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下列有关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依法补充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C.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决定
D.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时,以上位法为据,不再适用下位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A,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非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选项B,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其基本原则相抵触。选项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选项D,体现了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
第242题
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
参考答案:C
解析:
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所属部委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一省三市”地方政府制定。
第243题
在下列法的各项分类中,以法的内容所做的分类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实体法和程序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公法和私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第244题
下列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适用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B.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C.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D.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选项B: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选项C: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选项D: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第246题
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参考答案:B
解析:
我国法的效力依次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和规章等。
第247题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B、D:属于法律。其中选项B属于基本法律,选项D属于一般法律;选项C:属于部门规章。
第248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C.国务院制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公司法》和《会计法》属于法律;《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发布的,属于部门规章。
第249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的主要形式的是( )。
A.宪法
B.自治法规
C.单行条例
D.裁决书
参考答案:D
解析: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规章、国际条约。不包括判决书。
第251题 下列规范行为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
D.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
参考答案:D
解析:
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通常冠以条例、办法、规定等名称。
【志说】《XX办法》→规章;《XX条例》→法规;《XX法》→法律。
第252题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将法分为()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国际法和国内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国际法和国内法。
第253题
下列关于对法所作的分类,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为依据进行的分类是( )。
A.公法和私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按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按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按法的内容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按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可分为一般发和特别法;按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可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按法律运用的目的可分为公法和私法。
第254题 下列法的形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效力层级仅低于宪法的是( )。
A.地方政府规章
B.行政法规
C.法律
D.部门规章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A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选项B由国务院制定;选项D由国务院各部、委,央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
第255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C.国务院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选项B、D:《公司法》和《会计法》属于法律;选项A:《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发布的,属于部门规章。
第256题
下列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的是( )。
A.房屋的出租者和承租者之间的租赁关系
B.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企业的购销关系
C.工商局和企业之间的登记管理关系
D.公民甲和乙的继承权纠纷
参考答案:C
解析:
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人身关系,所以选项A、B、D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工商局局和企业之间的登记关系属于行政管理人和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
第258题
下列属于社会法调整的范围的有( )。
A.社会不同部分之间的法律关系
B.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C.法人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D.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AD
解析:
B.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C.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人身关系;A、D政府与社会之间、社会不同部分之间的法律关系为社会法的调整范围。
第259题 下列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适用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B.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C.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D.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1)选项B: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 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2)选项C: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3)选项A: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4)选项 D: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第260题
下列未成年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的是( )
A.10周岁的小李犯投放危险物质罪
B.12周岁的小王犯抢劫罪
C.15周岁的小赵犯放火罪
D.13周岁的小刘犯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
参考答案:C
解析:
(1)选项A:<12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2)选项BD: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的情形限于犯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3)选项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应负有刑事责任的情形限于犯故意杀人罪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