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01题 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为
A.气滞
B.气陷
C.气逆
D.气脱
E.气虚
参考答案:E
解析:
气不足,又称气虚,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亏损,从而使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第202题 与脾胃气虚密切相关的是
A.气脱
B.气陷
C.气闭
D.气逆
E.气滞
参考答案:B
解析:
气陷: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也属于气的升降失常。脾胃居于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气陷病变与脾胃气虚关系密切,通常称气陷为“中气下陷”或“脾气下陷”。
第203题
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的病理状态是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闭
E.气虚
参考答案:E
解析:气不足,又称气虚,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亏损,从而使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第205题 得神的表现是
A.神志异常
B.神识清楚、思维敏捷、言语清晰、目光明亮灵活、精彩内含、面也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体态自如、动作灵活、反应灵敏
C.精神不振、思维迟钝、不欲言语、目光呆滞、肢体倦怠、动作迟缓
D.精神萎靡、神识朦胧、昏昏欲睡、声低气怯、应答迟缓、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暴露、表情淡漠呆板、体态异常
E.久病、重病精气大衰之人,突然目显光彩、两颧泛红如妆,或数日不能进食,突然欲食等
参考答案:B
解析:
得神:指神气充足的表现。凡神识清楚、思维敏捷、言语清晰、目光明亮灵活、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体态自如、动作灵活、反应灵敏者,称为“得神”,亦称“有神”。可见于常人,表示精气充足,体健无病;若见于患者,则说明精气未衰,脏腑未伤,病情轻浅,预后良好。
第206题 上述哪种表现为筋骨不坚、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不荣、疲惫乏力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体弱:即形体虚弱。表现为筋骨不坚、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不荣、疲惫乏力等。
第207题 上述哪种表现为筋骨强健、胸廓宽厚、肌肉丰满、皮肤润泽、精力充沛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体强:即形体强壮。表现为筋骨强健、胸廓宽厚、肌肉丰满、皮肤润泽、精力充沛等。
第208题 以下哪种颜色主惊风、寒证、痛证、瘀血
A.白
B.黑
C.青
D.赤
E.黄
参考答案:C
解析:
青色:主惊风、寒证、痛证、瘀血。
赤色:主热证。
黄色:主虚证、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寒证、瘀血和水饮。
第209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煽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
B.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气虚所致
C.胸中郁闷不舒,发出长叹的声音,称为郑声
D.呼吸微弱,多是肺肾之气不足,属于内伤虚损
E.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是热邪内盛,气道不利,属于实热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扇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
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气虚所致。
呼吸微弱,多是肺肾之气不足,属于内伤虚损;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是热邪内盛,气道不利,属于实热证。
C正确说法应该是:胸中郁闷不舒,发出长叹的声音,称为“叹息”(古称太息),多因情志抑郁,肝不疏泄所致。
第210题 下列呕吐物主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呕吐物秽浊酸臭,多属胃热或食积所致
B.呕吐脓血,味腥臭者,多因肝火犯胃或瘀血内停
C.呕吐痰涎,其质清稀者,属于寒饮
D.呕吐物清稀而夹有食物,无酸臭味者,多为胃气虚寒
E.呕吐物色黄味苦,多属肝胆有热,胃失和降
参考答案:B
解析:
呕吐痰涎,其质清稀者,属于寒饮。呕吐物清稀而挟有食物、无酸臭味者,多为胃气虚寒。呕吐物色黄味苦,多属肝胆有热,胃失和降。呕吐物秽浊酸臭,多因胃热或食积所致。吐血鲜红或暗红,夹有食物残渣,多因肝火犯胃或瘀血内停。呕吐脓血,味腥臭者,多为内痈。
第211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量出汗者为绝汗
B.汗出淋漓、清稀而冷,同时伴有身凉肢厥、脉微欲绝之症,则属亡阴之汗
C.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者,称为自汗
D.入睡时出汁,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
E.当病势沉重时.病人先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者,称为战汗
参考答案:B
解析:
若汗出如油,热而黏手,同时兼见高热烦渴、脉细疾数之症,属亡阴之汗。
战汗:当病势沉重时,患者先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者,称为战汗。
绝汗: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量出汗者为绝汗,又称“脱汗”,往往见于亡阴、亡阳的证候。若汗出如油,热而黏手,同时兼见高热烦渴、脉细疾数之症,属亡阴之汗;若汗出淋漓清稀而冷,同时伴有身凉肢厥、脉微欲绝之症,则属亡阳之汗。
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者,称为自汗。
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
第212题 下列关于疼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痛处有冷感,得温则痛缓为冷痛,常见于阴气偏盛的寒证
B.疼痛不剧烈却绵绵不休,称为重痛
C.疼痛剧烈如刀绞,称为绞痛
D.由火邪窜络,或阴虚热盛所引起的热证疼痛,多为灼痛
E.刺痛即疼痛如针刺状,特点是痛处固定而拒
参考答案:B
解析:
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觉,称为重痛。
隐痛是疼痛不剧烈却绵绵不休,多由气血不足,失却充养,或阳虚生寒,无以温煦而致,多属虚证。
第213题 以下关于脉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浮脉浮而细软
B.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C.迟脉时有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D.滑脉往来不畅,应指艰涩如轻刀刮竹
E.涩脉端直以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
参考答案:B
解析: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按滚珠;涩脉往来不畅,应指艰涩如轻刀刮竹。
第214题 表证的特点不包括的是
A.恶寒发热并见
B.苔薄白、脉浮
C.尿少色黄或清长
D.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E.起病急、病程短
参考答案:C
解析:
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辨证要点]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起病急、病程短。以恶寒发热并见、苔薄白、脉浮为辨证依据。
第216题 病人发热而恶寒明显,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证属
A.表寒
B.表虚证
C.寒证
D.表热证
E.里证
参考答案:A
解析:
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题干的描述是属于表证中的表寒证。
第218题 寒证的特点不包括的是
A.口渴喜冷饮
B.脉迟或紧
C.恶寒喜暖
D.肢冷蜷卧
E.痰、涎、涕清稀
参考答案:A
解析:
寒证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辨证要点]阴寒内盛或阳气不足为主,以恶寒喜暖、肢冷卧、面色白、分泌物及排泄物清稀、舌苔白滑等症状为辨证依据。
第219题 下列哪项可否定里证
A.头痛头晕
B.恶心呕吐
C.心悸失眠
D.舌淡苔白
E.恶寒发热
参考答案:E
解析:
里证:因病在里,或病起于里,故其基本特点是无新起之寒热弗见,以脏腑气血阴阳等失调的症状为其主要表现,如高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卧,身倦乏力,口淡多涎,腹痛,便秘,或泄泻,呕吐,尿少色黄或清长,苔厚,脉沉等。恶寒发热是属于表证。
第220题 实证的特点不包括的是
A.起病急
B.病邪性质各异,临床表现复杂
C.病程长
D.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涩痛
E.正邪剧争
参考答案:C
解析:
实证
[临床表现]实证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常见的有:高热,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涩痛、色黄量少,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辨证要点]邪实而正气未虚,正邪剧争,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因病邪性质各异,临床表现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