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题 夏季易患暑病,这反映的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有着物质的同一性:人体通过内在的调节机能,保持着与自然界的统一。如盛夏天气炎热,人体的气血趋向于体表,故表现为皮肤松弛,汗孔张开而多汗;隆冬天气严寒,人体的气血趋向于里,故表现为皮肤致密,汗孔关闭而少汗。这种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既维持了人的体温恒定,也反映了冬夏不同气温,人体气血运行和津液代谢的状况。
第2题 “同病异治”的“同病”是指
A.病因相同
B.病种相同
C.病证相同
D.病机相同
E.症状相同
参考答案:B
解析:
所谓“同病异治”,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病机,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第3题
证的基本含义是
A.疾病的全过程的特点
B.疾病过程的体征总和
C.疾病过程的症状总和
D.疾病过程的症状总和
E.疾病过程的病理总和
参考答案:E
解析: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第4题 以下哪项是“病”的概念
A.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
B.疾病过程中的体征
C.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疾病过程的症状
E.疾病过程中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参考答案:A
解析:
病,是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
A.辨证论治原则
B.因人制宜原则
C.因时制宜原则
D.整体观念
E.治病求本原则
参考答案:A
解析:
“同病异冶,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原则。
第6题 凡运动着的、兴奋的、上升的、外出的、前进的为阳,静止的、抑制的、下降的、内入的、后退的为阴,体现的阴阳特性是
A.对立性
B.相关性
C.普遍性
D.规定性
E.相对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阴阳特性:
规定性:阴阳的规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凡运动着的、兴奋的、上升的、外出的、前进的为阳,静止的、抑制的、下降的、内入的、后退的为阴,阴阳学说对事物属性的这种规定,在前提不变的情况下,已确定的属性是不变的。二是中医学将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而将人体内具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
第11题 肝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阴
B.阴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
E.阳中之阳
参考答案:C
解析:
五脏部位的上下划分其属性,心、肺位于膈上为阳,肝、脾、肾位于膈下属阴,属于阴的三脏中肝有数阳,所以肝为“阴中之阳”
第12题 下列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B.下部为阴,上部为阳
C.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
D.五脏属阳,六腑属阴
E.背部为阳,胸腹面为阴
参考答案:D
解析:
用阴阳学说加以分析和认识,就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胸腹面为阴。就肢体的内外侧而言,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