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695题)


第61题

某村有一块耕地,面积为10亩,2018年粮食产量6000千克,该地的土地生产率为()千克/亩。


A.600

B.700

C.800

D.900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农业生态经济原理。

耕地属于农业自然资源,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生产率=有用成果/自然资源投入量。

因此,耕地土地生产率=有用成果/耕地投入量=6000/10=600(千克/亩)。

故选项A正确。


第62题

某地区土地肥力评定共分10级,甲地耕种前,原土地肥力评定为5级,收获后评定为6级,甲地的土地肥力更新系数为()。


A.1.0

B.1.2

C.1.5

D.0.8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农业生态经济原理。

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资源再生量/资源消耗量

因此,甲地的土地肥力更新系数=6/5=1.2

故选项B正确。


第63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A.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用于考查可再生资源在每个生产周期中的更新状况

B.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等于1,表明自然资源只能维持原状

C.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大于1,表明自然资源进入优化阶段

D.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小于1,表明自然资源进入恶性循环阶段

E.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是资源消耗量与资源再生量的比值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态经济原理。

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用于考查可再生资源在每个生产周期中的更新状况。A选项正确。

当本指标等于1,表明该项自然资源只能维持原状;B选项正确。

当本指标大于1,表明该项自然资源进入优化阶段,农业生态系统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C选项正确。

本指标小于1,表明该项自然资源已经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资源状态已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生态关系已失去平衡。D选项正确。

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资源再生量/资源消耗量。E选项错误。

故选项A、B、C、D正确。


第64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农业自然资源自然力是天然产物

B.科学技术对利用自然力具有主导作用

C.农业自然生产率中包括劳动生产率

D.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自然生产率带来的级差收入是超额利润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农业自然资源自然力原理。

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包括自然生产率。

由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力,农业生产要不断由自然力来支持,因此劳动不是生产农产品的唯一源泉。劳动力和土地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因此,在农业劳动生产率中不仅有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还有由劳动自然资源条件决定的劳动自然生产率。农业劳动具有自然生产率,这是其他产业所没有的,它是农业生产的特点,也是农业生产的优势与潜力所在。

C选项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65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A.农地的私人物品性质决定了农业具有多功能性

B.农业多功能性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C.农业多功能性就是农业的多效用性

D.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正式采用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

E.1996年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性特点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

农业多功能性就是农业的多效用性,它使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的《21世纪议程》正式采用了农业多功能性提法。世界粮食首脑会议1996年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特点。

农业多功能性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

农业多功能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A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项BCDE正确。


第66题 农业多功能性的构成要素包括( )。


A.农业自然资源

B.农业生产过程

C.农业经济资源

D.农副产品

E.农用自然资源


参考答案:BDE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的构成要素。

农业多功能性的构成要素包括农用自然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副产品。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DE。


第67题 农用自然资源包括( )功能。


A.社会

B.经济

C.生态

D.政治

E.文化教育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的构成要素。

农用自然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本身具有生态功能;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涉及人类健康,具有社会功能;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差异,构成了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具有生产和旅游等经济功能;自然资源分布和环境状况影响人类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文化教育功能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E。


第68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正式采用该提法

B.农业多功能性就是农业的多效用性

C.农业多功能性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值来体现

D.农业多功能性使农业具有了公共物品的性质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的主要内容。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的《21世纪议程》正式采用了农业多功能性提法。故选项A正确。

农业多功能性就是农业的多效用性,它使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故选项B、D正确。

农农业多功能性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值来体现 。

故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第69题

农业的基本功能是()。


A.经济功能

B.社会功能

C.生态功能

D.文化功能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的主要内容。

农业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是以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功能,也是农业的基本功能。

故选项A正确。


第70题

按照农业多功能性,“家中无粮心里慌,国家无粮必自乱”表明农业具有()功能。


A.经济

B.生态

C.文化

D.政治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的主要内容。

农业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农业在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常言道,“家中无粮心里慌,国家无粮必自乱”,充分说明了粮食、农业在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

经济功能: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是以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功能,也是农业的基本功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经典研究表明,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大贡献。A选项错误。

生态功能: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的作用上。B选项错误。

文化功能: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农业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提供教育、审美和休闲等方面的作用上。C选项错误。

故选项D正确。


第71题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不仅能吸纳劳动力就业,而且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涉及社会发展问题,这说明农业具有()。


A.文化功能

B.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

D.生态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的主要内容。

社会功能主要是影响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不仅能吸纳劳动力就业,而且农副产品质量、数量及其安全性本身就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涉及社会发展问题,因此,农业的社会功能作用强大,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农业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提供教育、审美和休闲等方面的作用上。

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农业在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的作用上。

故选项B正确。


第72题

“人增一耕进一林退一生态恶化”这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体现农业功能的()。


A.正功能

B.负功能

C.显功能

D.潜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特点。

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默顿认为,功能有正功能和负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之分。正功能是指构成功能的各要素合理组合,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产生良性循环所表现出来的功能。A选项不符合题意。

负功能则是由于某一个或几个要素遭到损坏,导致要素之间不协调,产生恶性循环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如“人増一耕进一林退一生态恶化”等。B选项符合题意。

显功能是指人们能够认识到的或者能够期待的、能够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结果,如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才能保证粮食安全等。C选项不符合题意。

潜功能是指未认识到的或者未期待的、没有明显表现出来的功能,如农业文化对人类观念的影响等。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73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农业多功能性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农业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B.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努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外向型农业和休闲旅游

C.要制定多元化的农业政策目标

D.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农业多功能性与我国新农村建设。

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农业提供基本食物的功能,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要努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外向型农业和休闲旅游、体验农业、都市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选项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74题

农、林、牧、副、渔五大部门构成农业生产的第一层次,称为()。


A.—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

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农、林、牧、副、渔五大部门构成农业生产的第一层次,称为一级结构。

故选项A正确。



第75题 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在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玉米等产品的组织及其比例关系构成农业生产的( )。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

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在二级生产结构内部,按照产品种类而经济用途,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如粮食作物可分为水稻、小麦、玉米等,它们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三级结构。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76题

在相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起支配作用。


A.自然条件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经济制度

D.人口条件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

在相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起支配作用;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社会经济条件是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结构的主要原因。

故选项A正确。


第77题

农业生产结构合理与否,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A.影响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B.影响农业内部各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

C.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

E.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要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考查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生产结构合理与否,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①影响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②影响农业内部各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③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④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要;⑤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故选项ABCE正确。


第78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B.当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时,要强调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C.要优先发展农业部门,提高农业部门经济效益

D.在不影响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条件下,要保证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一般原则。

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协调促进指的是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协调发展、协同发展,互为生产条件,以各自的产品为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综合效益高指的是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应该是总体经济效益高的。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是某个部门经济效益高、单项指标高,而是所有部门综合起来经济效益高。

根据这两条原则,C选项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79题

农业生产结构产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矛盾时,可采取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造成矛盾的成因,属于价格问题就要调整价格

B.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时,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C.当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时,长远利益服从当前利益

D.在不影响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条件下,要保证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一般原则。

解决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而产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矛盾,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要分析造成矛盾的成因,如果属于价格问题就要调整价格;属于资源问题,就要调整各局部之间的物质利益。

②当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或当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时,要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③在不影响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条件下,要保证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

故选项C符合题意。


第80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农业总产值结构比率说法,错误的是()。


A.是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B.可比性不强

C.受价格因素影响大

D.适用于农业生产各个部门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农业生产结构的评价指标。

农业总产值结构比率指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总产值结构是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指标,适用于农业生产各个部门,具有较大的可比性。特别是各部门的产量不可比时,只能用总产值结构表示。但是,总产值结构受价格因素影响大,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总产值结构也发生变化,因而不能只用农业总产值结构衡量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程度。

故选项B符合题意。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