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全科医疗题库(1212题)


第1101题 某患者,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疗选用的中成药是


A.双合汤

B.薏苡仁汤

C.小活络丸

D.宣痹汤

E.防风汤


参考答案:C


解析:

痛痹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常用中成药:小活络丸。


第1102题 患者肢体关节酸楚,重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应首选


A.小活络丸

B.木瓜丸

C.乌头汤

D.祖师麻片

E.独活寄生丸


参考答案:B


解析:

着痹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常用中成药:木瓜丸、正清风痛宁片。


第1103题 痛痹的代表方宜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痛痹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常用中成药:小活络丸。


第1104题 行痹的代表方宜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行痹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丸、祖师麻片。


第1105题 行痹的主要症状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行痹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第1106题 着痹的主要症状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着痹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第1107题 下列各项,属着痹特点的是


A.痛势较剧,痛有定处

B.关节酸痛、重着

C.关节肿胀局限,见皮下结节

D.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

E.疼痛游走不定


参考答案:B


解析:

着痹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第1108题 治疗行痹,应首选


A.薏苡仁汤

B.九味羌活丸

C.宣痹汤

D.尪痹颗粒

E.乌头汤


参考答案:B


解析:

行痹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丸、祖师麻片。


第1109题 疖病的好发部位是


A.四肢

B.胸部

C.项后发际

D.身体内侧

E.头面


参考答案:C


解析:

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


第1110题 疖之热毒蕴结证的治法是


A.清热化湿解毒

B.养阴清热解毒

C.健脾清化湿热

D.活血化瘀解毒

E.清热解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疖之热毒蕴结证

主要症状:常见于气实火盛患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疖肿只有一两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族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常用中成药:连翘败毒丸。


第1111题 8月上旬,一男性儿童前额部出现2个红肿结块,约2Bm×2Bm,中央有一个脓头未溃,疼痛拒按,伴口渴便秘,尿短赤,舌苔薄腻。应选用


A.仙方活命饮

B.六神丸

C.防风通圣丸

D.黄连解毒丸

E.清热解毒丸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判断为疖,暑热浸淫证

主要症状: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可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舌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清暑化湿解毒。

常用中成药:六神丸。


第1112题 患者,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常伴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疖之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

主要症状: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或散发全身各处,或固定一处,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常伴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常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丸。


第1113题 患者,疖肿泛发全身各处,成脓、收口时间均较长,脓水稀薄。常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苔薄,脉濡。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疖之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

主要症状:疖肿泛发全身各处,成脓、收口时间均较长,脓水稀薄。常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薄,脉濡。

治法:健脾和胃,清化湿热。

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第1114题 注射法治疗痔疮的禁忌症是


A.外痔伴肛门周围急慢性炎症

B.内痔伴有严重肺结核或高血压

C.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

D.内痔伴肛门周围急慢性炎症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注射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包括:外痔、内痔伴肛门周围急慢性炎症或腹泻;内痔伴有严重肺结核或高血压、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和临产期孕妇。


第1115题 患者,痔疮病史10年,现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可以判断证型为


A.气滞血瘀证

B.湿热下注证

C.风热肠燥证

D.热毒蕴结证

E.脾虚气陷证


参考答案:C


解析:

痔疮风热肠燥证

主要症状: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常用中成药:地榆槐角丸。


第1116题 内痔的好发部位是


A.膀胱截石位6、12点

B.膀胱截石位3、9点

C.膀胱截石位5、7点

D.膀胱截石位2、5点

E.膀胱截石位3、7、11点


参考答案:E


解析:

内痔是发生于齿线上,由直肠上静脉丛瘀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好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正中部位即膀胱截石位3、7、11点处,以便血、坠胀、肿块脱出为主要临床表现。


第1117题 地榆槐角丸适用于治疗痔疮的哪种证型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痔疮风热肠燥证

主要症状: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们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常用中成药:地榆槐角丸。


第1118题 痔速宁片适用于治疗痔疮的哪种证型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痔疮气滞血瘀证

主要症状: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常用中成药:痔速宁片。


第1119题 湿疮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其名称也不同,不包括


A.肾囊风

B.四弯风

C.乳头风

D.粟疮

E.脐疮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其名称也不同,如发于耳部者,称为旋耳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肾囊风;发于脐部者,称为脐疮;发于肘、膝弯曲部者,称为四弯风;发于乳头者,称为乳头风。

根据皮损形态不同,名称各异,如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称为浸淫疮;以丘疹为主者,称为血风疮或粟疮。


第1120题 患者,女,26岁,平素喜食辛辣刺激食物,在暑夜吃了火锅之后,两手突起丘疱疹,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滑。其治法为


A.清热利湿止痒

B.凉血清火止痒

C.清热解毒止痒

D.清暑利湿解毒

E.健脾利湿止痒


参考答案:A


解析:

湿疮湿热蕴肤证

主要症状:发病快,病程短,皮损有潮红、丘疱疹,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常用中成药:二妙丸,龙胆泻肝丸。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