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主管中药师 中药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题库(648题)


第241题 “寒者热之”属于


A.反治

B.因时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地制宜

E.正治


参考答案:E


解析: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临床常采用的正治方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第242题 下列哪些病人需要“急则治其标”


A.外感病后期,遗留的咳嗽

B.大出血的病人

C.肺痨咳嗽

D.热病后期伤及人体阴液

E.虚入外感


参考答案:B


解析:

若标病甚急,如不及时解决,会影响本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则应先治其标,待病情稳定后,再治其本病。如大出血病人,无论属于何种出血,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其标,待血止后,病情缓和,再治本病。


第243题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如气虚、阳虚的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治疗;阴虚、血虚的病人,应采取滋阴、补血的方法治疗。


第244题 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的冶疗原则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盛,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后祛邪。


第245题 适合用于正虚邪实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盛,单扶正则易留邪,单祛邪则易伤正的病证。


第246题 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的病证的治疗原则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而会助邪的病证。


第247题 寒者热之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它是正治的一种方法。


第248题 塞因塞用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它是反治的一种方法。


第249题 具有解表化湿、开窍、行气健胃等功效的药物大多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辛味药能行能散,具有解表化湿、开窍、行气健胃等功效。


第250题 具有补益、和中、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机体,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治疗虚证及拘急疼痛证候。


第251题 以下哪项是温热药长期给药引起机体的变化


A.心率减慢

B.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C.痛阈值降低

D.惊厥阈值升高

E.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寒凉药或温热药引起的寒证或热证模型动物,也可见到类似于寒证或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变化。寒证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动物中枢处于抑制状态,而热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降低,表明动物中枢兴奋功能增强。


第252题 苦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有机酸

C.生物碱

D.鞣质

E.挥发油


参考答案:C


解析:

苦味药主入肝经。以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


第253题 马钱子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是


A.心血管系统

B.泌尿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E.消化系统


参考答案:C


解析:

马钱子会引起急性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中毒症状为唇舌和肢体发麻、头痛、眩晕、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抽搐、惊厥、昏迷、瞳孔缩小或放大、牙关紧闭,甚至死亡。


第254题 以下哪项是相畏配伍的目的


A.减少个体差异

B.更易吸收

C.加速分布

D.减少毒性

E.协同作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相畏、相杀配伍能减低或消除毒性。


第255题 以下不属于妊娠禁忌药物的是


A.肉桂

B.黄芩

C.桃仁

D.大黄

E.附子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药物对孕妇和胎儿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药大多是毒性较大或药性峻烈的药物,例如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慎用药大多是破气、行滞、通经、活血以及辛热、滑利、沉降的药物,如桃仁、大黄、附子、肉桂等。


第256题 “四气”不包括


A.凉

B.温

C.热

D.平

E.寒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中医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气(四性)即寒、热、温、凉。


第257题 上述对造血系统有毒性反应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症状有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死亡等。对造血系统有毒性的中药有洋金花、芫花、斑蝥、狼毒、雷公藤等。


第258题 上述对呼吸系统有毒性反应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常见的中毒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可致中毒的中药有: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白果、商陆等。


第259题 以下关于寒凉药药理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B.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C.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D.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E.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和细胞膜钠泵(Na+,K+-ATP酶)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热证或阴虚证病人基础代谢偏高,寒凉药能纠正该类病人的基础代谢功能。


第260题 以下药物对肝脏无毒性的是


A.茵陈

B.雷公藤

C.黄药子

D.苍耳子

E.青黛


参考答案:A


解析:

苍耳子、黄药子、苦楝子、雷公藤以及独活中所含花椒毒素、青黛中所含靛玉红等可引起肝脏损害。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