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41题 体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是( )。
A.基本核算
B.扩展核算
C.资金流量核算
D.国际收支核算
参考答案:B
解析:扩展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某些基本概念的扩展和某些基本分类的重新组合,以及改变处理方法等,对国民经济中某些领域的活动或与国民经济有密切关系的领域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满足特定类型分析和专门领城管理的需要。扩展核算体现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第642题 下列不属于流量指标的是( )。
A.进出口
B.劳动者报酬
C.国内生产总值
D.工业产品库存
参考答案:D
解析: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形成期末存量。经济中的许多流量都有与其直接对应的存量,如金融资产流量与金融资产存量相对应,但也有一些流量没有直接对应的存量,如进出口、劳动者报酬等。工业产品库存属于存量。
第643题
()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A.中间消耗
B.居民消费
C.政府消费
D.最终消费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间消耗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居民消费是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第644题
支出法GDP中货物出口和进口价值都按离岸价格计算
参考答案:对
解析:
支出法核算中的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与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额是有差别的:支出法GDP中货物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服务出口和进口价值按交易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额中的进口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按离岸价格计算。(P202)
第645题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A.常住单位
B.企业
C.居民
D.经济组织
参考答案:A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第646题
计算增加值时,既要扣除中间消耗价值又要扣除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参考答案:错
解析:
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通常,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投入价值,不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这样得到的增加值叫做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所得结果就是净增加值。现实中应用较多的增加值概念是总增加值。(P199)
第647题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
A.是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可以分别按分行业增加值和最终使用进行核算
C.分行业核算时,核算方法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D.两个时期数据比较可以反映我国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实际变动
E.是包含了价格变动因素的经济总规模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于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 E选项错误),两个不同时期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较,可以反映我国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实际变动。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可分别按分行业增加值和最终使用进行核算。(P203)
第648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劳动者报酬范围的是( )。
A.雇员自己交纳的社会保险缴款
B.单位替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缴款
C.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贴
D.小费
参考答案:C
解析: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各种形式的货币和实物报酬,还包括雇员应付的任何社会缴款、所得税以及单位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第649题
生产补贴是指国家针对货物或服务的生产或进口对生产单位所做的补贴,可以看作是一种正的生产税。()
参考答案:错
解析:
生产补贴是政府为影响生产单位的生产、销售及定价等生产活动而对其提供的无偿支付,包括农业生产补贴、政策亏损补贴、进口补贴等。生产补贴作为负生产税处理。(P200)
第650题 劳动者报酬中的实物报酬包括( )。
A.因公出差机票费
B.因公出差住宿费
C.股票期权
D.航天员的航天服
参考答案:C
解析:实物报酬是指雇主免费或以无明显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雇员的报酬,包括食品、住房、非工作服的服装、私用车辆、免费旅行、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运动娱乐度假设施、班车、托儿所以及股票期权等。
第651题
2007年上海市最终消费支出为601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556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流 出为604亿元,合计为12189亿元。这是根据( )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混合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 终成果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所以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6016 +5569 +604 =12189(亿元)
第652题
下列各税种属于生产税范畴的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
D.所得税
E.车船使用税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其他规费,但不包含任何针对企业利润、盈余及其他收入所缴纳的税收,如所得税等。
第654题 关于国民总收入的表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国民总收入是广泛应用的总量指标之一
B.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
C.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下贷方初次收入
D.不变价国民总收入利用“GDP 缩减指数”缩减现价国民总收入得到
参考答案:C
解析:国民总收入就是反映一国与国外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总量指标,从国内生产总值到国民总收入,其计算公式为:国民总收入(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国民总收入(GNI)=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下初次收入贷方减借方的差额。故C错不变价GNI利用“GDP缩减指数”缩减现价GNI得到。
第657题
关于固定资产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耐用性的货物
B.该货物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被使用
C.该货物的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价值中
D.在计算净增值时,需要扣除固定资本消耗
E.在每一时期,按照该货物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折旧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它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使用,其价值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年以上)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在每一时期,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固定资本消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折旧。
第658题 生产法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是( )。
A.总产出-中间投入
B.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
C.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D.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参考答案:A
解析: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第659题
所谓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各产业的( )的比重。
A.不变价增加值增量占不变价GDP增量
B.现价增加值增量占现价CDP增量
C.销售收入增量占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增量
D.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各产业或各需求成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为各产业增加值或各需求成分的不变价增量占GDP不变价增量的比重,将各产业或各需求成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乘以经济增长率(在我国以生产法GDP增长率为准)就可得到各产业或各需求成分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数。(P205)
第660题 下列关 于中间投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B.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
C.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D.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参考答案:A
解析: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A项中“货物”不等于“非固定资产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