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中医诊断学题库(332题)


第41题 下列不属于假神临床表现的是


A.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

B.懒言少语,突然言语不休

C.本无食欲,突然欲进饮食

D.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

E.突然昏倒,口吐白沫


参考答案:E


解析:

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等。选项E主要见于神乱的患者。


第42题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病机是


A.水饮

B.寒证

C.瘀血

D.痛证

E.肾虚


参考答案:C


解析: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因瘀血阻滞,肌失所养而致。
肾阳虚衰,水饮不化可见面色黧黑,但无肌肤甲错。因此本题答案选C。


第43题 脾胃气虚的面色是


A.面色萎黄

B.面目俱黄

C.面色青黄

D.以上都不是

E.面黄虚浮


参考答案:A


解析:

黄色主脾虚、湿证。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者。故此题最佳的选项是A。


第44题 满面通红者多属于


A.虚阳上越

B.外感发热

C.真寒假热

D.阳气暴脱

E.阴虚火旺


参考答案:B


解析:

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因此,最佳的选项是B。


第45题 以下不属于五色中白色主病的是


A.血虚

B.寒邪

C.阳虚

D.湿邪

E.气虚


参考答案:D


解析:

白色主气血不足、寒证、失血证。选项D是属于黄色主病的内容。故在此最佳的选项是D。


第46题 戴阳证患者的面色表现为


A.面色红赤

B.面色淡白

C.面色淡青

D.面色苍白,颧颊部嫩红如妆

E.面黄隐隐


参考答案:D


解析:

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


第47题 在望病人面色时,应首先注意区分的是


A.善色与恶色

B.主色与恶色

C.常色与病色

D.主色与病色

E.主色与客色


参考答案:A


解析:

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面部表现的色泽,分为善色与恶色。善色是指五色光明润泽者,说明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属新病、轻病、阳证,其病易治,预后良好。恶色是指五色晦暗枯槁者,说明脏腑精气衰败,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属久病、重病、阴证,其病难治,预后较差。


第48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病色表现的是


A.面色淡黄

B.面色淡白

C.面色红赤

D.红黄隐隐

E.面色淡青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D属于我国正常人的面色特点。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是有胃气和有神气的表现。有胃气即隐约微黄、含蓄不露;有神气即光明润泽、容光焕发。
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的正确选项是D。


第49题 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A.萎黄

B.阴黄

C.阳黄

D.黄疸

E.黄胖


参考答案:A


解析:

(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者。
(2)面色淡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属脾气虚弱,湿邪内盛。
(3)若面目一身俱黄,称为“黄疸”。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属“阳黄”,乃湿热熏蒸为患;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乃寒湿郁滞所致。


第50题 全目赤肿多属于


A.肝经风热

B.心脾积热

C.肺热壅盛

D.肾经虚火

E.脾胃湿热


参考答案:A


解析:

目赤肿痛多属实热证。如白睛色红则为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为心火上炎;睑缘赤烂为脾有湿热;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上攻。


第51题 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


A.有机磷中毒

B.毒蕈中毒

C.脏腑精气耗竭

D.氯丙嗪中毒

E.吗啡中毒


参考答案:C


解析:

瞳孔散大可见于颅脑损伤、出血中风病等,提示病情危重;若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则是临床死亡的指征之一。故根据所给选项,正确的是C。其余选项瞳孔是缩小的。


第52题 头发成斑片状脱落的多见于


A.气血两虚

B.久病体弱

C.血虚受风

D.血热

E.肾精亏损


参考答案:C


解析:

头发突然片状脱发,脱落处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而无自觉症状,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长期精神紧张等七情内伤,暗耗精血所致。


第53题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有面黄肌瘦多见于


A.疳积

B.血热

C.肾精亏损

D.血虚

E.先天不足


参考答案:A


解析: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有面黄肌瘦,多见于疳积,由于后天失养,以致脾胃虚损所致。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第54题 疮疡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


A.疽

B.疔

C.疖

D.瘾疹

E.痈


参考答案:E


解析:

痈是指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易于成脓者,属阳证。具有未成脓易消,已脓易溃,脓液黏稠,疮口易敛的特点。多由湿热火毒内蕴,气血瘀滞所致。


第55题 瞳孔缩小可见于


A.颅脑外伤

B.颅内肿瘤

C.川乌中毒

D.杏仁中毒

E.青风内障


参考答案:C


解析:

瞳孔缩小:可见于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类农药及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


第56题 眼窝凹陷多见于


A.吐泻伤津

B.肝胆火炽

C.脾胃虚衰

D.肾阴不足

E.肺胀


参考答案:A


解析:

眼窝凹陷多为伤津耗液或气血不足,可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


第57题 白睛属肺,称为


A.风轮

B.肉轮

C.气轮

D.水轮

E.血轮


参考答案:C


解析:

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是:瞳仁属肾,称为“水轮”;目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胞属脾,称为“肉轮”。


第58题 咯痰白滑量多易出者属


A.燥痰

B.热痰

C.湿痰

D.肺痈之痰

E.寒痰


参考答案:C


解析:

望痰:
(1)痰白清稀而量多者,多属寒痰,因寒邪客肺,津凝成痰,或脾虚失运,湿聚为痰。
(2)痰白黏稠量多,滑而易咯出者,多属湿痰,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
(3)痰黄黏稠者,多属热痰,因热邪内盛,炼液为痰。
(4)痰少而黏,难于咯出者,多属燥痰,因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或肺阴亏虚,肺失滋养所致。
(5)痰中带血,色鲜红者,为热伤肺络,多因肺阴亏虚,或肝火犯肺,或痰热壅肺所致。
(6)咯吐脓血腥臭痰者,为肺痈,因热毒壅肺,腐败酿脓而致。


第59题 鼻流浊涕者,多属


A.胆经湿热

B.阳气虚弱

C.外感风寒

D.阴虚肺燥

E.外感风热


参考答案:E


解析:

鼻流浊涕者,多属外感风热或肺胃蕴热。


第60题 椭圆形粉红色疱疹,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现者是


A.水痘

B.湿疹

C.麻疹

D.瘾疹

E.风疹


参考答案:A


解析:

水痘是指小儿皮肤出现粉红色斑丘疹,迅即变为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兼有轻度恶寒发热表现者。多因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所致,属儿科常见传染病。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