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1题
关于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
B.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可以为任意比例
C.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之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可减少空间位阻影响
D.生物素标记酶时会影响其免疫活性
E.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包括:①应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②标记反应时,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应有适当的比例。③为减少空间位阻影响,可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之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④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标记酶时则结果有不同。
第202题
关于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的错误描述是
A.用于终反应放大
B.用于间接包被
C.用于酶免疫测定
D.用于胶体金测定
E.不用于荧光免疫测定
参考答案:E
解析:
亲和素与生物素系统可用酶免疫、胶体金及荧光免疫的测定,在应用中可用于间接包被和终反应,其作用是放大反应信号。增加灵敏度。
第203题
亲和素和生物素结合的特点是
A.免疫反应
B.不属于免疫反应
C.亲和力小
D.特异性弱
E.不够稳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亲和素与生物素结合的特点:不属于免疫反应,但特异性强,亲和力大,两者结合后极其稳定。
第204题
不属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基本类型的是
A.BAB
B.LAB
C.ABC
D.ELISA
E.BAS
参考答案:D
解析: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即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的技术。不属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第205题
BAS在ELISA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反应模式是
A.ABA
B.ABC
C.BA
D.BRAB
E.LAB
参考答案:B
解析:
预先将一定比例亲和素与酶标生物素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ABC),使用时直接加入反应体系中,本方法简便,比较常用。
第206题
下列哪个不是制备胶体金常用的还原剂
A.枸橼酸钠
B.维生素C
C.鞣酸
D.白磷
E.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E
解析:
胶体金的制备一般采用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枸橼酸钠、鞣酸、维生素C、白磷、硼氢化钠等。
第207题
胶体金的制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载体结合法
B.还原法
C.中和法
D.交联法
E.物理吸附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胶体金的制备一般采用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枸橼酸钠、鞣酸、维生素C、白磷、硼氢化钠等。向一定浓度的金溶液内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使金离子还原成金原子,形成金颗粒悬液,也称金溶胶。
第208题
当前免疫电镜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标记物是
A.硝酸银
B.辣根过氧化物酶
C.胶体金
D.铁蛋白
E.SPA
参考答案:C
解析:
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是利用胶体金在碱性环境中带有负电的性质,使其与抗体相吸附,从而将抗体标记。
第209题
斑点免疫层析试验最常用的载体材料是
A.乙酸纤维素膜
B.滤纸
C.尼龙膜
D.硝酸纤维素膜
E.玻璃纤维膜
参考答案:D
解析:
斑点免疫层析试验以硝酸纤维素为载体,利用微孔滤膜的毛细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慢慢向另一端渗移,犹如层析一般。
第210题
不属于膜载体免疫测定的试验是
A.免疫电泳试验
B.免疫层析试验
C.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D.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
E.免疫印迹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膜载体免疫测定的试验有免疫渗滤试验、免疫层析试验、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免疫印迹法、放射免疫沉淀试验。
第211题
固相膜通过下列哪种健吸附抗体或抗原
A.氢键
B.共价键
C.离子键
D.非共价键
E.分子键
参考答案:D
解析:
固相膜的特点在于其多孔性、非共价键高度吸附抗体或抗原和易于漂洗等,固相膜像滤纸一样,可被液体穿过流出,液体也可以通过毛细管作用在膜上向前移行。
第212题
固相膜免疫测定中最常用的膜为
A.醋酸纤维素(CA)膜
B.硝酸纤维素膜
C.尼龙(nylon)膜
D.玻璃纤维素(fiberglass)膜
E.聚偏氟乙烯
参考答案:B
解析:
固相膜免疫测定中常用的膜为玻璃纤维素(fiberglass)膜、尼龙(nylon)膜、聚偏氟乙烯(PVDF)膜和硝酸纤维素(NC)膜等。其中最常用为NC膜。
第213题
关于组织取材说法错误的是
A.取材部位必须是主要病变区
B.活检钳的刃口必须锋利,以免组织受挤压
C.可选区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区以外的区域
D.必要时取远距病灶区的正常组织做对照
E.组织标本可取活组织检查标本
参考答案:C
解析:
组织取材时应注意:①活检钳的刃口必须锋利,以免组织受挤压;②取材部位必须是主要病变区;③必须取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区;④必要时取远距病灶区的正常组织作对照。
第214题
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不包括
A.高敏感性
B.高特异性
C.形态学的直观性
D.精确定量分析
E.能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D
解析:
免疫组化技术重要的特点是形态学的直观性,用于抗原表达的定性分析,不能精确定量。
第215题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过程包括
A.免疫动物或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的纯化
B.抗原的提取与纯化
C.将标志物与抗体结合形成标记抗体
D.标本的处理与制备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过程包括:①抗原的提取与纯化;②免疫动物或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的纯化;③将标志物与抗体结合形成标记抗体;④标本的处理与制备;⑤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以及标志物呈色反应;⑥观察结果。
第216题
下列有关直接法荧光抗体试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敏感性较间接法差
B.简单易行,特异性好
C.可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检测
D.检测一种抗原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
E.只能检测抗原
参考答案:C
解析:
直接法将标记的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加在抗原标本上,经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室温下干燥后封片、镜检。
第217题
关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细胞学中主要用于菌种鉴定和抗原结构的研究
B.对于细胞抗原性物质能准确、敏感地进行检测和定位
C.检测人体大多数寄生虫,且具有特异性高和敏感性好等优点
D.确定肿瘤的组织学发生,进行肿瘤的转移性和特异性的鉴别
E.应用免疫荧光抗体直接法可以检出自身免疫疾病病人血中的自身抗体
参考答案:E
解析: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为:①对于细胞抗原性物质能准确、敏感地进行检测和定位;②在细胞学中主要用于菌种鉴定和抗原结构的研究;③检测人体大多数寄生虫,且具有特异性高和敏感性好等优点;④确定肿瘤的组织学发生,进行肿瘤的转移性和特异性的鉴别,辅助识别肿瘤的良、恶性,癌前病变和癌;⑤应用免疫荧光抗体间接法可以检出自身免疾病病人血中的自身抗体。
第218题
用Ficoll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时离心后,细胞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A.血小板沉于管底,红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单个核细胞分布于界面
B.单个核细胞沉于管底,红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血小板分布于界面
C.单个核细胞沉于管底,血小板悬浮于血浆层中,红细胞分布于界面
D.红细胞沉于管底,血小板悬浮于血浆层中,单个核细胞分布于界面
E.血小板沉于管底,单个核细胞悬浮于血浆层中,红细胞分布于界面
参考答案:D
解析:
Ficoll分层液法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其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和红细胞层。
第219题
T细胞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A.选择出对自身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
B.选择出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
C.实现TCR功能性成熟
D.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
E.实现自身免疫耐受
参考答案:D
解析:
T细胞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MHC限制性是指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时,T淋巴细胞识别自身的MHC分子。
第220题
长期保存细胞的温度为
A.-85oF
B.-196oF
C.-196℃
D.-85℃
E.20℃
参考答案:C
解析:
长期保存细胞的技术要求:液氮深低温(-196℃)环境,加入二甲基亚砜为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