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1题 “精血同源”指的是
A.肺肝关系
B.肝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心肾关系
E.心肺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
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即是指肝肾之间的关系,亦同指“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第102题 五脏阳气的根本是
A.心阳
B.脾阳
C.肺阳
D.肾阳
E.肝阳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的特性,为全身诸阳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阳充盛,则各脏腑之阳均得到温煦,各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均得以促进和推动,各种生理活动得以正常发挥,同时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则脏腑诸阳具衰。其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
第103题 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是
A.心的功能
B.脾的功能
C.肺的功能
D.肾的功能
E.肝的功能
参考答案:D
解析:
脏腑气化,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进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过程。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气由肾精所化,也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肾的部分。由于肾精的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与元气的概念大致相同,故为脏腑之气中最重要者,称为脏腑之气的根本。
第104题 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的是
A.肺与大肠
B.脾与胃
C.肝与胆
D.肾与膀胱
E.心与小肠
参考答案:C
解析:
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肝与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等方面。
第105题 具有主水功能的脏是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主水,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体现在:一是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二是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第106题 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宣散作用的物质是
A.肾气
B.肾阴
C.肾阳
D.肾血
E.肾精
参考答案:C
解析:
凡是对人体脏腑组织具有温煦和推动作用者属阳,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的特性,为全身诸阳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阳充盛,则各脏腑之阳均得到温煦,各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均得以促进和推动,各种生理活动得以正常发挥,同时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则脏腑诸阳具衰。其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
第107题 促进机体滋润、宁静和制约阳热功能的物质是
A.肾气
B.肾阴
C.肾阳
D.肾血
E.肾精
参考答案:B
解析:
肾阴是肾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肾阴与肾阳协调共济,则合化为冲和之肾气,推动和调控肾的各种功能活动。
第108题 具有主行水功能的脏是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主行水,指肺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人体水液代谢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宣发将津液输布全身,并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化生尿液而排泄。《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第109题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
A.呼出浊气
B.生成宗气
C.主治节
D.辅心行血
E.吸入清气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第110题 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机能体现在
A.肺气的宣发
B.气道的清洁通畅
C.固摄精气
D.保持吸气的深度
E.元气的生成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主纳气,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第111题 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A.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B.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C.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D.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
E.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参考答案:C
解析:
肾主闭藏,主蛰守位,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
第112题 心在志为
A.喜
B.思
C.悲
D.恐
E.怒
参考答案:A
解析:
心在志为喜,心精、心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是产生喜乐情绪的内在基础。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
第115题 “在窍为二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指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指排泄粪便的通道,都与肾精、肾气的关系密切。
第116题 “在窍为目”的脏是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开窍于目,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依赖肝血之濡养和肝气之疏泄。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之血气循此经脉上注于目,使其发挥视觉作用。肝血充足,肝气调和,目才能正常发挥其视物辨色的功能。
第118题 “其华在爪”的脏是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E
解析:
肝其华在爪,爪甲亦赖肝血的濡养,因而肝血的盈亏,可以影响到爪甲的荣枯,而观察爪甲的荣枯,又可以测知肝血是否充足。
第119题 肺之“门户”是
A.口
B.喉
C.皮毛
D.玄府
E.鼻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和喉是呼吸的门户,故有“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的说法。鼻的嗅觉与喉部的发音,都是肺气的作用。所以肺气和,呼吸利,则嗅觉灵敏,声音能彰。由于肺开窍于鼻而与喉直接相通,所以外邪袭肺,多从鼻喉而入;肺的病变,也多见鼻、喉的症状。
第120题 具有“主肃降”生理特性的脏是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主气司呼吸,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