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81题
以下系统属于智能建筑基本构成的有()。
A.城市管理系统
B.信息化应用系统
C.信息设施系统
D.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E.项目管理系统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此题考查智能建筑的基本构成。
智能建筑以增强建筑物科技功能、提升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功效和绿色建筑为目标,追求功能实用、技术适时、安全高效、运营规范和经济合理。智能建筑通常由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应急响应系统、机房工程组成。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思路点拨】7个基本构成记忆口诀:机房安全应急设备设施集成应用,同时也可参考下图辅助记忆:
第682题
( )是指以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各类专业化业务、规范化运营及管理需要,由多种类信息设施、操作程序和相关应用设备等组合而成的系统。
A.信息化应用系统
B.智能化集成系统
C.信息设施系统
D.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参考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信息化应用系统概念。
信息化应用系统是指以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各类专业化业务、规范化运营及管理需要,由多种类信息设施、操作程序和相关应用设备等组合而成的系统。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683题
总建筑高度大于( ) m的公共建筑所设置的应急响应系统,必须配置与上一级信息互联的通信接口。
A.50
B.100
C.150
D.200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智能建筑的应急响应系统。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公共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所设置的应急响应系统,必须配置与上一级应急响应系统信息互联的通信接口。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本题为数字类题目,作做这类题目要注意:1.问题问的是哪个数字;2.数字记忆要准确;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都是教材原文,需要我们准确记忆。
第684题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不包括( )。
A.计算机技术
B.自动化控制技术
C.通信技术
D.电气控制技术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智能建筑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涉及多项技术,以3C技术(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为代表。即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
故本题选择不包括的为D。
【思路点拨】以下对智能建筑技术做一个知识点的补充: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是构建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基础,能实现对建筑内外相关的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形式的信息予以接受、交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与显示等功能。
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信息网络、管理的硬件设施对建筑设备运转的实时监控,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设备,使设备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调节,确保建筑环境安全、舒适、节能。
第685题
智能建筑的组成系统中,对建筑设备监控和公共安全系统等实施综合管理的系统的是( )。
A.智能化集成系统
B.信息设施系统
C.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D.应急响应系统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智能建筑的构成。
智能建筑通常由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应急响应系统、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组成。其中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指对建筑设备监控和公共安全系统等实施综合管理的系统。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686题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基本过程不包括( )。
A.需求分析
B.方向设计
C.架构设计
D.实施路径设计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基本过程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架构设计、实施路径设计四步。
故本题选择不包括的为B。
【思路点拨】本题为反选题,同时智慧城市作为热点内容,不止会考查到单选题,还有可能考察到案例分析题和多选题,需要我们准确记忆顶层设计的基本内容。可以参考下图进行记忆:
第687题
以下属于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设计原则的是( )。
A.注重时效
B.客观规范
C.成效引导
D.开放性
E.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此题考查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设计应遵循原则是:以人为本、成效引导、客观规范、成熟可测、注重时效。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第688题
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政府、企业、居民等不同角色的意见及建议,体现的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 )原则。
A.以人为本
B.因城施策
C.融合共享
D.多元参与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原则。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因城施策、融合共享、协同发展、多元参与、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其中,多元参与原则是指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政府、企业、居民等不同角色的意见及建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关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原则可根据下图来辅助记忆:
第689题
面向地级以上城市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以下属于客观指标的一级指标的是()。
A.公共服务
B.生态宜居
C.市民体验
D.共享开发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面向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
一级指标较为概括,二级指标较为具体
第690题
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信息系统增加了( )。
A.智能技术
B.认知和学习功能
C.模仿功能
D.智能建造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
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信息系统增加了认知和学习功能。“人—信息—物理系统”(HCPS)揭示了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术机理。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691题
下列系统中,揭示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机理的是( )。
A.人一物理系统
B.信息一物理系统
C.人一信息系统
D.人一信息一物理系统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理解。
新一代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今后数十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人一信息一物理系统”(HCPS)揭示了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术机理,能够有效指导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692题
3D打印技术基本原理不包括( )。
A.三维模型建立与近似处理
B.模型切片与路径规划
C.模型层片加工与叠加
D.模型分段与叠加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3D打印技术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1)三维模型建立与近似处理。
(2)模型切片与路径规划。
(3)模型层片加工与叠加。
故本题选择不包括的为D。
【思路点拨】3D打印技术基本原理的相关内容可根据下图辅助记忆:
第693题
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特征不包括( )。
A.一体化
B.体外化
C.虚拟化/物质化的数字孪生
D.信息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特征。
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可以被归结为如下三个特征:一体化;体外化;虚拟化/物质化的数字孪生。
故本题选择不包括的为D。
【思路点拨】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特征可能还会考察到多选题,需要我们能够准确记忆,也有可能考察到概念题,比如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特征中一体化的首要特征指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能够理解记忆各项特征的相关概念。可以根据下图辅助记忆。
第694题
不同于传统的“设计意图—制图—再现—建造”过程,人机共生下的设计建造一体化工作流程包括( )。
A.生形
B.模拟
C.再现
D.优化
E.建造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共生下的设计建造流程。
不同于传统的“设计意图—制图—再现—建造”过程,借助参数化设计方法达成的人机协作,重新建立起从“设计意图”到“建造”之间的连接,最终得到的成果并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从设计目标出发依照逻辑逐步推演而来的,其中,生形、模拟、迭代、优化与建造形成了重要的一体化工作流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E。
第695题
以下不属于机器人的建造特征的是( )。
A.一体化
B.体内化
C.体外化
D.虚拟/物质化的数字孪生
参考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机器人的建造特征
机器人建造特征: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的三个特征:一体化、体外化、虚拟化/物质的数字孪生。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特征可能还会考察到多选题,需要我们能够准确记忆,也有可能考察到概念题,比如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特征中一体化的首要特征指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能够理解记忆各项特征的相关概念。可以根据下图辅助记忆。
第696题
( )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A.节能建筑
B.—般建筑
C.绿色建筑
D.生态建筑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绿色建筑定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将“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本体为概念型题,我们直接根据教材原文进行选择即可,不需要顾虑太多。
第697题
绿色建筑的“绿色”应该贯穿于建筑物( )过程。
A.全寿命周期
B.原料的开采
C.拆除
D.重新建设
参考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绿色建筑特征。
绿色建筑特征有建筑全寿命期绿色化、四节环保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建筑全寿命期的绿色化,一是要强调建筑本体各环节绿色化。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建筑全寿命期所有环节,对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保养、拆除等方面,综合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落实和指标要求。二是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建筑物存在的时间段,还应在上述基础上往前、往后延伸。因此,绿色建筑全寿命期理念不仅仅包括建筑全寿命期的各个环节,还应向前延伸到建筑材料的开采到运输、生产过程,鼓励使用绿色建材,向后延伸到建筑物拆除后的垃圾分解或回收利用等环节。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698题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绿色建筑的特征有( )。
A.建筑全寿命期绿色化
B.能耗最低
C.四节一环保
D.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E.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此题考查绿色建筑特征。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强调了绿色建筑的以下特征:建筑全寿命期绿色化,四节一环保,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DE。
【思路点拨】绿色建筑的特征及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下表来进行记忆:
第699题
在建造绿色建筑过程中,除应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基本功能要求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节约能源,改善室内外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高品质需求。这体现了绿色建筑的( )特征。
A.建筑全寿命期绿色化
B.四节一环保
C.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D.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绿色建筑特征。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强调了绿色建筑的以下特征:建筑全寿命期绿色化、四节一环保、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特征体现在:在建造绿色建筑过程中,除应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基本功能要求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节约能源,改善室内外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高品质需求。这就要求实现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含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700题
绿色建筑的“四节一环保”中“四节”不包括()。
A.节能
B.节地
C.节水
D.节钱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的特征:建筑全寿命期绿色化;“四节一环保”;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中,“四节一环保”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