤立来发挥的,而是需要配合其他的公共政策联动才能实现。西方国家以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国家发展的制度支撑,很多国家的发展和崛起有一个共同的经验: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富国、强国的制度工具。这些国家采取政策与法律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保护知识产权,部分国家将知识产权工作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ABC选项正确。D选项说法绝对。
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29题
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的标志是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
A.《民法通则》
B.《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政策法律体系。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后,开始正式通行"知识产权"的称谓。A选项错误。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协定》 )在其序言中强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时,要求各缔约方确认知识产权是一项"私权"。C选项错误。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对我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B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30题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
A.《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B.《知识产权基本法》
C.《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
D.《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政策法律体系。
A选项正确。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对我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B选项为干扰项,不存在。
C选项错误。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描绘了一幅发展蓝图。
D选项错误。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将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视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以及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
故本题选择A选项。
第31题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科学发现
B.创新成果
C.知识产品
D.工商业成果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政策。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C选项正确。
ABD选项为干扰项。
故本题选择C选项。
A.在知识产品的生产、开发活动中,创作行为或发明创造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事实行为
B.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是知识产权原始取得的必经程序
C.知识产权原始取得中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是一项行政法律行为
D.合同转让和继承是知识产权继受取得的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取得。
知识产品的生产、开发活动中,创作行为或发明创造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事实行为。A正确
在某些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中,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是权利主体资格最终得以确认的必经程序,如专利、商标,不是所有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都需要经过国家机关的授权,如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权。B选项错误。
授权行为从性质上而言是一项行政法律行为。知识产权继受取得的方式主要包括合同转让和继承。C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择B选项。
A.在知识产品的生产、开发活动中,创作行为或发明创造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事实行为
B.通过转让或继承的方式取得知识产权属于知识产权的继受取得
C.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中,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是权利主体资格最终得以确认的必经程序
D.在知识产权主体制度中,创造者的身份一般属于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
C选项错误。在某些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中,如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是权利主体资格最终得以确认的必经程序。但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权的取得无须主管部门的审查授权。
A选项正确。在知识产品的生产、开发活动中,创作行为或发明创造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事实行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取得知识产品创造者的身份。
B选项正确。在知识产权领域,基于继受取得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①合同转让。②继承。
D选项正确。知识产权主体制度的身份原则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创造者的身份一般属于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但在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主持创造活动并体现其意志或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第二,创造者的身份既是智力创造性活动这一事实行为的结果,又是行为人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
故本题选择C选项。
第34题
在知识产品的生产、开发活动中,创作行为或发明创造行为在本质上属于()。
A.自然事件
B.法律行为
C.事实行为
D.人为事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
在知识产品的生产、开发活动中,创作行为或发明创造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事实行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取得知识产品创造者的身份。C选项正确。
ABD选项为干扰性。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35题
以下关于知识产权取得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取得知识产品创造者的身份
B.不是所有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都需要国家机关的授权
C.知识产品创造者的身份属于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
D.发明创造的所有人不能仅凭创造性活动的事实行为而当然、有效、充分地取得专利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取得。
知识产品创造者的身份一般属于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但在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主持创造活动并体现其意志或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C选项错误。
在知识产品的生产、开发活动中,创作行为或发明创造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事实行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取得知识产品创造者的身份。A正确
在某些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中,如专利、商标,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是权利主体资格最终得以确认的必经程序。著作权、商业秘密则不需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B正确
在某些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中,如专利权、商标权,国家的授权行为是权利主体资格最终得以确认的必经程序,通过主管机关审查确认后来获取对其知识产品的专有权或专用权。D正确
故本题选择C选项。
第36题
下列属于知识产权原始取得的是( )。
A.甲拍摄完成电视剧
B.乙转让专利给甲
C.丙因继承而取得其父亲所著小说的著作财产权
D.丁独立创作完成仙侠小说
E.戊研发了某种生发养发的新配方方法并提交了专利申请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财产权的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依靠原所有人的权利而取得财产权。
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则不同,其权利产生的法律事实包括两个方面,即创造者的创造性行为和国家机关的授权性行为。
在某些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的原始取得中,国家机关的授权是权利主体资格最终得以确认的必经程序。
A选项电视剧属于视听作品,D选项属于文字作品,著作权自作品完成之日起获得。
B选项属于继受取得中的合同转让。
C选项属于继受取得中的继承。
E选项需要经过国家机关的授权才可以,其仍处在申请阶段,尚未取得。
故本题选择AD选项。
【思路点拨】E选项曾做过调整,原为“戊研发了某种生发养发的新配方”。本意是想要考查专利的原始取得。但是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考查的是方法发明,也有其他声音提出考查的是商业秘密,将新配方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那作为发明专利,其原始取得需要国家授权;商业秘密的界定需要满足秘密性、价值性和保密性,从原内容中无法得出是否属于商业秘密,所以产生了歧义,故进行了调整。在这里提醒大家,建议大家在正式考试的多选题中遇到不能确定的选项,宁可少选,也不要错选。
A.停止侵害
B.恢复原状
C.赔偿损失
D.没收违法所得
E.返还原物
参考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主要有请求停止侵害和请求赔偿损失。由于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特征,在知识产权侵权之诉中,知识产权主体并不能援用请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的传统民事救济方法。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行政救济措施。故AC选项属于,BDE选项不适用,不属于。
故本题选择BDE选项。
第38题
下列关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救济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发生后,权利人既可请求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处理,也可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B.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主要采取请求停止侵害和请求赔偿损失的方式
C.法定赔偿是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一类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重要救济方式之一
D.我国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其中司法保护是唯一重要环节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主要采取请求停止侵害和请求赔偿损失的方法。
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是重要环节,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发生后,权利人既可请求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处理,也可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AB选项正确。
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方式中,都有法定赔偿的内容。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错在唯一。我国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各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其中,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是重要环节,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发生后,权利人既可请求有关行政主管机关处理,也可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39题
以下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中对海关中止放行制度做了规定的是()。
A.《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B.《巴黎公约》
C.《专利合作条约》
D.《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规定了海关中止放行制度:当受害人发现有侵权复制品经由海关进口或出口,则可向有关行政或司法机关提供书面申请和担保,由海关扣押侵权复制品,中止该类商品的放行。
BCD选项为干扰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40题
下列属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中的民事救济措施的是()。
A.训诫
B.损害赔偿
C.没收侵权复制品
D.罚款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主要采取请求停止侵害和请求赔偿损失的方法。B选项正确。
行政救济措施是指由行政机关对侵权行为作出的训诫(警告)、责令停止制作和发行侵权复制品、没收非法所得、没收侵权复制品和侵权设备以及罚款等强制性措施。ACD选项错误,属于行政救济措施。
故本题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