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一运一纳,化生精气”指的是
A.肺与大肠的关系
B.肝与胆的关系
C.肾与膀胱的关系
D.肺与肾的关系
E.脾与胃的关系
参考答案:E
解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受纳与运化相辅相成。二者一纳一运,紧密配合,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正如《景岳全书》说:“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
第163题 “主津”的腑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E.胆
参考答案:C
解析:
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津液,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津液,由脾气转输全身,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由于大肠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第164题 下列哪项是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津
B.主腐熟水谷
C.主泌别清浊
D.主运化
E.主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大肠主津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津液,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津液,由脾气转输全身,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由于大肠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第166题 “主液”的腑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E.胆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肠主液,在吸收谷精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津液的生理功能。小肠吸收的津液与谷精合为水谷之精,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其中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第167题 具有“泌别清浊”生理功能的脏腑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E.胆
参考答案:B
解析:
泌别清浊,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输布全身;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
第169题 “中焦如沤”是比喻
A.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B.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C.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
D.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E.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焦如沤,出自《灵枢•营卫生会》。“沤”是形容中焦消化饮食的情况。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这个作用好像沤渍食物使之变化一样,故名。
第170题 六腑中具有“太仓”之称的是
A.三焦
B.脾
C.大肠
D.胃
E.小肠
参考答案:D
解析: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暂存于其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第171题 “决渎之官”指的是
A.胃
B.小肠
C.三焦
D.膀胱
E.胆
参考答案:C
解析:
津液自胃肠经三焦下渗膀胱,三焦水道通畅,则津液源源不断渗入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第172题 “受盛之官”是指
A.胃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E.胆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肠具有受盛化物的作用,“受盛之官”在中医上指的是小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第173题 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小肠的受盛化物,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二是由脾气对食糜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第175题 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的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E.胆
参考答案:A
解析:
胃为六腑之一,故为阳土,胃又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饮食水谷的受纳腐熟和胃气的通降下行。故胃性喜润恶燥。
第177题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中的“浊气”主要靠哪一个脏腑的运化
A.心
B.肺
C.脾
D.肾
E.大肠
参考答案:C
解析:
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血液,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第178题 具有主津作用的脏腑是
A.胃
B.小肠
C.三焦
D.脾
E.大肠
参考答案:E
解析:
大肠主津,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津液,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津液,由脾气转输全身,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由于大肠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第179题 “水谷之海”指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胃主受纳水谷,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暂存于其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